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正常值质控血浆应用于凝血项目检查的探讨

2010-03-28肖作淼张友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定值试剂

肖作淼,张友三

(1、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检验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许多疾病会引起机体止凝血功能紊乱,故凝血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手术前、出凝血性疾病等的诊疗,凝血检查成了必不可少的实验项目。凝血项目检测过程受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所以室内质控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市场销售的凝血项目质控品大多为进口,价格太贵,也成了科室负担,让科室难于坚持每日做室内质控。如何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又不增加成本,使室内质控工作持续性地开展,是现代检验追求目标之一。我们尝试自制质控血浆用于凝血项目检查,此方法简单,经济,并取得较好的质控效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总结与同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 .1仪器 北京世帝产LG-PABER-I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半自动)。

1.1 .2 试剂 厂家配套试剂(注PT:ISI 1.52),试剂配制后在有效期内使用。

1.1 .3器材 一次性真空定量采血器。用109mmol/L枸椽酸钠抗凝剂0.2ml,定量采血至2ml。

1.2 方法

1.2 .1质控血浆收集 收集同一天凝血项目检查正常的69例住院病人剩余血浆标本,且无脂血、黄疸、溶血和浑浊,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在4-76岁(平均45.4岁)。将标本置于无菌烧瓶中充分混匀5分钟后于无菌试管内离心(RCF 2500g,10min),吸取上清液(将试管底部 0.5m l弃之)移到另一无菌烧瓶内,再次充分混匀后,分装于密闭的子弹头内(0.3ml/支),保存于-20℃冰箱。整个过程4小时内完成。

1.2 .2血浆定值 血浆定值所用试剂当天配制。制取当日检测 6份质控血浆之 PT、APTT、TT、FIB,随后连续 3日,每天取6支质控血浆,如此每个项目可获得24个数据,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去除离群值(x±3SD),将剩余数据重新计算。将第二次所得平均值与标准差作为该批质控血浆的定值,并以此为质控图的中心线。(注:本批次质控品定值过程中未发现离群值)

1.2 .3检测 所用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天从冷冻室取1支质控血浆室温解冻10分钟,并于半小时内随当日临床标本同样检测PT、APTT、TT、Fg。收集满20个测量值作为该月的质控数据,计算出该月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绘制质控图(Levey-Jenning曲线);四个月的质控过程(80个测量值)实际共用时110天。

1.2 .4统计方法 t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 每月测量均值与血浆之定值作比较(n=20,x±s)

3 讨论

3.1 从表1得知:将不同月份的质控结果分别与血浆的定值用t检验作比较,发现APTT和TT在2个月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PT在 3个月内无显著性差异,Fg在4个月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PTT和 TT保存至 3个月,PT至4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这明显更长于毛和香等[1]和刘玲等[2]报道质控血浆稳定性为20天,而葛学顺[3]报道的稳定长达4个月,我室之Fg与其相似,而APTT、PT、TT三个项目则更短,可能是葛学顺在血浆中加了叠氮钠(5g/L)防腐有关,而他们在冰冻血浆融化时主张在37℃,但我们在室温 (26±2℃)解冻,让凝血因子逐步恢复活性后测量,并未发现影响结果。PT、TT测量值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并呈阶段性、比例性下降,这与凝血因子活性逐渐减低相关,APTT理论上也应如此,但第三月比第四月反而更高,可能与半自动仪器操作随机误差相关。

3.2 由于凝血检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手术前、出凝血疾病的诊断,其结果准确性关系到疾病的诊治,而凝血检查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进行室内质控是保证其凝血功能结果的准确性的重要举措。我们从临床标本中按一定要求筛查后收集标本来制备凝血质控血浆:选择凝血功能检查正常的标本即可排除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所致凝血因子活性改变,而在无菌瓶内混匀分装于密闭的子弹头后保存于-20℃目的是为了减少细菌污染有利于凝血因子活性的稳定。本方法制取质控品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收集无需特意抽健康人群的血液,使质控血浆更简单易得,且每20个测量值即绘制1张Levey-Jenning质控图更符合临床上室内质控习惯。

3.3 因质控血浆来源多人标本,且未测传染性标志物如HbsAg、抗-HIV等,应视为传染性标本对待,操作者应注意生物危害,注意防护。

3.4 目前市场上所售凝血检查质控品大多为进口,价格太贵,让许多科室尤其在基层医院难于承受,使凝血项目室内质控难于开展,没有室内质控的实验检查是医院安全隐患之一。笔者认为:无论出于保护患者利益还是医院利益,开展凝血项目室内质控都非常重要。我们所用的凝血项目室内质控方法,具有简单,经济、实用,适合全自动和半自动血凝仪,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1]毛和香,李良琼,等.PT、TT、APTT自制质控血浆稳定性的探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3(20):81.

[2]刘 玲,叶 勇,等.用混合血浆作PT和APTT与TT质控物探讨.中华新医学,2002,3(4):376~377.

[3]葛学顺.常规凝血检查室内质控血浆的制备与评价.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3(4):184.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定值试剂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