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教育方面几个问题与对策

2009-12-12林大志慕英杰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终身体育体育课程

林大志 慕英杰

摘要: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步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课程内容从注重技能的教学转变为灵活多样,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运动项目中。但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忽视了对课程内容教育价值开发与利用。本文就体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文化;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 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22-01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载体,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大学体育课程突出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特点,拓展了大学生对运动项目选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引进到体育课程中来,这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锻炼的机会。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高校体育与学校教育总目标一致,因此我们要在体育课程设置时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教育属性。

一、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缺失

卢元镇对体育文化做了如下总结: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教育性是体育文化固有的特征和功能。体育的教育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结合,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身体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寓教育于体育之中。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守纪律、勇敢、顽强、拼搏等意志、品德,发展个性,陶冶情操等。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对体育文化教育的关注是不够的,从培养人的角度分析,这是重大的失误。据调查统计,普通高校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有意识将与体育文化相关内容纳入课程内容体系的学校数量不足四分之一。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文化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

(一)体育课程内容缺少人文性

由于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为此,高样在选择和确定学校体育内容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体育活动内容的健身性,即健身价值。而具有人文性,教育性的项目很少被体育课程内容收录在内。蕴涵人文性价值的体育学习活动内容,指所选择的内容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突出表现为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其体育道德和体育理想的提升,从而在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等方面更加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面对现代知识的大融合和素质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形式下,体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较差,缺少本学科与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一些人文学科的横向联系,以至于不能通过课程内容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整体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身心,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缺乏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终身体育是在终身教育借鉴过来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随着时代发展,体育教学要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高校至今对此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造成课程实践中的改革不明、力度太小。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知识分子,虽然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过正规高等体育教育,但他们体育观念极为淡薄,极少参加体育锻炼。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

二、改进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在教育方面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体育文化教育

从体育教育的内涵分析,体育文化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传递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育理论课是传递体育理论知识的最主要阵地,但大多数体育工作者重术科,忽视理论课的教学,这无形中给学生接受体育文化知识设置了重重困难。因此,要抓好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把体育文化知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同时,在实践课的学习中,能够把运动项目的学习和体育文化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接受体育文化教育。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内容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和补充,各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把那些健身效果好,娱乐性强,有时代特色的运动项目引进到体育课程内容当中,如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瑜伽等项目,在大学校园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些内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趣味性强,便于学生长期坚持锻炼。除了课程内容选择外,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使学生不仅在学校阶段,而且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变成一个真正的终身体育者,造就良好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张细谦.从国外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看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J].体育与科学, 2002,(2).

[2]赖炳森.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7,(2).

[3]刘雪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 2000,3.

[4]王林.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两个迫切的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4,(6)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终身体育体育课程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