APP下载

化浊解毒活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0-06-07李霞李佃贵张铁军崔欣欣

河北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浊毒稳定型心绞痛

李霞 李佃贵 张铁军 崔欣欣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认为炎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作用[1]。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能较早地反映局部或全身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诊断、检查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指标[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已显现出独特优势,而以“浊毒”立论,采用化浊解毒活血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已在临床取得一定疗效。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化浊解毒汤治疗心内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52~75岁;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3],全部病例均表现短期内心绞痛发作频繁,疼痛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并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AMI)。排除各种急性慢性感染,免疫性疾病,肿瘤,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1±9)岁。UA+化浊解毒汤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2±5)岁。正常对照组20例,均为本院体检健康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9±7)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1.2.1 UA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批号:H31021370)10mg,3次/d口服,拜阿司匹灵(拜耳公司,批号:J20080078)0.1 g,1/d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批号:国药准字H20063910)4100 U,2次/d,皮下注射等进行常规治疗。

1.2.2 UA+化浊解毒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活血汤,药物组成:丹参15 g,川芎10 g,甘松10 g,砂仁15 g,全蝎6 g,红豆蔻15 g,白花蛇舌草15 g,黄连6 g。以上药物购买于河北省中医院,用ZG-280自动煎药机(长沙市雨花区中诚制药机械厂)取汁 400ml,200ml/次,2 次/d,口服,1 剂/d。

1.2.3 疗程:2组均治疗疗程后观察疗效。6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受性;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及发作间隔时间延长;③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

1.3.2 心电图改善的标准:①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的倒置 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③无效:达不到上述指标者。

1.3.3 C-反应蛋白测定方法:血液样本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离心5min分离出血清,于德国西门子医用冰箱-50℃保存,分批测定。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高敏C-反应蛋白试剂盒购自德灵公司,仪器为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正常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0.7 ±0.6)mg/L,UA 组(2.4 ±1.8)mg/L,UA 组 +化浊解毒汤组为(1.6±1.3)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组、UA组+化浊解毒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P <0.01);与UA组比较、化浊解毒汤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1)。

2.2 2组心绞痛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n=60,例

2.3 2组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心电图指标对比 n=60,例

3 讨论

冠心病古无其名,《黄帝内经》中有关“真心痛”、“心痛”等记载,张仲景有关“胸痹”、“心痛”的论述与现代的冠心病很类似。目前多数医家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本研究以浊毒理论为依据,认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多为湿、浊、毒客于心脉,发为胸痹所致。由于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酿生湿浊,湿浊黏滞不去,阻碍气机,气不行血则气滞血瘀,瘀血内停,瘀久化毒;气滞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不调,不能运化津液,炼液为痰,聚而成浊,从而浊毒内生。浊毒作为病理产物损伤血管内皮,血管壁沉积脂质,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引发临床症状,临床以化浊解毒活血为基本大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

近年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4-7]。本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配合化浊解毒汤中的水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确实存在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8]。本研究表明,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拜阿司匹林的同时加用化浊解毒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拜阿司匹林疗效更为满意,2组间疗效比较在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和心电图ST段变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浊毒”立论认为,化浊解毒活血汤中丹参、川芎行气活血;甘松、砂仁芳香行气化浊;全蝎通经活络,解毒散结;红豆蔻行气解毒;白花蛇舌草利湿解毒;黄连清热解毒。化浊解毒汤有良好的改善心肌缺血发生的作用,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能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

1 Virani SS,Polsani VR,Vijay N.Nove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2008,10:164-170.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标准化联合专家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751.

3 Ridker PM,Hennekens CH,Buring JE,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N Engl J Med,2000,343:512.

4 王新占,杜会娟.C-反应蛋白测定与冠心病.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4.

5 陈琦玲,刘梅颜,王鸿,等.血管活性物质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病变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20-622.

6 张慧晶.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河北医药,2008,30:1220-1221.

7 黄志华,李平.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118:12-13.

8 王勉,赵思勤,聂晓莉,等.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四川医学,2004,2:138-139.

猜你喜欢

浊毒稳定型心绞痛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饮水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
ⅢA型前列腺炎浊毒内蕴证采用解毒通淋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