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圆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0-02-11管宏钟王萃苓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2期
关键词:卡压直腿经筋

管宏钟 王萃苓

1.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132012

2.长春中医药大学

笔者近年采用长圆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均来源于吉林市中医院门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 26~79岁,平均 49.62岁;病程 8~39年,平均22.5年。对照组男37例,女 33例;年龄25~77岁,平均49.45岁;病程8~40年,平均23.2年。两组一般资料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具取长圆针,根据经筋自四肢末端向心性循行分布的规律,足三阳、三阴经筋均在腰骶、骨盆等处结聚,分别沿各经筋寻找受损的结筋病灶点。

足太阳经筋:L1~S4棘突、肾俞次、关元俞次、气海俞次、大肠俞次、髂后上棘、上中下髎、小肠俞次、膀胱俞次、中膂俞次、白环俞次。

足少阳经筋:L1~L3横突 、肓门次、志室次、腰宜次、腰眼次、健胯次、中空次、五枢次、外承扶次、上风市次、风市次。

足阳明经筋:维道次、髀关下、伏兔次、上伏兔次、阴廉次、气冲次、曲骨次、归来次。

足三阴经筋:髀关次、府舍次、地五里次、箕门次、阴包次、血海次、横骨次、关元次。

注:“××次”:是已规范定位的结筋病灶点。结筋病灶点常在腧穴旁的肌肉韧带抵止点处,其在筋骨之上有痛性条索,有别于腧穴,故以邻近腧穴名加次而命名。

每次取5~10点,进行标记,碘伏常规消毒后,为减少疼痛可先在进针点注射0.5%利多卡因1ml,用长圆针行关刺法或恢刺法等[1]手法进行解结治疗,出针后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数分钟,亦可逐一在松解后的各结筋病灶点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1~2ml,以压迫止血,并分离松解创面。注射后压迫数分钟,不出血后,用无菌输液贴敷盖针孔,防止感染。3次为1个疗程,每周1次,连续治疗30天。

对照组:患者呈俯仰位,医者先以揉法放松腰、骶部,点背部的督脉诸穴,按压腰椎,揉腰骶部(至有热感为度),然后时运环跳至有热感,后用抖拉松腰法,拔抻双腿法、扳腰法,抓拿腰部,轻揉腰骶部;然后取腰夹脊穴 、肾俞 、大肠俞 、关元俞 、秩边 、环跳 、阳陵泉 、委中 、足三里、昆仑等常用腧穴进行普通毫针针刺,手法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以针下得气为度,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0天。

以上两组治疗期间停用一切相关药物,并常规卧硬板床,少活动,多休息。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肢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直腿抬高可疑阳性,能从事轻体力劳动。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参加劳动。

治疗结果:治疗组70例,临床治愈58例,好转 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8.6%;对照组70例,临床治愈46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1%。

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部伤筋”、“腰痹”范畴。其病机是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损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瘀滞不通,尤其是反复损伤而形成的瘢痕条索,即“结筋病灶点”卡压伏行于分肉之间的经脉,使气血因卡压而不通,不通则痛。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是古医家对人体肌学、韧带学及其附属组织循行分布和生理病理规律的总结。肌肉韧带的起止点及其附属组织是活动时的受力点,也是非生理性活动的损伤点,反复的损伤和修复则出现“横络”卡压经脉,此时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使致痛性生化物质浸润,压迫痛敏组织则产生“痹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则是发病的重要原因,造成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使之发生炎症与水肿,导致神经内张力增高,出现疼痛,日久产生粘连,使症状经久难愈。解除此种深邪顽痹的症候群关键是分离“横络”,即在结筋病灶点处行长圆针解结法治疗,通过沿经筋的整体辨证,循足三阴、三阳经筋进行查灶,从而彻底清除显性或隐性结筋点,取得理想疗效。

[1]薛立功.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猜你喜欢

卡压直腿经筋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直腿坐强腰肾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