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备好语文公开课

2010-06-04李朝晖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集体备课公开课

李朝晖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那么,怎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实呢?笔者认为,新课程研究必不可少。教师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反复地研究探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要研究、探讨,就得有老师上公开课,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准备好一堂语文公开课呢?可以从选准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公开课 选择教材 吃透教材 课前准备 确定目标 集体备课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那么,怎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实呢?笔者认为,新课程研究必不可少。教师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反复地研究探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谈到教学研究就会涉及到教学研讨课、示范课等,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怎样备好一堂公开课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要选准教材

备好一堂语文公开课,教材的选择是前提。教材涉及的范围很广:就体裁来说,有诗歌、散文、小说,等等;就教学内容来说,有阅读教学、诗歌赏析、作文教学及综合性学习,等等。那么,应怎样选好教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是从教师本人的角度出发。如果你是那种浪漫抒情型的人,就选择像《春》一类的课文;如果你是那种叙事说理型的人,你就选择像《谈读书》一类的课文;如果你是那种充满激情的人,你就选择像《黄河颂》一类的课文;如果你是那种林黛玉似的人物,略带一点忧伤,你就选择像《乡愁》一类的课文。

第二方面是从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要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和疑难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双边作用的有效开展也是本堂公开课成功的关键之一,如《乡愁》、《社戏》这两篇文章,从体裁上说一篇是诗,一篇是小说;从篇幅上说《乡愁》比《社戏》短;从感情基调上来说,《乡愁》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散发出一种悲伤之情,而《社戏》一文则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全文散发出一种好玩、开心的童趣。对于这两篇文章,如果面对的是初中学生,就应选择《社戏》,为什么呢?因为《社戏》里所描写的东西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最好奇的,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事情。只有当课文内容被学生所理解,所接受,他们才会乐于参与,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所以从学情考虑教材内容很有必要。

二、教师要吃透教材

笔者认为,要备好一堂公开课,教师自己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曾写过,一位有三十年

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听得入了迷,竟忘记了做记录。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问到:“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如果每个人都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备一节课,又怎么会有不成功的课呢?其实语文课也是如此,所以,要想备好语文课,教师自己就要在课前充分吃透教材。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针对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对教材及其相关知识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美文背诵。大家曾听过“新语文教育”领军人韩军上的课,《大堰河——我的保姆》那么长的一首诗,他能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并且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赏析时,不看一下教案,却绝不会落下哪个环节。且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因而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听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能将一篇枯燥无味的《反对自由主义》连标点符号在书本中哪一页哪一行都准确无误地背出来,可见他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所以,如果在公开课上,教师能做到不看教材,不看教案,融会贯通,口若悬河,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学习知识,能听到精彩的美文朗诵示范,就一定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因此,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要深钻教材,要花时间读教材、记教案。

2.教师要确定目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做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每一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不只一个,但切忌面面俱到。如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就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主题。

3.教师要解读作者。不管学谁的作品,教师都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还原作者当时写作的场景,如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心情下,在什么目的下写下了这部作品,要了解作者的成长背景。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不管怎样的成长历程,都会在作者的心灵上打上烙印。如学习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就一定要了解当时作者所面临的生活情况:弟弟即将离开人世,自己又经历了文革的动乱时代。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文中什么“养花与生活腐化有关”、“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在了解透彻的情况下,才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解读文本。只有在充分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才能绘声绘色地表达作者内心最真实的一面。

4.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环节。笔者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

5.教师要学会串连知识。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串连知识,做到温故知新。在阅读、赏析、写作时,要能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知识,进行对比探讨、研究。如谈写作,就要谈到文体要求,就要谈到表达方式,就要谈到记叙的六要素,描写的几个方面,等等。又如,前几天笔者听到的一堂公开课《骑桶者》,就发现执教者就能由人物形象中展开知识的整合,由骑桶者联系到祥林嫂,联系到魅影骑士,从而探讨人物形象的异同,进而归纳文章的主题。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是实现教师交互式教学及进行教法研讨的一种新型备课模式。集众人睿智,取长补短,可令集体的工作锦上添花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由此,教师在备课上才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把个人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广泛听取他人的建议,借鉴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

总之,要备好一堂语文公开课,就必须先备好这堂公开课。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之外。有了好的方向与构思,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韩军.新语文教育领军人[EB/OL].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9577_1.html

[2]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实录[EB/OL].http://www.ywzk.com/tongbujiaocheng/gzywtbja/rjbxy/200701/48747.html

[4]何玉静.苏霍姆林斯基思想教育艺术浅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集体备课公开课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