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分析

2010-06-07刘相陈海峰魏喜玲吕翠环杜月菊

河北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结核菌频度抗结核

刘相 陈海峰 魏喜玲 吕翠环 杜月菊

结核病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已成为结核病疫情上升和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结核病的蔓延,人们越来越重视其治疗,了解和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是保证治愈结核病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实验室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给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治疗结核病,治愈结核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005至2008年的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培养1240例,男756例,女484例;初治病例971例,复治病例269例。2006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培养1121例,男753例,女368例;初治病例876例,复治病例245例。2007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培养1298例,男797例,女501例;初治病例908例,复治病例390例。2008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培养1683例,男908例,女775例;初治病例1361例,复治病例322例。

1.2 方法

1.2.1 培养:快速培养基由试剂厂家提供,改良罗氏培养基及药敏用培养基均由本科室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自制。调查病例均以晨痰用4%NaOH液消化0.5 h后接种于快速结核菌培养基及改良罗氏培养基,经37℃恒温培养获得,快速培养基报阳性经涂片确认,罗氏培养基经2~8周出现菌落涂片确认为分支杆菌。

1.2.2 药敏试验:凡培养阳性者均做统一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进行药敏试验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链霉素(SM,S)、乙胺丁醇(EMB,E)、对氨基水杨酸纳(PAS,P)、力克肺疾(DPC,D)、左氧氟沙星(LVF,L)。常用药物的试验浓度为:INH 1、10μg/ml,RFP 50、250μg/ml,EMB 5、50μg/ml,PAS 1、10μg/ml,SM 10、100μg/ml,DPC 1、10μg/ml,LVF 2、20μg/ml。药物来源均由住院药房提供,与患者用药一致。用于菌型鉴定的培养基及浓度为:(TCH)C2-羧酸肼噻吩 100μg/ml,(PNB)对硝基苯甲酸 500μg/ml。

1.2.3 耐药结果判断 以每一种药物的低、高浓度耐药1+为耐药。

2 结果

2.1 结核分支杆菌初治、复治耐药情况 2007年的初治和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比较低,2005年的较高。初治耐药率较复治耐药率低。见表1。

2.2 不同年度初治耐单药频度 常用抗结核药物中,SM的耐药率最高,其次就是RFP和INH,DPC和LVF的低浓度的耐药率也有升高的趋势。见表2。

2.3 不同年度复治耐单药频度 复治病例中以RFP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SM和INH。LVF的低浓度耐药率有升高的趋势。见表3。

2.4 初治常用组合耐多药率 SH和SHR药物组合的耐药比率最高,其次SR和SHRE药物组合的耐药比率较高,HRE、SDRL药物组合的耐药比率较低。见表4。

2.5 复治常用耐药组合耐多药率 SHR和SHRE药物组合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SR和SHRL药物组合的耐药率较高,HRE药物组合耐药率较低。见表5。

3 结论

3.1 从表1 可以看出,2005、2006、2007、2008 年总阳性率分别为 31.5%、27.5%、31.2%、35.5%,培养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总耐药率分别为 49.6%、42.9%、36.1%、45.0%,总耐药率有下降的趋势;初治耐药率分别为 37.0%、30.0%、24.2%、33.7%;复治耐药率分别为 91.2%、78.2%、72.3%、90.0%。初治耐药率较复治耐药率低,其中2007年最低只有24.2%。复治耐药率均较高,2005年最高达到91.2%。

表1 结核分支杆菌总耐药情况

表2 初治耐单药的频度%

表3 复治耐单药频度 %

表4 初治常用组合耐多药率 %

表5 复治常用耐药组合耐多药率 %

3.2 从表2可以看出,初治耐单药频度中以SM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INH、RFP,DPC、EB和LVF耐药率较低。从表3看,RFP的耐药频度最高,其次是INH的耐药频度较高,与有关报道有所降低[1]。EB、DPC的耐药频度较低。其中,高浓度的耐药频度均较低浓度的耐药频度低,每一种药物的耐药频度中复治耐药率均较初治耐药率高。与有关报道[1-5]相比均较高。INH、RFP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抗结核药物,这两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的增高可危及结核病短程治疗的成功率,导致治疗失败,复发,多耐药结核病的增多,以及结核病的进一步传播。PAS、LVF均为2线抗结核药物,它们的耐药频度有增高的趋势。其中LVF的低浓度的耐药频度的增高较为明显,而且有加快的趋势。这与近几年LVF在临床上作为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PAS在临床的应用使得它的耐药频度也有升高的趋势。

3.3 从表4、5中可以看出,初治、复治药物组合耐药率 SR、SHR、SHRE 较高,与有关报道[6]相比较高。HRE、SDRL 药物组合耐药率较低。临床常用药物以INH、RFP、EB为主,最近几年一些二线抗结核药物如DPC、LVF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含有DPC或LVF的药物组合的耐药率较低。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含有DPC和LVF的耐药组合中,耐药率偏低,而没有用DPC和LVF的组合耐药率偏高。结果显示结核菌对一些二线和复合抗结核药物较为敏感,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的选用这类药物。

3.4 通过以上分析,住院病人耐多药结核病比较严重,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原因是,在疾病初治期不满疗程即停药,或是间断不规则用药,或是单用某种药物剂量不足,或疗效不佳调整用药时单加一种药物,有的患者可能是合并其他疾病而被迫停药,这些均引起耐药率上升的直接因素。结核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复治结核病的耐药性均较高。因此,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做好患者宣传工作,配合医生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是避免和减少耐药性发生的重要因素[7]。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的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规范化疗,直接面视下督导患者用药是控制结核病,防止耐药结核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治疗策略。耐药结核病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参与,多部门的合作,以及专门医疗机构的诊治,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及耐药结核病的蔓延。

1 崔秀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03-404.

2 陈建忠.760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6,4:559-560.

3 何仲一,易松林.1996-2001年湖南省结核病耐多药菌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3,10:53-55.

4 张周云.509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药敏实验结果分析.江西医学检验,2006,24:607-608.

5 徐妍.202例肺结核患者痰培养阳性菌株耐药性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9:14-17.

6 刘相.1992-2004年住院肺结核病例耐药性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6,28:390-392.

7 范怀玉,张宏,李爱英.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形成机制及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河北医药,2009,31:999-1001.

猜你喜欢

结核菌频度抗结核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菌药敏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结核菌培养方法对照与效果研究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