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稳步实现知识服务

2010-04-1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数据库文献图书馆

胡 燕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0)

知识服务的实施是有条件的。对于每个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院校图书馆来说必须依据自身的人才准备、资源建设、技术和设备等状况来确定服务重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结合馆情为开展知识服务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决不能盲目跟从,人云亦云。

1 知识服务的定义

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有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开发,以文献为单元,停留于文献表层的开发,这是低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服务称为文献服务。二是深层次的开发,即从文献单元转变到知识单元的开发。深入文献内容和专业领域,提供学术层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就是知识服务。就适用性、针对性而言,知识服务是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深化,是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更高层次。迄今为止,国内图书馆对于“知识服务”的定义引用最多的是张晓林的表述,即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2 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就是要建设面向服务对象的知识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知识需求结构、水平的变化,高层次的知识需求重点是要求提供深加工型的知识产品和开发型知识服务;中等的需求是提供初步加工的信息商品;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一般信息商品。过去,读者习惯于依赖性服务,通常要求满足提供快速查阅文献的服务;现在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转变为希望馆员提供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将来,用户服务将变为一种按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的“个性化”知识服务。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知识服务正向“个性化”方向前进。总之,在高速流转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知识服务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壁垒,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对学校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可贵的。由此可以看出开展知识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和必然。

3 目前开展知识服务的现状

3.1 知识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人事安排等因素影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尤其是熟悉现代信息技术者少。我馆有职工50人,其中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仅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人,50%的人员是靠关系从外调入(因学院是地方所管高校,故人事安排受地方领导干扰较多),即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懂某一学科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又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没有。因此,我馆的服务还停留在常规的借书还书,最传统的文献服务状态下。

3.2 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观念陈旧

尽管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则,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馆员总以为自己是图书馆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习惯于“坐等”的被动服务,其表现:接待读者态度傲慢,对于读者提问有些信息不能给予及时答复,有些书籍乱架严重,读者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等。由于以上情况经常引起师生的不满,从而造成信息服务相对滞后。

3.3 读者的信息素质不高

高校扩招,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大部分老师忙于备课、授课,争取课时量,成了讲课机器,对教课书以外的文献信息需求不多,因此,根本无暇走进图书馆。再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读者总是认为图书馆就是“书库”、“藏书楼”,没有真正理解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网上提供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不能充分认识和利用,从而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也是我馆从文献信息服务迈向知识服务的最大阻力。

3.4 信息技术与设备滞后

图书馆获取的文献资源大部分都是记录性知识,即以文字等表现出来的图书、报告、手册、数据库等外在知识。但是面对网络和信息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已不能满足于搜集纸质出版物,呈现出纸质与电子出版物并存的局面。然而,我馆受经费限制,只有一个容纳50人且机器老化的电子阅览室,全馆既懂信息技术又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人才寥寥无几,仅有的清华同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入口有限,登录困难。由此可见我馆要运用一些智能技术实现图书馆对显性知识的组织管理和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外在化谈何容易。

4 实现知识服务必须做好的前提条件

就我馆现状,仅停留在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实现知识服务不能操之过急,科学定位,积蓄各方面力量,为知识服务的实现创造条件,是我馆时下必做的重要工作。

4.1 确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念

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就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确立新的服务理念,即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新知识理论。图书馆不仅要开展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服务,而且要把握运用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性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读者或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作用取决于能否向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因此,图书馆应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才能做好知识服务工作。

4.2 服务模式需要重建

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要针对具体读者的具体需求提供全程追踪服务,从确定读者和知识需求开始,将服务贯穿于知识信息的搜索、加工、传递、利用的全过程。随时与读者用户沟通,关注他的特定需求提供具体的、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要关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方式,要充分发挥网络导航员的作用。

4.3 做好适应知识服务需求的人才储备

人才储备是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条件。图书馆的内部组织应该围绕满足全面发展,围绕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尊重人、满足人、激励人、开发人来变革并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从创造学习型组织、构建文化型图书馆,完善培训再教育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等方面入手,不断造就出新型的适应知识服务人才。

4.4 加强数据库建设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以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要增加图书馆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并利用智能化手段,挖掘蘊藏在大量显性信息的隐性知识,从全文数据库中提炼出能明确表达某一知识内容的“网络知识之数据库”,使藏书从印刷型向网络型延伸,扩大联网范围,逐步与区域网、局域网相连,通过因特技术,实现信息的远程服务,快捷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比如适宜我馆打造的“中医药数据库”、“南阳玉文化数据库”、“南阳卧龙文化数据库”等等。主动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以此为契机,推动我馆早日实现知识服务,并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知识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由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这样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不同的馆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稳步地为实现知识服务创造条件。使图书馆名副其实地实现知识服务。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

[2]杨治华.知识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引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数据库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