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血涂片染色方法在教学和临床应用的比较

2010-02-11张志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7期
关键词:染色法染液涂片

张志梅 孙 辉

两种血涂片染色方法在教学和临床应用的比较

张志梅 孙 辉

血涂片;教学;临床应用

血涂片染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和教学片的制作,在临床上血涂片染色效果将直接影响血细胞形态学辨认及疾病诊断,在教学上血涂片的制作和染色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的效果。我们医院是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附属医院,作为一个教学医院,既要保证一般临床检验工作的需要,又要考虑教学和保存标本的需要,为此,我们观察比较了瑞氏染色法(Wright,stain)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以其探讨既利于日常临床检验工作,又能紧紧结合细胞学教学的染色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700张血涂片均来自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采集的130份患者末梢血或者静脉血血样、120份临床检验科无需保存、排除无传染性的静脉血(加过EDTA-K2抗凝剂)、50份学生自愿相互采集的末梢血或者静脉血血样,每份血样均加EDTA-K2抗凝剂,根据采血量和病情需要制成2~5张血片分别用瑞氏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液染色,两种染色液均根据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由本实验室自行配制。

1.2 染色方法

瑞氏染色法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主要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供医学检验专业用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第3版[2]等教材。

1.2.1 试剂

瑞氏(Wright)染液:包含瑞氏染料粉1.0g、甲醇(AR)600mL、中性甘油15mL。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包含瑞氏染料粉1.0g、姬姆萨染料粉0.3g、甲醇(AR)500mL、中性甘油10mL。pH 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包含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3g、磷酸氢二钠(Na2HPO4)0.2g、蒸馏水加至1000mL。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预先配好。

1.2.2 瑞氏(Wright)染色法

我们使用配制1个月后的Wright氏染液和pH 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①滴加瑞氏染液数滴,固定0.5~1min;②加缓冲液,按染液∶缓冲液为1∶1~1∶2加磷酸盐缓冲液,混匀,染色5~10min后用接近中性的清水冲洗干净,待干。③如需保存,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染色时间与染液的浓度、室温高低和有核细胞数量有关。根据需要每份染1~2张血片。

1.2.3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染色步骤同瑞氏(Wright)染色法,只是将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代替瑞氏染液。

1.2.4 注意事项

未干透血膜不能立即染色,否则染色时血膜易脱落;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染液的浓度、室温高低和有核细胞数量有关;加染液量应适当;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洗;冲洗完的血涂片应立放于支架上;染色偏酸偏碱时应更换缓冲液。

1.3 观察方法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体尾交界细胞分布好的地方,再换高倍和油镜认真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染色、形态,白细胞胞质、胞核、颗粒着色情况,详细记录观察结果。

2 结 果

染色适宜的血膜,外观呈淡琥珀色,显微镜下红细胞染成浅红色,中央着色浅,周围较深,血小板染成紫红色,白细胞胞质中的颗粒能显示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紫红色。瑞氏染色法:对白细胞细胞质和各种粒细胞颗粒染色效果好,染色时间短,最适于一般临床检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除保留了瑞氏染色对细胞质和颗粒染色效果好的优点,又兼有对细胞核染色效果好,结构显示更为清晰,更适于制作教学用的标本;但染液变性快、易污染并且成本高。

3 讨 论

血细胞染色液种类很多,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罗曼诺夫斯基(Romanowsky)染色为标准染色法[3],但根据我国的情况,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是瑞氏染色法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法,这也是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血涂片染色方法。通过我们对700张血涂片用两种染色方法染色的观察比较,我们认为瑞氏染色法最适于一般临床检验;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法更适于特殊标本以及制作教学用的标本使用。也有文献报道[4],单独用姬姆萨氏染色法更适于特制作教学用的血涂片标本使用,但该法对细胞质和颗粒着色较差,我们没有作对比观察。还有一种伊红美蓝快速染色法,时间短,只需2min,但对各种血细胞的染色效果不好,只有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才能观察,且对幼稚血细胞的观察也不使用,所以,临床上很少使用,更不能用于实验教学。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3-124.

[2] 吴晓蔓.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3] 赵捷,李扬.四种血细胞染色液染色效果的评价[J].检验医学,2005,20(6):510.

[4] 张赛霞,张立群,吴绍锋.几种血涂片染色方法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7,6(7):124.

R446.11+2

A

1671-8194(2010)17-0173-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462000)

猜你喜欢

染色法染液涂片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革兰染色法对淋球菌检测的临床应用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