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0-06-07卢艳娥李娜牛素英池伟伟李晓燕

河北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冠脉情绪急性

卢艳娥 李娜 牛素英 池伟伟 李晓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2]。ACS发生后,患者常由于疼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及入院后环境改变等因素而出现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尤以焦虑最常见,其次是抑郁,上述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3]。我科对ACS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ACS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3±5)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5±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3)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排除有严重的肝肾疾患、有精神病史、无独立的行为能力、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以及近期应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者。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方法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第3、7、10天,应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4]。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抗凝、调脂、溶栓及介入治疗等;干预组在实施上述治疗和护理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1.2.1 患者入院后,接待患者时态度要和蔼、热情、冷静,动作迅速,操作熟练,使患者一进病房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护士要用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热情主动的服务、敏捷的动作,缜密的思维和娴熟技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倾诉,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讲解和提供一些心脏病的知识、信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解释有关的医学术语,同时做好必要的心理安抚工作,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5]。

1.2.2 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程度,全面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护士每进行一项操作,都要尽量简要清楚的向患者说明,使其情绪平静,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和检查。详细向患者介绍病情,耐心回答问题,向患者提出健康向上的信念,关心、体贴患者,从言行、感情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其要求。

1.2.3 每日参加医疗查房,协调护患关系,讲解医疗措施的目的和意义,药物治疗的原理和作用,疾病的相关知识[6]。每日询问患者的饮食、心理、休息、胸痛等情况,及时为患者排解疑难问题,讲解以上因素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根据病情做出相应的健康指导。

1.2.4 个别心理指导: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的心理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和指导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现实,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解决问题,努力使患者适应环境,树立正确认识,解除思想上的疑虑,增强抗病信心。采用身心放松训练法,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身心压力,淡化患者角色。引导患者听音乐、阅读报纸、杂志,将年龄相仿、性格开朗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同一病房,使其在和谐的气氛中转移注意力。

1.2.5 集体心理治疗:每周1次,利用工休会将患者集中进行语言交谈,或者组织患者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患者的角色榜样作用,开展患者之间成功经验的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功效,使患者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了解心理变化,彼此帮助纠正错误的认知、不良行为模式和应付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6 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有的家属常慌慌张张,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加重患者焦虑心理,护士应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工作,指导其关心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2.7 出院后电话随访:出院时责任护士详细交代出院后的饮食、休息、运动、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亲切护送患者至病区门口。出院后第1周、第1个月电话随访,并进行康复指导[7]。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120例ACS中途脱落12例,共纳入108例。

2.2 2组干预前后抑郁与焦虑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第3、7、10天SAS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7、10天SAS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干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 1。

表1 2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n=54,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n=54,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SAS治疗前 治疗后第3天 治疗后第7天 治疗后第10天SDS治疗前 治疗后第3天 治疗后第7天 治疗后第10天干预组 63.6 ±2.8 53.2 ±2.3*43.7 ±1.3*#32.1 ±0.9*#65.6 ±3.7 57.5 ±2.0*45.6 ±1.5*#33.7 ±1.1*#对照组 63.7 ±2.2 58.8 ±1.4 52.8 ±0.8*43.6 ±1.0*64.5 ±2.6 61.6 ±1.4 52.6 ±0.9*43.8 ±1.2*

2.3 临床疗效观察 干预组在应用护理干预10d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情绪稳定,心情良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好。对照组在治疗10d后患者仍有焦虑、抑郁情绪,时有烦躁、情绪激动,多数在劝说下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论

AC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症。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ACS患者较高的心理异常状态的发病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如不及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干预,将增加死亡的危险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后第10天末,干预组较对照组的SAS、SDS的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C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可能机制是: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后可以降低炎性介质,抑制激活的交感神经,减少由此引发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从而对多种ACS的中间环节进行影响,减少新发冠脉事件。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及时了解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患者的心情舒畅,促进心理健康。本研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并由专业的心理测查工作者对其进行测评,经过总结分析归纳出了一套针对ACS合并焦虑、抑郁的护理对策,对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有重要的意义。

1 尹红,唐雪梅,王海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理应激的分析及护理干预.现代护理,2008,14:466-467.

2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3.

3 杨丽娟,李荣,张静,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代护理,2008,14:438-440.

4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122-134.

5 张桂花.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焦虑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家庭护士,2006,4:14-15.

6 解晨,秦发伟,金琳,等.冠心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现代护理,2002,8:911.

7 陈丽莉,谭爱梅.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实施与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9-151.

8 王馥梅,张俊玲,相风兰,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相关性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46.

猜你喜欢

冠脉情绪急性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