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评课”促进师生成长

2009-12-12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听评课教师发展评价机制

曹 毅

摘要:“听评课”评价机制,让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仅促进教师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进步。本文以开县大进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与该班数学教师唐宁为例,从一侧面反映双主体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学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听评课;评价机制;教师发展;学生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28-01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校课题组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为契机,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弘扬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等理念开展“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研究”。

我们先依据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教师自评、领导和教学督导员评价四个层面进行了分组。小组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其研究相关的资料,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组内成员分别在本班或年级组通过访谈、听评课实践、现行我校课堂教学评价表使用分析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确立各小组研究方式、原则、预期成果等,并运用网络、图书室等资源库、结合本组研究内容设计各个研究内容的评价表,利用小组交流、集中开会等形式讨论各评价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再广泛利用年级组及全校各类听评课反复试行评价表。下面以我校五年级一班学生与该班数学教师唐宁(该教师是课题研究组成员)为例,从一侧面反映双主体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学生的促进作用。

三月下旬,我们听了唐宁老师的一节随堂课《分数加减法》。她采用复习引入,先让学生复习异分母加减法如何计算,再出示有关整数混合运算、小数混合运算的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质疑“分数混合运算又是怎么做的呢?”她因势利导,将书上的例题做了个小小的改动(即把“酒精”换成了学生常见的“菜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习的新知之一——带分数的读法、写法仅在学生做题中出现带分数时一笔带过,没有明确提出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之一,让学生只是有个印象而已,没有多大的重视。同时,在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用抽调两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问题,再从中引导学生找出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但实际实施时却有“走过场”之嫌疑,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努力启发,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不能及时回答,最后教师只得口若悬河地在讲台上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进行重复“分数混合运算先通分,再计算”,但“怎么通分,通分后怎么算?”多数学生还是摸不着头脑。课后,我们及时利用设计的评课表进行了自评、互评、组织学生评价。同时,学生评价表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我学会了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是先通分,后计算”“今天学的内容我还没听懂,特别是怎么进行一次性通分”等。

从这次听评课,我们发现:听课评课不再是像以前走过场而已。有了自评表,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不再流于形式。我们都深有体会:每次赛课、公开课、观摩课后,都急着请教教导处、教研组或同年级的老师,巴不得通过一次教学,多人评价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经过那么多人的指点,当时都有“顿悟”的感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下定决心争取更大进步。但由于当时没做系统、正规的笔记,时间一长就淡忘了,“怎么设计教学的?上课效果怎样?改做哪些改进?”等忘得一干二净。现在课后任课教师得完成自评表,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教学剖析、改进的措施等作上详细的记录,这样不但回顾了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了教学方案,而且自评表作为档案保留下来,为今后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的材料,让我们可以扬长避短、设计出更加有利于学生、教师成长的方案。同时,同行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同行评价表,教师听课不再是听完就完事,都得有自己的看法、见解,得在评价表中真诚地提出来,以便任课教师改进;随之而改的是评课——它不再是专家、领导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等人的专题讲座,因为认真填写了评价表,好好地研究了这堂课,每位教师都是主角了,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这堂课的得与失、优与劣,从而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而学生评价表中反馈的信息帮助教师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教师教态对学生的影响作用等,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不得不时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试行的三项评价量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教师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及学生参与的程度、学习的收获等。

之后,我们又对五年级一班学生进行了跟班研究,课题组朱刚、唐小红老师分别在他们班教学,课后反馈评价信息,通过三次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及对三次评价表的分析我们发现:课堂中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积极性越来越高;评价表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精炼,反馈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更有实效性。唐宁老师通过多次在班级上课,使用评价表反馈教学信息,并通过听评别人的课从中发现他人的优点与不足,教学中有了很大的突破。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让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根据各方的评价意见,结合自我评价结果,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反思,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及成长目标,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整、改进作用,真正发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评价促进学生进步的功能。

猜你喜欢

听评课教师发展评价机制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对《液体的压强(1)》一课的点评
课堂教学诊断:铸造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