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原因巧解

2010-06-04韩国军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8期
关键词:小树大山资本主义

韩国军

许多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结果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我们学会抓住它们的“要害”,再加以灵活应变,便能巧妙地解决问题。下面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为例加以说明。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因为它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后来(近代后期)又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我们称之为三座大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情况怎样?与这三座大山之间的关系如何?

【设计解法】

【分析】

(1) 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见图1),只要这两座大山存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得不到健康的正常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图中的小树)既然能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中产生,说明了这棵小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

(2) 初步发展: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这里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和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都属于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的削弱,正如图2所示,当本国封建势力这座大山遭到削弱时,民族资本主义这棵小树的发展空间就广阔得多了,从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 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压迫和束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座大山情况怎样呢?我们先来看本国封建势力,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其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以及当时“实业救国”的思想,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这些都说明本国封建势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再来看外国资本主义,这个时期,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准备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再加上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提倡国货、抵制外货),都说明帝国主义这座大山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如图3所示,“一战”期间,当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这两座大山都遭到削弱时,民族资本主义这棵小树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即出现所谓“短暂的春天”。

(4) 萧条:由于辛亥革命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即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势力犹存,而且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它们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再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巨大冲击。如图4所示,当两座大山重新压制民族资本主义时,这棵小树便迅速萎缩、萧条下去。

(5) 近代后期:近代后期特别是1927~1949年,中国历史分三个阶段,即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也叫国共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分别是较快发展、日益萎缩和陷入绝境。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形成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故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遭受近代前期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两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外,还遭受新形成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如图5所示,在帝国主义(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日本的掠夺,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的掠夺)、封建主义(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这颗小树是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并最终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多而杂,学生常常混淆、不易理解,通过上述方法解答,学生很快理清了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同程度的发展原因和概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多样,但同样有共性,有规律可循。

首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推动。一方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从政治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前提。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次,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有别于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需要商品的销售市场。资本主义通过对外殖民扩张,对内圈地运动(英国)、废除农奴制(俄国)、西进运动(美国),扩大了国内外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第三、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资源。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是再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有必要的资源和周转资金。殖民扩张(海外掠夺)、海外贸易、圈地运动(英国)、外来投资(美国、日本、俄国等)等都是资金、资源的重要来源。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动力,重视了科技,就会促使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轻视了科技,就会落伍、落后。如英国对待两次工业革命的态度,第一次非常重视,使英国很快发展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其工业产值超过法、德、美三国总和;第二次则轻视、漠视,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被美、德所超过,退居第三位,失去“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第五、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无论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手工操作还是近代工业的机器生产,都离不开劳动力。西方主要国家通过初期的奴隶贸易、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以及大量的外来移民,获取了大量的劳动力。

第六、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都是战争少、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时期,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如何巧解巧记?笔者以为以上这些认识实际上就是规律,它犹如数理化学科中的定理、公式,考生掌握了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古今中外任何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本文阐述的个人看法,希望对学子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小树大山资本主义
春天的大山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