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有效的历史复习方法

2010-06-04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8期
关键词:表格史料历史

赵 娟

一、 图示法

图示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结构、体系等的有效学习方法。常用的图示方法有图表、图画等,具体运用如下:

(一) 制作表格。表格可以横向或纵向、一目了然地呈现某一或某些历史知识,“列表”是最常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单一或多个历史事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呈现在表格中。

1. 应用于单一历史事件的分析中。

多数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都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全面分析,也可以从国际和国内、根本和直接等角度分析,这些复杂的因素可以在最简单的表格中呈现,试举一例:

此外,历史事件的进程、人物的生平活动等都可以借助表格清晰呈现。

2. 应用于多个历史事件的比较中。

当需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物时,制作表格也是首选方法,通过比较项的设置和分析,复杂的事物完全可以简单化。例如,很多同学在学习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分内容时很容易混淆各国的政权结构及各部门、各职务的产生方式、作用、关系等,如果自己能够根据理解制作表格(如右上表)则可将混淆度大大降低。

而下面这张表格则宏观地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将大跨度的时空浓缩在一起,容易在脑海中留下直观印象。

3. 应用于整理较零散的历史知识。

许多考生反映历史科零碎的知识点太多,很难记忆,尤其是复习时很不方便。这时我们不妨把表格作为“收纳箱”,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归纳,用时即可“手到擒来”。中国古代及世界近现代的文学、美术、音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中共代表性的会议(一大、二大、三大、遵义、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是此种学习方法应用的典型。

(二) 制作结构图。

对于某些前后联系较强或关系较复杂的知识,可以借助结构图帮助学习。

1. 应用于构建专题(单元)结构。

新课程下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以专题史形式编排,找到专题“题眼”,理清专题线索,构建专题结构,不仅有助于记忆基础知识,更可以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加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吸收。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构建一课专题结构,教材内容就极为清晰: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万民法

零散完整体系:《民法大全》

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结构可用下图整体表达:

2. 应用于某些较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时,很多人对于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感到抽象、模糊,弄不清首相、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关系,如果利用下图则很容易理解:

另外,关于美国中央政权分权与制衡的关系可用“三角”形式呈现,分封制的层层关系可用“金字塔”图形直观表达,等等。

(三) 运用图示法需遵循的原则:

1. 简单明了。这是图示法的首要原则。要用能说明实质的关键词语和简单的符号与线条、箭头等构成简单的图文式样,不作繁琐图示。

2. 科学性。图示要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科学再现事物内涵。

3. 图示法要与其他学习方法及手段有机结合,不可强用。

二、 阶级分析法

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由其所处位置决定的,都是为其所在立场服务的。所以,我们在分析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本质意图或属性时,要先确定其阶级立场,看清人或事反映、维护的阶级利益,再给其定性。利用阶级分析法学习历史需注意以下两点:

1. 不能被表象迷惑。要深入分析历史环境和事件结果。不能因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就认为所有儒学家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不能因马丁·路德出身神学教授就否定其领导的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

2. 不能教条化,一成不变。历史是发展的,人、事是变化的。当薛福成强调“创办铁路为富强要图,宜采用西方技术,筹款试办,逐渐推广”时还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当他提出“君民共主制度”时已转化为资产阶级;当陈独秀、李大钊高举民主共和大旗时还是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奋斗,而当他们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时则已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 辩证分析法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全面”是辩证分析法的首要注意项,分析人、事、物时切忌单一、片面。

1. 辩证分析法最常用于历史评价。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时可从积极、消极,对当时、对后世,政治、经济、思想,对某一区域或人群(比如评价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对殖民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对殖民地——灾难,对世界市场——拓展)等不同角度入手。

既然是辨证分析,就需要把人、事置入当时环境,不能完全用今天的眼光和观念评判古人,更不能苛求古人。比如古希腊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古罗马法律不可能保护奴隶利益,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等问题,都需放在“历史”中客观看待。

辩证分析历史切忌“想当然”。很多同学在学习时容易让“思维定势”左右大脑,会产生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优越、古代西方民主政治比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更先进等想法。其实不然:无论是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都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西方古代的民主制是适合其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上层建筑,只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维系中华文明的传承性等方面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辩证分析。

2. 辩证分析法也常用于分析历史背景和原因。此时可以从内外因素,可能性、必要性,根本、直接,国际、国内,主观、客观等角度着手。例如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除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外,还要分析深入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与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的冲突以及广泛传播的民主、平等、自由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的冲撞,从而引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爆发。

我们在分析根本原因时一般从内部、主观或经济基础等方面寻找,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外部因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在于达到顶峰的民主政治使人的地位突出……所以,要关注事物的特殊性。

四、 历史分期法

历史是过去,是当下,更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都会造成历史事件朝不同方向发展,所以分析历史时要用发展变化的思维分期看待。

1. 用于分析历史过程。例如新文化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内容、性质不同的阶段;五四运动可以1919年6月3日为界划分阶段,前期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军为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军是工人……

2. 用于评价历史人、事。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在不同时期会起到不同作用、产生不同影响。上文提到的薛福成、陈独秀等人阶级立场的变化就是一例。再如“如何评价欧洲殖民扩张”这一问题,也需要分期:工业革命前属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给殖民地带来的完全是灾难;工业革命后为中后期殖民扩张,在给殖民地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思想方式。此外,评价重农抑商政策、斯大林模式、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等问题都需用到历史分期法。

五、 阅读理解法

“阅读理解”是在英语学科中常见的名词,但是今天,无论是学习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会阅读、能理解已成为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且看今天历史学科的考察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阅读、分析既是我们在学习中应培养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方法。

史料是对教材的充实和拓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不仅可以更直接、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某些重难点知识),更可以通过对史料的解析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例如,从“封建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可以证明新文化运动对旧势力、旧思想的冲击,因而更容易理解其思想解放作用。

运用阅读理解法学习历史,史料的选择特别重要。选择史料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客观、真实。一般来说原始资料比二手资料更具说服力。

2. 多样、全面。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立场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记载,所以,选取史料时不可只听一家之辞,要搜集对立的多方观点和论著,全面认识历史。

3. 去伪存真。由于意识形态、世界观、立场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历史上也难免出现“攻击”、“污蔑”、“捏造”等现象,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史料时要心存理性,结合当时各方面因素客观分析史料价值,避免被史料牵着鼻子走。

学无定法,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学习时须准确把握各种方法的内涵,本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宗旨,在探索中将不同的方法有机结合,整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作用,达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表格史料历史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组成语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