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0-02-09齐进兴邓建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小动脉吸烟史高脂血症

李 菁 齐进兴 邓建中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 安阳 455000

现将我院2007-01~2008-01神经内科门诊首次就诊的无症状性脑梗死89例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汇总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纳入对象入选标准:门诊收治首次就诊的患者,经头颅MRI(或CT)证实存在有腔隙性梗死灶,神经科查体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体征。排除标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符合入选标准首次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即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上述资料选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89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9例,女 40例;年龄42~75岁,平均65岁。既往患有高血压史 55例、糖尿病史42例、高脂血症史46例、吸烟史49例。实验室检查结果高血糖38例、高血脂4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 46例),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62例。血常规异常3例为轻度贫血,凝血功能异常2例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肾功能异常1例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运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以认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高。

3 讨论

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和文明高度提升,人群因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劳动强度降低,而导致疾病种类发生率出现扭转。人们自身卫生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更多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被发现[1]。该类患者会因为头晕、轻微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等不特异临床症状在门诊就治,体格检查无相应的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但做头CT/M RI[2-3]中发现位于非优势半球枕叶、额叶、顶叶大脑皮质静区或放射冠、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死灶,随着近些年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该病高发病率也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发病机制:(1)微栓子学说[4],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微栓子随血流至动脉远端。造成脑缺血。(2)长期高血压使得深穿支小动脉微血管网脑灌注量异常[2],血管通透性增高,动脉壁脂质透明性变,小动脉肌层和弹力层被内膜下胶原和透明质替代,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形成腔隙性梗死灶。(3)血流动力学异常[5],病人在血容量骤减或血压突然下降可使原本严重狭窄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减少,导致分水岭区的缺血,导致腔隙性梗死灶。(4)持续性高血压作用于脑小动脉引起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及微动脉瘤的形成[5],引起小灶性出血,血液被吸收后形成腔隙性病灶。(5)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高发病率[6],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血脂状态,促进了小血管的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管壁中层及内膜发生胶原纤维增生及玻璃样物质沉积,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小动脉因缺血缺氧坏死而阻塞,出现腔隙性脑软化灶。

有研究指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脑卒中的10%~21%。其高发病人群常见如下疾病[6]: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吸烟史、颈动脉狭窄患者。与本研究所得结果相似。该类患者无卒中史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相应的神经系统缺损体征,多在门诊就诊往往没能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重视。但可能延误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且反复的发作造成多发的腔隙性脑软化灶,是导致多梗死痴呆、假性球麻痹、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或因为基础疾病和病理基础相同可发展成有症状脑梗死 。该病在人群的高发病率,应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重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进行必要的头颅M RI/CT的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及早积极治疗原发和基础病、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阻止疾病的恶性进展。我们的病材数偏少,某些数据会存在偏差,希望在以后能做出大样本量的数据的统计,得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1]牛平,王耀山.无症状脑卒中23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1):668-669.

[2]潘登,师桂萍,李保东.无症状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1(2):3-5.

[3]李军.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55-56.

[4]张金章,马莎,武绍远.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3):137-138.

[5]陈振需,李源,张阳阳,等.老年无症状脑梗塞相关因素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7,10(11):484-485.

[6]张向宇,庞纪平,赵建国.无症状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2):36-38.

猜你喜欢

小动脉吸烟史高脂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高血压性肾病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断指再植中自体小静脉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