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GE2、PA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0-04-12李玉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期组活动期溃疡性

李玉生

(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传染科,山东东营,25703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环境、免疫以及遗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目前较受重视的免疫因子涉及自身抗体、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补体、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等诸多方面。研究表明,UC与免疫机能异常和炎症介质生成增多有密切关系,阻断或抑制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受体,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均可使病情缓解。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素E(PGE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UC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为临床判定UC疾病活动性和疾病监控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UC患者80例,其中女49例,男31例,年龄 21~63岁,平均(37.5±17.3)岁。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放射线检查、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而确诊,UC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2001年“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1],根据黏膜病理学检查将UC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活动期组59例,病理检查见固有膜内弥漫性、慢性炎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隐窝急性炎细胞浸润,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期组21例,病理检查见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细胞减少;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潘氏细胞化生。同时40例年龄及性别相近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无明显胃和小肠疾患 ,无严重心 、肺、肝、胰 、肾和神经、精神疾病,排除风湿性疾病、感染和肿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取静脉血,血标本的处理和PGE2及PAF的测定按照文献[2-3]进行,对照组血标本来自健康体检者。PGE2试剂盒及PAF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操作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所有患者均完善临床资料的收集检查,并对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进行临床CAI评分[4]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CAI评分的比较

活动期组CAI评分为8.11±2.62,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的2.34±1.0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各组血清中PGE2、PAF含量的比较

由表1可知,PGE2、PAF在活动期组的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缓解期组PGE2、PAF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 P>0.05)。

表1 各组中PGE2、PAF的含量( ±s)

*P<0.01vs对照组;#P<0.01 vs缓解期组

组别 例数 PGE2(pg/mL)PAF(μ g/L)对照组 40 96.45±33.76 9.43±3.61活动期组 59 356.22±97.18*# 21.35±8.23*#缓解期组 21 103.14±52.92 10.26±4.57

2.3 PGE2、PAF含量与临床CAI评分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活动期组患者血PGE2、PAF含量与活动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78,P<0.01;r=0.453,P<0.01);缓解期组血PGE2、PAF含量与缓解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3,P<0.05;r=0.446,P<0.05)。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5]。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UC病变常从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发展,可侵及部分结肠或全结肠及回肠末端,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难以控制,爆发性发作时常危及生命,所以在疾病活动性判断和药物减量及维持时间等方面仍是研究的热点。

UC发病时,肠黏膜受到损伤,细胞膜产生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这些炎症介质可致病灶部位红、肿、热、痛,并引起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等,并可影响肠管运动、肠黏膜细胞保护力和肠血流量,使已存在的炎症反应放大和持久化。吕根法等[6]研究证明PGE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致炎细胞浸润,造成结肠黏膜的炎症、组织破坏及溃疡形成。UC发生时,PAF既可激活血小板,又可由血小板产生,二者相互激活,使活动期UC血流变学异常,甚至出现血栓性并发症。PAF具有刺激血小板和白细胞聚集的作用,可以促进氧自由基产生,从而调高黏附分子,继之白细胞的黏附、聚集增强并产生更多的氧自由基;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浆渗出,血容量降低,造成结肠黏膜的广泛水肿;刺激肠分泌引起腹泻;促进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释放等而产生炎症反应。

本研究对经临床和内镜检查确诊的80例UC患者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期组 UC患者血清PGE2、PAF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且 PGE2、PAF水平变化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损伤性疾病,其发病过程中有炎症介质的参与;前列腺素E2、血小板活化因子对溃疡性结肠炎溃疡形成及炎症持续存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可作为判定UC患者疾病活动的指标,为疾病的监测和随访提供参考。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

[2]崔淑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3种炎症介质的变化[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6):417.

[3]王平仁,毛达勇,范利锋,等.中药止咳汤剂对急性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白三烯C4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07,35(1):50.

[4]Zahn A,Hinz U,Karner M,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es with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activity indexes but not with demographic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Inflamm Bowel Dis,2006,12(11):1058.

[5]王伟宁,张熙纯,刘丽.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免疫学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6):74.

[6]吕根法,张文惠,吴玉章,等.前列腺紊E2抑制T细胞活化的机制[J].免疫学杂志,2002,18(3):224.

猜你喜欢

期组活动期溃疡性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卵巢癌中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2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