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2010-04-11徐泽君,李宝民

关键词:民营企业建设文化

简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徐泽君1,李宝民2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2.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一个企业转型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文化变革日益多元化的新时代,民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被企业主体所重视。认识的不足或片面,以及一些企业价值观的缺失,导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探讨解决之路。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今天的世界500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建立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在我国,凡成功的优秀企业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首届(2002)中国企业文化年会受到表彰的海尔、联想等30家企业,就是其真实的体现。由于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价值及其功能意义有着很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而它们能够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文化资本来经营。凡此表明,在企业转型与文化变革的新时代,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来加快文化资本的积累,对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企业的健康成长需要优秀的文化来滋润,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文化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文化自觉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文化软实力来支撑。

一、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的不足与片面以及企业价值观的缺失,一些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民营企业家文化缺失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民营企业家一般是农民、打工者出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化自觉性和创新意识缺乏。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价值观念会影响企业员工的观念以及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家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的缺失将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滞后,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

1.民营企业家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就是民营企业主的经营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体现。陈亭楠在其编著的《现代企业文化》中认为,可以将中国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素质分为应有的特征和应有的素质两方面,民营企业家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有好的知识素养,具备民主的作风,具备创造、组织、决策、自制、演说、号召等能力。然而,现实中许多民营企业家从一开始并未得到系统的学习,他们大都是从实践中一路摸索走来,并不具备以上各种素质,有的虽然有过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但在走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军中后,也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

2.民营企业家创新意识薄弱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的发展。在现实中,部分民营企业家由于缺乏前瞻意识和创新思维,不能突破自我、挑战变革,遇到问题时常常固守以往的经验和文化模式,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化惰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部分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本身缺乏正确认识,他们仅仅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捷径或制胜法宝,希望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的蜕变,实现飞速发展,致使企业文化建设运动化、形式化。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企业文化建设仅停留于表面,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企业文化的建构难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无法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二)落后的家族文化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民营企业文化带有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性化的倾向,一些民营企业是在家族血缘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家庭化倾向更加突出。

1.排外性的文化倾向严重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家族成员有一定血缘、亲缘关系,他们之间有着外人所不能比的信任感,相互之间有着高度的亲情和利益相交汇的复杂关系,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严重束缚了家族成员的价值观,对家族企业所聘用的外部人员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性。这种排外性的文化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团结和向心力,被聘的外来人员对企业也没有认可感和归宿感,在企业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排外的文化作用下,企业文化会朝着一个偏离正确轨道的方向越走越远,引起企业内部文化的严重分离、矛盾和冲突。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企业越来越强调合作,越来越重视整合利用外部资源,而家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显然与这种趋势不一致。

2.随意性文化导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不规范

在家族企业中,一般都是家族的家长也就是企业的老板说了算,实行家长制管理。而有的企业老板并不具有专业的管理素质和才能,无法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并且随时都可能推翻已经作出的决策和计划,造成企业行为和企业文化没有固定的章法,杂乱无序。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形成和企业文化的走向,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混乱。

(三)企业文化资本不足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现代企业竞争的胜败已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质量和企业的规模,而主要决定于文化力的强弱。企业发展要借助企业文化力,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文化资本的不足问题已成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目前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表面的和虚的东西,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更听话,让外界认识到自己的企业更正规,更具实力感。于是,有不少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表面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是一种源自精神层面而付之实践的价值观,它的使命是在达成企业员工在工作或为人处世方面的一致性与整体性,从而形成企业由内而外的一贯延续的“人格化魅力”,使自己的员工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完成“主人翁”精神的回归,这才是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体现出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和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和难以持续的,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缺乏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和行为理念,它应该充分体现企业的个性,而不应刻意寻求统一化模式,它不是赶潮流追时髦,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因此,企业文化必须跟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样才具有渗透力和生命力,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目前我国不少民营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和相似性,盲目模仿或简单克隆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文化样板,缺乏独特个性和适应性。例如,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都提出了“为顾客服务”、“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等口号,这些口号其实适合于一切经营项目,根本反映不出企业的个性。又如一些民营企业在塑造企业精神时,内容大多是“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创新”之类的“通用件”。它们虽然都是企业文化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但由于缺乏企业特色,内容空泛,概念相近或互为交叉,也没有反映出企业个性,当然也就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3.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价值观缺失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较短,起初,民营企业的基本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实体,在遵纪守法和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无须再考虑国家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和需要。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和引导下,企业的运行处在“为我”状态,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很少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这就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构建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体系,形成创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民营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构建民营企业物质文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物质文化进行体系构建,首先要落实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在厂房设施上,力争做到现代、专业、配置科学;在机器设备上,力求做到先进、经济、科技含量高;在工艺技术上,力争做到新颖、独特、自主知识产权多;在作业环境上,力求做到环保、安全、清洁舒适;在企业商品上,力争做到优质、品牌、市场占有率高;在售前售后服务上,力求做到诚信、齐全、服务到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二)构建民营企业制度文化体系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对企业制度文化进行系统规划,最主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用市场化、职业化的经营人才管理企业,构建精干、高效、富有作为的领导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最重要的是选准市场化、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管理企业,并通过他们构建精干、高效、富有作为的领导体制,进行商品功能的创新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使企业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迸发出勃勃生机。

2.注重企业的新组织设计。企业的生存来自市场需求,来自千方百计地发现和填补一切市场需求的空白。因此,适应市场需求而推进组织系统变革就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这项工作富有效率地推进,在企业内部,既要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又要坚持部门化管理原则,按照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实际流程设立管理部门。

3.注重创造企业管理制度的特色。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定和规则,本身具有控制和协调职能。要使企业管理制度富有特色,关键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理论提升,并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三)构建民营企业精神文化体系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精神文化的系统规划中,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1.要确立科学的功利观。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既要讲利,更要讲义,而功利观就是以企业行为引起的后果为标准对其行为的道德性作出的一种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道德作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其优秀的评判标准有两个:一是这种道德应该使企业的幸福和利益尽量同社会的幸福和利益相吻合,二是关注社会主体的幸福应该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企业只有具有这种科学的功利观,才会以信立身、以信兴企。

2.要确立科学的创新观。创新精神是企业的核心精神,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企业要确立科学的创新观,首先要进行思想理念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要进行发展思路创新,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再次要做到企业氛围创新,旨在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人们干事业并且干成事业的企业氛围。

3.要确立科学的使命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中,企业要想维护自身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世界进步潮流的坐标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放眼世界需求,紧盯世界第一流的同类商品,力争通过跨越式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当然,实现科学的使命观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企业有卓越的领导、明确的目标、完整的策略、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和随时可委以重任的人才,经过不懈的努力,很有可能实现。

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但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的“硬件”设施等物质文化层次,中间层的习俗、习惯和礼仪、制度文化层次,核心层的价值观和生产经营哲学等精神文化层次。我国民营企业只有从这三个层次上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1]陈庆修.殊路同归——从企业文化看世界500强[J].中外企业文化,2003(3).

[2]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刘朝明.企业成长[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4.

[4]李志,杨帆.我国优秀企业的价值理念特点及启示[J].中外企业文化,2005(2).

[5]马树林.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文化,2004(2).

[6]穆庆贵.新编企业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7]史秋秋.企业转型与文化变革[J].中外企业文化,2005(1).

[8]叶生.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7(1).

[9]郑石明.企业可持续发展力[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迪 尔]

F270

A

1000-2359(2010)01-201452-03

徐泽君(1966-),男,河南杞县人,河南花花牛集团副总裁 ,研究员,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在职博士生。

2009-11-12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