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2010-03-21蒙荫莉

探求 2010年6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副教授肇庆

蒙荫莉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广东佛山 528300)

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蒙荫莉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广东佛山 528300)

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10月9日在佛山市委党校召开,来自广州、佛山、肇庆三市以及广东省委党校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就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研讨会由广佛肇三市党校联合召开,佛山市委党校具体承办。中共佛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党校校长杨晓光博士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和校委苟志效教授也应邀出席大会并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了讲话。佛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朱华仙同志主持开幕式,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永平研究员、肇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苏金生同志分别主持了大会交流和闭幕式。

现将入选大会交流的65篇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宏观战略问题研究

佛山市人大专职常委丘劲生同志研究指出:珠三角边缘地区实施“双转移”战略要重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发展历史的研究,走科学发展之路;重视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走自主创新的内源型经济之路。

佛山市委党校赵起超所长提出了广佛肇经济圈的“三区一带”经济区域布局的构想,即城市经济区、珠三角西北部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区和西江产业带的构想。

肇庆市委党校王楚讲师提出依靠广佛同城带动肇庆发展。肇庆市委党校韩银娥副教授提出:“广佛肇经济圈”的建设要给予“弱势”区域适当的关怀。广州荔湾区委党校邹渐维高级讲师研究指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广佛肇经济一体化发展。广州市委党校万玲讲师提出要适应区域合作要求地方公共政策也应随之转型。肇庆市委党校叶志文讲师论述了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中肇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肇庆市委党校肖向前讲师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要探索协调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二、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广州市委党校李仁武教授通过对制度创新与城市群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得出制度创新是广佛同城化发展的关键的结论。佛山市委党校王彦教授研究提出:广佛肇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有强化领导者的自觉领导意识和大局意识。

广州市委党校王可达副教授研究指出:构建广佛肇区域创新体系要强化自主创新主体、共建自主创新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广州市委党校梅伟霞副教授研究指出:广佛肇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来源于政府、企业和民间的力量。广州市委党校姚迈新老师研究指出:增加公共制度资源供给可以消除广佛肇一体化进程中的交易成本面的约束,促进利益关系的协调。广州市委党校吴瑞坚副教授研究指出:广佛同城化协调机制存在行政区划、共同利益、理性官僚和目标标准等四大障碍。

广州市委党校敖带芽教授研究指出:创新体制机制、创立广东品牌、树立一盘棋思想,这是贯彻《纲要》的三个突破口。肇庆市委党校肖尊明老师研究指出:要以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广佛肇一体化指标体系。广州市委党校章泽武副教授研究指出:广佛肇经济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广州市委党校罗雪明副研究馆员指出:政府间利益搏弈成为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的关键。广州市委党校王桢桢讲师研究指出:对一些准公共物品的生产,区政府可以交由社区决策;对一些小型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区政府可以交给社区安排;对公共池塘资源(编者注:类似绿地、道路、广场等)的占用,可以交给社区作出制度选择。肇庆市委党校任志强副教授研究指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广佛肇要建立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三、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佛山市委党校蒙荫莉教授通过定量研究指出:区域经济的产业势能与城市经济场是经济圈形成与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广州市委党校李三虎教授研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佛肇合作新亮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在广佛肇之间合理分工;广佛肇可以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半导体照明,新医药海洋生物和农业生物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

广州市委党校梁小萌副教授研究指出:广佛肇经济圈应该在错位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佛山市委党校杨书群副教授研究指出:推动广佛两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应为产业融合、国际化和集群化。佛山市委党校刘栋讲师研究指出:独创新生、原有分化、产业派生和产业融合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四种途径。佛山市委党校李建丽副所长研究指出:立足继承与弘扬岭南文化的层面整合广佛旅游资源,整合不等于联合,整合需要创新。佛山市委党校李映球副主任设想要成立广佛肇散客服务中心。肇庆市委党校李克胜副教授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培育行业组织来推动广佛肇一体化发展。

肇庆市委党校谢凤云副主任研究指出:肇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放到广佛肇经济圈中来思考。肇庆市农业局慕容伟昌科长研究指出:要立足历史新起点,把握发展新机遇,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对接广佛现代农业的优先选择,全方位加快推进与广佛现代农业对接发展。

广州市委党校赵宏宇讲师认为:要以产业转移为重点推进广佛肇经济圈的融合发展。广州市委党校周权雄博士指出:广佛肇经济圈现代物流业合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互补性。肇庆封开党校张仲权讲师设想通过“广佛肇旅游一卡通”把封开的旅游资源融入广佛肇经济圈。肇庆封开党校陈婉莉副主任提出以培育人才、统筹规划、规范管理为抓手加强区域间合作发展肇庆的乡村旅游。

肇庆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所廖镜洪所长认为:广佛肇一体化发展首先是公路交通网络一体化。佛山市委党校黎喜华讲师研究得出:增强佛山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广佛肇经济国际化水平。佛山市委党校林伟玲讲师研究得出结论:产业集群的品牌带动效应,将推动区域整体营销效应的形成。

四、城市群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广州市委党校朱殊洋教授通过数量模型研究得出:广佛肇一体化具有润平住宅价格、弱化供求约束的影响、延长周期、减弱振幅等作用,因而有利于三地的住宅市场的发展。

佛山市委党校王畅高级讲师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想打破征地瓶颈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镇村居利益共同体的开发模式。佛山市委党校熊慧萍讲师通过比较研究指出,要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来推动广佛肇一体化发展。佛山市委党校汤虹玲副教授研究指出:要建立利益向下的公共财政协调机制,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肇庆市委党校黄桂荣副教授研究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民生为本、树立一体化观点、推进强村富民和注重制度创新。广州市委党校杨姝琴老师指出:错位竞合态势形成发展潜力。佛山市委党校陈雪芹高级讲师指出:广佛肇一体化要给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用创新意识开发环境资源。肇庆封开党校侯贻挠副校长指出:激发分工协作潜力发挥集聚辐射功能。佛山市委党校颜汉讲师通过对三市发展差异分析指出:加强交通路网连接是缩小差距的首选择。广州越秀区委党校的黎浩元、张耀军老师指出: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发挥国家中心城市作用推动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佛山市委党校伍锦胜讲师指出:淡化行政区划观念才能绘好一体化蓝图。广州海珠区委党校黄炳颂、蒋毅欢老师指出:以广佛同城化促进广佛肇一体化。佛山市委党校曹大讲师指出: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促使广佛肇经济圈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五、民生与民族问题研究

肇庆市委党校白如雪副教授建议广佛肇三市建立统一的协同养老机制。广州市委党校黎明泽提出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联运机制。肇庆市委党校刘晓旭副教授研究指出,培训是广佛肇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途径。广州市委党校黄克亮副研究员认为: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科技生态的持续支撑。佛山市委党校坤泉讲师指出:改善民生必须注重群众诉求。

六、党的建设与文化问题研究

佛山市委党校谭艳文副教授指出: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佛山市委党校关群高级讲师指出:建设廉政文化首先要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肇庆市委党校邱会生讲师提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来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佛山市委党校何伟强博士指出:区域文化是推进广佛肇一体化进程和软实力。佛山市委党校邓丽霜讲师指出:广大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肇庆市委党校任远讲师认为:广佛肇三地在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是促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和三市一体化的必经途径。肇庆封开党校梁斐讲师提出:加强纪检监察区域协作为广佛肇一体化发展提供廉政保障。肇庆市委党校栾盈菊副教授建议广佛肇三市党校教师资源共享提高干部教育质量。此外,广州市委党校图书馆田文波馆员还对近年来学界对广佛肇经济一体化发展理论研究的成果作了疏理和综述。

责任编辑:黄克亮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副教授肇庆
高鹏副教授
张燕副教授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丁莺作品选登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