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0-02-10邱昌功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奶乳脂牛场

邱昌功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 710016)

1 陕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在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陕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5年的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西安市奶业研究所从加拿大接受项目馈赠的丹麦福斯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的手动式牛奶分析仪和体细胞分析仪,测定速度为60个样品/h,其分析软件完全由加拿大提供,主要提供测定结果报告和综合分析报告。负责测定西安地区农垦系统的2 000多头产奶母牛。

陕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是2008年经农业部、财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18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之一,地点设在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内。主要测定仪器为丹麦福斯公司生产的combifossFT+型乳成份-体细胞一体综合分析仪,仪器测定速度为300个样/h,分析软件由南京丰顿公司提供,提供测定结果报告、综合分析报告等三十一种分析报告。负责全省规模牛场和小区的产奶母牛的测定。

2009年2月进行试测定,3月份正式启动全省第一批29个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示范场(小区)参加,截止目前已参测牛场50多个,小区31个,参加测定的产奶母牛达14 000多头,月测定样品8000多头份,参测母牛占全省成年母牛存栏的4.18%,占规模牛场(小区)产奶母牛的18%左右。

2 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采集不齐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首先需要收集待测奶牛的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基础数据,而待测的奶牛场特别是小区在数据收集整理方面普遍存在系谱不全,胎次、干奶日期等数据的记录不全或完全没有记录等情况;少数牛场只有本身的出生日期,有的仅有父亲的牛号,大多数牛号编制不规范;每月新测定的牛(头胎牛)普遍缺少相应的档案资料,而数据收集不全,就给数据的录入和报告的分析造成较多困难。

2.2 宣传不到位,人员培训不够,操作不规范

大多数人对DHI认识不足。DHI技术在我国的开展是近十几年的事,但至今主动要求参测的牛场几乎没有,经做工作来参测的许多小区的经营者和部分牛场对测定报告和分析解读报告重视不够,特别是有些小区采样员采奶样时,因怕麻烦,用少数几头牛的采集样品代替了所有牛的样品,测定结果常出现许多奶样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等项测定指标完全一致。而这样采集的奶样和做出的报告,因为是少数几头牛的,对整个牛群又如何具有指导意义。有的场子产奶母牛几百头,但只送检几十头高产牛的奶样;有的这月送,下月不送,断断续续。按照规定每月采集一天的奶样,要分早中晚三次以不同的比例采集,有些牛场为了省事,三次并作一次采集,其测定结果就不能代表每头牛全天的泌乳状况,也就降低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的在收集奶样时不摇匀,结果测出的乳脂率不是高的出奇(6%以上)就是低的出奇(2.0%以下)。更有甚者,从牛肚子底下直接采样。有的场子虽有挤奶设备但没有流量计(或计量瓶),因而无法采样,安装流量计的建议始终没有被采纳,经过我们的进一步努力工作,目前采样的情况有所改进,但不认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2.3 服务不到位

不能针对牛场和小区报告中反映的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表现出来就是改进效果不明显,或根本就没有改进。

2.4 每月送样时间安排不均

有时一天来几千样,有时连续几天都没有奶样可测。奶样多时,测定结果积压成堆,测定报告1周后都难出出来,而且延误向牛场提供报告和中国奶协上报数据。

2.5 测定结果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乳脂率低、体系胞数超标(50万—隐性乳腺炎的低限指标)的产奶牛比例较高(规模牛场在20%以上,小区在40%以上),有个别小区甚至高达100%,大罐样的体细胞数也常在100万以上。由于上述问题,上传的有效数据数量不超过60%。

我们分析体细胞高的原因:除了牛场卫生环境条件不合格外,挤奶机械程序操作不规范也是一重要原因。

3 对策措施

3.1 提高乳脂率的措施

针对目前小区和部分牛场乳脂率低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1 尽量推广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充分兼顾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确保奶牛摄入营养物质均衡与稳定。

3.1.2 尤其要保证日粮中精粗料比例适当(40~60∶60~40) 原则是粗饲料任意采食,精饲料按需补充。精饲料饲喂过量不但会降低乳脂率,而且易造成瘤胃酸中毒。办法是可在运动场中设置干草槽,让奶牛任意采食。精饲料的供给应根据奶牛个体生产性能和供给的基础日粮量为每头奶牛设定合理的精料补饲量,从而确保奶牛不会造成精饲料饲喂过量。

3.1.3 在饲料中添加植物脂肪颗粒 颗粒脂肪在瘤胃中呈惰性脂肪,对瘤胃发酵影响极小。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2%~4%,使日粮中的总脂肪占干物质的量不超过7%~8%。

3.1.4 使用缓冲剂——碳酸氢钠 提高瘤胃内pH值,使瘤胃微生物区系恢复正常,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及其吸收率,提高乳脂率,碳酸钠用量为日粮干物质的0.8%~1.0%。使用砺粉(0.3%左右),可提高小肠中的pH值,增加小肠中淀粉酶活性,促进小肠内的乙酸合成脂肪。

3.2 降低体细胞的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3.2.1 环境卫生控制 保持牛场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场区内道路及其两侧、运动场可用 3%火碱消毒;圈舍及牛体可用0.2%过氧乙酸和1∶800消毒威溶液消毒。运动场地面应平整,并有一定坡度,四周建排水沟;运动场有专人清除粪便,排出污泥积水。冬季运动场内垫碎玉米秸,夏季垫沙土,并定期清理和及时更换。牛舍内每班都要清除粪便等污物。定期刷拭牛体,保持牛体干净、卫生。

3.2.2 分群饲养 根据泌乳阶段、产奶量分群饲养,一方面可以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产奶不均造成的挤奶损伤。

3.2.3 规范挤奶操作程序 建立标准化挤奶操作程序,设立挤奶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同时抓好机器挤奶操作的几个关键控制点(如真空压力、脉动频率、消毒液的选用剂浓度、消毒时间、奶杯的安装位置,结束后管道的清洗、消毒,乳腺炎牛的隔离分群),天天开机都要校正,要求严格执行。临床型乳腺炎牛禁止上机器挤奶,要求用手工完成,分栏单独无害化处理其奶。

3.3 均衡供样措施

可以将拥挤在一起的场家分出部分场家分别逐渐向前、向后延展。

3.4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加强采样、数据采集的培训和指导,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保证采样的准确性。保证三个月对仪器校正一次,保证测定的准确无误。

4 建议

1) 利用媒体做好DHI的宣传工作,在《陕西科技报》、《陕西农业》、《陕西畜牧兽医网》等媒体上组织宣传材料,利用科技下乡、农高会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全面宣传奶牛DHI,让DHI的真正作用家喻户晓。

2) 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四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网络优势在受测牛场(小区)所在市县举办有关DHI技术培训班,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牛场、小区技术人员和牛场技术负责人授课,提高业内人士的认知度,自觉性。

3) 建立示范牛场,抓点带面,全面推广成功经验,DHI中心可选择5~10个测试牛场,作为试点,抓出典范、抓出经验,将成功的经验制定成规范,全面推广。

4) 不断加强DHI测定部门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产奶乳脂牛场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牛对蛋白质的需要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奶牛都是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