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0-03-28杨小燕吴泳泳雷文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电泳肾小管分子量

杨小燕,吴泳泳,吕 春,雷文辉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赣州 341000)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尿蛋白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病变的程度。肾活检诊断肾脏疾病的准确性虽然高,但由于肾活检属创伤性诊断技术,存在很多不足,如患者的恐惧;顾虑;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等。因此,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脏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特别对未开展肾活检的基层医院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1.1 .1病例组 60例肾病患者均来自我院肾内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病人,年龄10~70岁,平均42岁,男38例,女22例。

1.1 .2对照组 健康人5例,无肾脏病史及其他慢性病史,尿蛋白含量0~100mg/24h。

1.2 仪器与试剂

1.2 .1仪器 法国Sebia公司产HYDRASYS全自动程序化琼脂糖凝胶电泳仪。

1.2 .2试剂 均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专用标准液和试剂。

1.3 方法

1.3 .1 样品采集及处理 收集新鲜晨尿5~10ml,标本如不能及时测定放冰箱时间不超过1周,先用尿蛋白筛选定量法测定蛋白含量,如蛋白质高于2g/L,则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g/L。

1.3 .2 操作步骤 取20μl SDS-溴酚蓝稀释液加入80μl已处理尿液,混匀,吸取5μl加入凝胶中(5孔/板),扩散10min。打开电泳仪装上缓冲条带,置凝胶于电泳板上启动,电泳15min。取出凝胶置染色缸烘干;染色;脱色;固定;扫描;报告结果。

1.3 .3 SDS-AGE尿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根据尿蛋白分子量分布特点,以相对分子量为70KDa为界限,分为:(1)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分子量为5~10KDa):尿中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极少量分子量较大的IgG,IgA;(2)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分子量为7~20KDa):尿中出现大量大分子蛋白质,如IgM,α-巨球蛋白等;(3)肾小管性蛋白尿(分子量为 1~5KDa):主要为低分子量蛋白条带,一般白蛋白不超过总蛋白的40%,如 β-微球蛋白(β-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游离轻链等;(4)混合性蛋白尿(分子量为 1~20KDa):低,中,高分子蛋白条带均同时出现;(5)溢出性蛋白尿(分子量分别为25KDa

表1 肾活检与SDS-AGE尿蛋白电泳分析结果

和50KDa):主要是游离轻链;(6)生理性蛋白尿:淡染的白蛋白区带或未见蛋白区带。

表2 SDS—AGE尿蛋白电泳结果

2 结果

2.1 12例肾活检患者SDS-AGE尿蛋白电泳结果,见表1。

2.2 我院肾内科住院60例患者SDS-AGE尿蛋白电泳结果,见表2。

3 讨论

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是利用SDS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与其连接,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蛋白本身的构造已经破坏,他们都表现出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负电荷。当这种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具有筛选功能的琼脂糖凝胶介质上电泳时,蛋白质按它们的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通过区分不同位置蛋白区带,判断尿蛋白分子的大小,进而判断为生理性,肾小管性,肾小球性,混合性,溢出性蛋白尿[1]。 SDS-AGE利用琼脂糖凝胶的选择成分及多孔性结合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区分不同蛋白组分,根据尿蛋白分子量不同,将尿蛋白分为小分子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中分子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大分子蛋白(IgG,IgA,IgM,α2-巨球蛋白)。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或滤膜缺损时,尿中出现中,大分子蛋白,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当肾小管受损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弱,尿中出现中,小分子蛋白,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发生病变时,尿中即出现大,中,小分子蛋白,称为混合性尿;而生理性蛋白尿则多以中分子蛋白为主。

本文5例健康对照者电泳后均未见任何电泳条带。60例蛋白尿患者电泳结果显示:35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其中20例为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15例为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8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10例为混合性蛋白尿;2例为溢出性蛋白尿;5例为生理性蛋白尿。同时作肾活检的12例患者其病理结果显示:6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其中3例为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3例为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尿蛋白电泳出现大分子蛋白区带,白蛋白为主;3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电泳结果以小分子蛋白为主;3例为混合性蛋白尿,表明损伤同时累及肾小管和肾小球,电泳结果出现大,中,小分子蛋白。由此可见,尿蛋白电泳结果与肾活检结果是相吻合的。肾活检诊断肾脏疾病准确性虽然高,但由于肾活检属创伤性诊断技术,存在很多不足,如患者的恐惧;顾虑;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等。本文结果表明尿蛋白电泳与肾活检结果有很高的符合率,与陈立等的研究结果一致[2],且尿蛋白电泳对患者无任何损伤,取材方便,报告快速准确,扫描后图形和胶片可永久保存,便于分析比较。因此,使用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可区分尿中蛋白的组分,判断尿蛋白来源,有助于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特别对未开展肾活检的基层医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1]沈 霞,张敏华,汪 萍,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5):266~268.

[2]陈 立,庄叶萍.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建立和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1):109.

猜你喜欢

电泳肾小管分子量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