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用评价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变更

2009-12-18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公允比率存货

刘 娟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而分析企业在新情况下信用评价的变更。

关键词:信用评价会计准则变更

现代金融从本质上讲就是信用经济,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信用风险,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企业等参与金融合约交易的当事人都面临着信用风险,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成为各参与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曾经说过,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评价体系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良资产的产生和信贷双方缺乏诚信,以及上市公司的诚信不足,都是与信用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一、基于财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

1、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可以被描述为对企业的基本信用实力和在未来大约3~5年内的风险的谨慎评价。如果把每个企业通过产生现金来清偿将来的债务作为前提的话,影响公司未来产生现金的能力以偿还债务的三个基本因素可以概括如下:

(1)从未来营运收益中获取的现金流量是偿债的主要来源;

(2)远期股票资产和其他潜在的流动性源泉可以作为偿还债务的次要手段:

(3)当单个债务工具持有人的债务到期或者当企业被清偿时,远期债务和所有其他负债都对公司的现金流量有全面偿还要求权。

信用评价的前提需要准确的信用分析,信用分析就是预测未来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通过库存资产转化为现金以产生现金流的潜力。同时也要考虑一段时期内必须偿还的债务总量和其他债务所能提供缓冲的程度。公司的现金流和资产对其到期固定偿付的还款所提供的缓冲能力越强,公司在可能发生的逆境中具有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也越强,公司的资信等级也就越高。

2、基于财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从财务状况角度评价企业信用,主要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手,主要使用的信用评价体系指标有: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资产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营运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毛利和资产净利率两个指标;获取现金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二、新准则实施对企业信用评价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会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产生影响,有数据表明银行在信贷决策确实是有效地利用了企业的财务信息。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企业会计信息编制方法的变革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表述的影响都是直接的。而这种影响又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评估。新会计准则的实行给企业信用评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背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毫无疑问的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而也会在资本市场上反映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在信用风险的定量度量上。无论是对于基于财务数据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还是对于基于资本市场实时数据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财务数据和股票价格的变动可能会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1、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财务比率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股权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债权人评价信贷风险的基本依据。新准则的颁布,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很多具体会计处理的方法,也使部分企业财务比率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趋势。新准则实施后,整个统计指标体系都发生了变化,即使原有统计指标名称未变,但由于其内涵发生了变化,指标值也产生了变化

(1)对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新准则对负债的影响不大而对净利润的影响则较大。对大多数公司来说,调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明显大于调整前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新会计准则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对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应做大量的调整。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准转回、公允价值的采用、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等最终都会通过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变动而影响此类指标。

由于公允价值易受市场经济状况影响。这类指标可能有大幅的震荡。例如期末后续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如果市场行情看涨,大量持有此类资产的企业当期利润增加,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反应盈利能力的比率也相应上升,资产负债率等反应企业长期融资能力的指标也呈现利好的趋势。但如果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过于剧烈,此类比率将会出现剧烈波动。同样的情形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货币项交易和合并中出现,主要取决于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差额所记入的科目。

具体来看,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收入,总资产报酬率将会发生变化。即使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损益和权益情况,也会减少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主营业务占利润总额的比率将会变小。

其次,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的扩大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若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销售毛利率下降,短期内销售净利率增长。

再次,存货成本的变化引起毛利率的增加。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毛利率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可能引起毛利率的增加,也可能引起毛利率的减少,其波动方向取决于物价的走向,物价上涨时,毛利率提高;物价下跌时,毛利率下降。

(2)对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融资能力指标的影响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比率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将发生变化,相应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会发生变化。在物价上涨时,流动资产如存货等增加,相应地流动比率提高,负债率下降;物价下跌时,影响结果与上相反。此类比率的变化取决于公允价值对负债规模、流动资产、短期投资和存货等科目的影响。长期融资能力主要指资产负债率。与盈利指标和短期偿债能力一样。这类指标的变化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规模在公允价值下的增减幅度。指标所显现的利好或利空情形也许只是计量模式带来的表面现象,作为报表使用者应该综合企业内外的相关因素看待和分析。

(3)对营运能力指标的影响

营运能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计算营运能力指标时,分子一般是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下则是销售成本),分母是不同外延的各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新准则取消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存货周转率的影响取决于物价的变动。存货在物价相对稳定上涨时,如果企业改用其他计价方法必然导致存货价值有所增加,从而也必然导致销售成本有所减少。从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该指标在新准则下的数值要比原来的小。因此运用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要考虑存货计价方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另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使得销售收入的确认在时间和金额上与旧准则有较大变化。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都会发生变动。由于新准则扩大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在对产品销售基本没有影响时。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数值一般要小于准则下的数值,从而导致企业营运能力变差的表象,尤其对于那些固定资产周转率原本就比较慢的企业则更是如此。

2、对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信用评价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以多元统计(包括判别分析、回归分析、Probit模型、Logit模型)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以人工智能(如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但本文认为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识别性,多数公司仍采用多元判别分析这一主流方法对公司的信用进行评估。

新会计准则的一些具体政策和计量方式通过影响报表里的资产、负债、损益,同时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必然使得选用的指标体系的值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各变量指标在判别分析中的权重,那么企业依照旧会计制度基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就不再具有判别分析的显著功能了,因此其需要建立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新的判别函数。

三、结论

由于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和具体准则发生变化后,变化会对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信用评价里所采用的财务指标值,导致在原会计制度下的信用评估产生改变。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有必要构建新会计准则下公司信用评价的参考信息及在此基础上的判别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杜莉、刘昌进,《新会计准则运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联动的实证分析》,上海金融,2007,10

[2]李琳,《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西部财会,2007,1

[3]颜金梅,《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会计之友,2007,3

[4]杨罡,《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财会研究,2007,11

[5]郑建福,《浅谈对新会计准则及其实施情况的几点认识》,中国总会计师,2006,8

猜你喜欢

公允比率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千点暴跌 两市净流出逾7000亿资金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