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职业判断

2009-12-18陈江楠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陈江楠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会计计量、记录等各环节。其在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揭示等观念和流畅的矛盾与斗争中,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z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体育科举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对经济业务性质的精确分析,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分析、比较、决算等方法,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的合理且符合实际的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即对企业应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进行判断与选择。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的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客体是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各环节。其解决的是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应否确认为要素,何时确认为要素,怎样确认为要素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判断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客观事实,保持客观中立,如实反映经济事项中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实际影响,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

(一)专业性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提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而后把它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它经济信息。”会计系统是“由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预测(计划)、评估等一系列元素(环节)有机过程的集合,它们共同实现着独特的目标,跟踪着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捕捉应由会计系统处理的数据,通过加工转换,使之成为可用于评估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反映企业的经济与财务实力,可用货币予以量化的信息”。可见,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企业会计政策的设计和会计事项的处理只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经验、知识水平和实际驾驭能力。所以,会计专业判断只能依靠会计专业人士才能进行。

(二)时效性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环境也在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一时点或时期做出的会计职业判断是合理、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会造成原先的会计职业判断不再合理,这就需要从新做出会计职业判断。

(三)权衡性

会计人员在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关于公证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例如,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对会计政策选择要求的不同。对所有者而言,其目标是企业资源的保值增值,实现所有者价值的最大化。债权人的目标是债权的权利得到及时足额的行使,因此关心企业资产的流动状况。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关心企业的成长性、利润分配政策,其目标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政府的目标是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些不同的目标,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不同利益主体要求有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了不同的决策行为。因此,会计职业的判断过程,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博弈,最后达到一定均衡的过程。

(四)目标性

判断总是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的自身的经济效益。根据国际会计公司普华永道的研究结果,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大部分公开上市公司的首要目标。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在进行会计政策决策时。重点考虑的不是会计理论是否科学,而是所选用的会计政策能否在理财方面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当企业一段时间的利润波动过大时,对企业管理当局而言,将波动幅度过大的利润报告给投资者,会使他们造成企业经营风险过大的结论而给企业所有者价值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会计职业判断的目标,就是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如何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设计。

(五)主观能动性会计准则

主观能动性会计准则、科举制度允许企业会计人员选用变通的方法及原则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同的方法与原则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有时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只能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同时,会计人员在运用和判断会计政策、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面临着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关于公允公正等观念和流畅的矛盾与权衡选择。这就需要发挥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能动性,力争客观、合理地进行比较、权衡、取舍。

二、做好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工作是一种技术方法和理念并重的特殊职业

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职业品格、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的体现。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职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会计信息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品质。而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一)不屈从于领导压力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的会计法规,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上人为操纵企业利润,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不已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所以,会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不要盲从企业管理层的意见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中,应以求真务实态度对待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的对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做出合法合理的判断。

(二)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思想。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趋势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利益驱动所致的,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面利益的艰巨重任。所以,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归属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否则,受其利益驱动或操纵,无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部分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违反会计政策、会计原则,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三)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或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判断,在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乎常理的判断。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精神实质,否则,就是违反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会计原则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判断时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中则对收容所下的定义和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等,还要运用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原则,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文斌,论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和建设途径,科学之友,2007,10

[2]范春娥,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现状及对策,丽水学院学报,2007,12

[3]王东艳等,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财会通讯,2006,6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