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增流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38例疗效观察

2010-03-21李正祥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五区风池穴肩胛

李正祥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温岭 317500)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源性因素影响椎动脉形态发生变化,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笔者运用手法治疗该病138例,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男87例,女51例。年龄35-65岁,平均51.7岁。病程最短2 d,最长14年,平均5.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2]颈后线:自枕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向下至第7颈椎棘突止;椎旁线:自风池穴直下至颈根穴(大椎穴旁开1寸,同身寸,下同);颈旁线:自枕骨乳突部向下至颈臂穴。以上五线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上下往返治疗各6~7次。肩胛带区:自颈根部向外至肩峰部区域;肩胛背区:在肩胛骨背面,肩胛岗下缘区域;肩胛间区:在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以上五区用法、按揉法、拿法、摩法治疗各3 min。风府穴,风池穴,颈根穴,颈臂穴(缺盆穴内1寸),肩井穴,肩外俞,天宗穴。以上13穴用按揉法、点按法各1 min。

2.2 活血增流三法 患者坐位:1)开源增流法:取颈臂穴,用拇指或食指罗纹面向内、下方作按揉法3~5min,80~100次/min。2)补偿平衡法:取两侧华佗夹脊穴,用一指禅屈拇指推法3~5 min,使手法力作用于后关节及椎间孔处,100~120次/min。3)解痉通畅法:取双侧风池穴,用拇指尺侧偏峰按于风池穴,手法作用力沿环枕关节向内侧(脊柱)方向推动5~10 min,宜左拇指推右风池穴,右拇指推左风池穴。

2.3 整脊纠偏三法 1)牵引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托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先予以牵引,牵引力以患者足尖微微拉动为宜,时间2~5 min。2)仰头摇正法:适用于环枕、环枢关节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其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嘱患者放松颈部,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复位弹响声。3)低头摇正法:适用于C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关节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之手用有限度的“闪动力”,按压“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下压,使关节复位。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138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临床治愈67例,占48.6%;显效37例,占26.8%;好转31例,占22.4%;无效3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

4 讨论

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作为基础治疗,可使紧张痉挛之肌肉松弛,同时使错位紊乱的软组织和肌肉紧张牵拉而错位的关节回纳纠正。活血增流三法用以解决椎动脉入脑前可能存在的致病影响。整脊纠偏三法,牵引可拉开椎体间的距离,减轻椎间盘压力,调整椎体与周围神经、血管和肌肉的关系。因颈部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治疗时须谨慎。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8.

猜你喜欢

五区风池穴肩胛
萍乡开放大学:为推进“五区”建设贡献开大力量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风池穴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福建五区救护车通行能力调查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五区复合模型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