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无缝”对接

2010-04-11杜宏记

关键词:职业资格无缝技能型

杜宏记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无缝”对接

杜宏记

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无缝”对接是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人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取得“双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在成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两个体系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两者都不可能单独承担起培养成千上万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只有将两者的优势融合,即成人学校要求其毕业生必在取得学历毕业证的同时,还拥有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单纯的学历教育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成人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两张皮”现象严重,学校教学和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一部分“重理论、轻实践”的成教学生难以就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裁员倒闭的事件层出不穷,企业用人标准不断提高,成人学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期望值相去甚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公司反映,在人才招聘中投放简历以及来应聘的人都很多,但真正能达到企业要求的却非常少。许多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但是当企业在技术面试环节详细了解他们的技术能力时,许多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却难尽如人意。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这点,所以才会出现“零工资”就业,只为锻炼自己的能力,做一名真正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无缝”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传统的学历教育重视理论课,轻视社会实践,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为了弥补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不足,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例如动漫、动画培训,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培训。但是这些培训比较单一,不够系统,而且学费也不便宜,学生学到了某项专业的技能,往往却又错过了学历教育的机会。要把传统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一些成人学校进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无缝”对接,通过把职业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三者相结合,使学生既可获得代表自身修养的学历,又可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无疑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多重保障,增强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多揣一个证书就多一份职场竞争力”的观念已被广大学生认同。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无缝”对接有利于明确成人教育的办学方向。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学生,是当前应用型教育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实施“双证书”制度可以使成人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端正办学态度,紧密联系自身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和现有办学能力,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充分、合理发挥各类学校的不同资源优势。院校应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加强院校办学特色,特别是区域特色和品牌特色的建设,以自身特色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以自身特色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从而实现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目标。

目前,全国已经有一些成人学校进行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无缝”对接的试验和推广。它们着力为每个学生打造良好的职业前景,推行学历和相应的职业技能捆绑式培训。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行动自觉性

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方向上的差别而不是层次上的差别。从目前来看,学历教育偏重于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讲求方法论;而职业教育则重于对于岗位就业能力的训练,讲求适用性。学历教育目前的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体制弊端所造成的,教材老化、市场应变能力不足、师资水平不高等,均是影响学历教育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往往能及时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反映企业的现实需要,在就业岗位训练方面,更具有竞争力。

二、技能人才是成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

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应用型人才,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如钳工、中式烹调师等。复合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如数控加工技师、机电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一体化人才等。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如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电子仪器制作师等。

三、课程设置要依据产业界的实际需要设定

成人学校要努力使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认真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按照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并优化课程结构,将课程项目化,将行业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有关培养内容及时纳入教学计划中,尽可能地将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融入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中,这样更符合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

四、推行“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使从事职业教育的学生有很好的实践机会。学生长时间在企业实习,其活动主要由企业经理或主管直接指导和培训,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接触,既可使学生掌握实际技能,有利于其将来的就业,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评估,也为企业选聘合适人才提供便利。其实施方式是在学生学习期间,中间有一年到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年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通过实习,学生除了能够实际掌握相关技能,并可获取一定的报酬外,在毕业后择业时更加成熟、自信,可以轻松就业,甚至有可能在其实习的公司直接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考前培训,全面掌握标准

国家职业资格统考是仅次于全国高考的权威考试,题量大、难度高。标准的要求之高,要想通过,仅依赖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掌握是难以达到的。为此,成人学校要在职业资格鉴定前的一段时间,专门开设职业资格专题,加强考前培训。培训中对照职业标准重点补充学习过程中未作为重点学习的知识,根据鉴定要求强化职业能力训练;搜集往年鉴定试卷,加强练习,重点是工作实务题。通过培训使学生灵活应对考题,提高对工作实务题的分析、理解、认识、判断的能力,掌握答题方法,提高正确率。

六、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场所)是加强实践教学和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条件。基地应具有能进行多种职业技能训练的硬件设备,并有一定的先进性,以便于组织教学。校内实训基地要依托行业企业,争取它们的支持,确保训练内容和方向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并具有前瞻性。校外实训基地要争取地方的支持,把基地建在应用技术先进、运作管理规范、适宜学生学习和实训条件齐备的企业,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并注重与行业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

七、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成人学校的教师,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和技能训练,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为完善师资,成人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不仅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还能够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的活动中,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无缝技能型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无缝对接”打开国地税合作新局面
AS SMOOTH AS YOU LIKE – HELPING YOU MAKE TRANSFERS SEAMLESSLY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取消3项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