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主管理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2009-12-10贺伟华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民主管理大学生

[摘要]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高校民主管理的学校决策是否征求学生意见、学校向学生公布一些决策和事件、院系领导工作作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民主管理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民主管理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作者简介]贺伟华(1978- ),女,湖南衡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工科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B2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39-0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社区等。而对于在校青年而言,影响最大的是校园环境、学生社会园区环境。学校的环境以及与政治有关的课程、课外活动,可以奠定一个人对国家、民族的基本认识、情感和评价。①也就是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受到整个校园政治氛围的制约和影响,而高校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校园政治气氛。高校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民主管理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研究将从民主管理的角度探讨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在深入的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基础上,参考了学者张光的研究,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性,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一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二是大学生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问题;三是有关高校民主管理的问题。

2.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西工科类大学生。首先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工学院和桂林工学院三所高校,再以分层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中抽取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103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从性别上看,男性682人,占68.9%,女性308人,占31.1%;从年级来看,一年级206人,占20.5%,二年级435人,占43.4%,三年级198人,占19.7%,四年级164人,占16.4%;从民族来看,汉族738人,占75.1%,少数民族245人,占24.9%;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96人,占9.7%,团员831人,占84.2%,群众58人,占5.9%,民主党派2人,占0.2%;从生源来看,农村625人,占63.9%,小城镇201人,占20.6%,中等城市129人,占13.2%,大城市23人,占2.4%。

3.分析方法。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变量测量的说明

1.概念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民主管理仅仅是针对教职工的管理,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有少数学者认为高校民主管理应该纳入大学生,如王威明确指出:大学生参与高校的民主管理,就是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校园建设,规划学校发展时,在依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广泛征求和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贯彻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受教育权,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校园管理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②笔者同样认为,高校的民主管理应当是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

道森和普鲁伊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公民获得其对政治世界的认识的过程,是将其政治标准及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③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从广义而言,是指他们从外界社会环境获得政治文化信息,形成具有稳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的过程,包括各种政治学习——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意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学习并内化的过程。狭义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高校政治教育机构对其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所进行的反复的教育与训练,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动地内化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④

2.相关变量测量说明。笔者对高校民主管理的分析主要从学校决策是否征求学生意见、学校向学生公布一些决策及事件、院系领导工作作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四个方面进行的,集中反映高校管理层的民主氛围。这四个方面在设计问卷时主要采取了由弱到强的排列,因此在分析中将其看做定序变量。

政治社会化主要分四个层次: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政治知识分为三类:制度类知识,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国家机构及相互关系;重要政治知识类,主要包括国家及党的基本知识;政治时事类,主要是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大事。总共11道题目,正确计1分,错误或漏选0分。有关政治价值倾向的问卷设计参考了张光教授的研究,将政治价值倾向分为国家认同、体制认同、政策认同、政治理性、西方价值观认同和民主与法制观念六个方面⑤,总共17个问题,选项有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无所谓、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为1~5分。政治参与倾向分为政治效能、参与态度、权利义务观三个方面,共6题,同样采取5级计分。政治参与行为主要从五个方面考查:人大选举、班干团干选举、班干团干竞选、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和反映情况,共18题,实行0、1计分。在数据分析时按照得分将这四个层次各分为高、中、低三组,按百分比换算低于50%的归为低分组,大于50%小于80%的归为中等组,大于80%的归为高分组。

三、结果分析

1.学校决策是否征求学生意见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学校决策是否征求学生意见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既是校园的“主人”,又是大学“教育的主体”。在学校建设、规章制度的制定、学生违纪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学生应该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如表1所示,学校决策是否征求学生意见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明显的影响,与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结果表明学校决策时越是征求学生意见,大学生政治价值越符合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政治参与倾向越高,政治参与行为也越多。政治社会化的方法有明示和暗示两种。明示的方法也就是直接的政治社会化,是指公开交流政治信息、政治思想感情和政治价值观念,包括理论灌输、宣传教育;暗示的方法就是间接的政治社会化,是通过各种非政治手段对人们的政治观念、态度和行为发挥 “渗透型”影响的过程。学校决策时征求学生意见的民主做法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民主管理应该是全方位、全透明式的,理所当然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决策征求学生意见,提供给学生一条表达意愿的渠道,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这对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很有帮助。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政治社会化教育,比任何课堂语言和书面说教都要生动有趣。在有关大学生自身利益的各种决策做出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大学生的意见,让大学生畅所欲言,在这种民主氛围中学习、生活,他们的民主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上就表现出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更符合主流价值观,政治态度积极,政治参与行为多样化。

2.学校向学生公布一些决策及事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作为学校主人之一的大学生,对学校决策及一些事件有知情权。信息透明度高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表现之一,信息越透明,说明该校管理越民主。如表2所示,高校信息透明度对大学生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都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学校信息越透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越能与国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趋于一致,参与态度越积极,参与行为越多。

3.院系领导工作作风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院系领导工作作风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于校领导来说,院系领导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更多,更能影响学生。如表3所示,院系领导工作作风除了对大学生政治知识没有明显影响以外,对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政治参与行为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院系领导工作作风越民主,大学生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得分越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⑥院系领导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整个院系的民主氛围,学生与院系里的教师打交道多,这种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此外,院系民主氛围也能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气,通过课堂感染到学生。

4.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实践包括校内校外的实践,是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大学生提高政治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高校的民主氛围。如表4所示,学校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和政治参与行为上,与三者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政治价值倾向的相关性最强。这说明学校提供给学生越多的实践机会,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越符合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政治态度越积极,参与行为越多样。

在访谈中还发现,参加实践越多的学生在政治理性上更显成熟,对社会转型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持理解态度。社会实践之所以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社会实践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化的参与方面,也即社会实践就是政治参与行为的一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民主管理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发现,高校民主管理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与政治参与行为上。高校民主氛围越浓厚,学生的政治价值越接近国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参与态度越积极,参与意愿更强,行为更具多样性,参与次数也越多。基于此,拟提出以下建议:

1.高校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广开言路。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高校管理的目的就是使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学校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多提供渠道让师生发言,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高校应该增强信息透明度。对于学校的决策以及发生的事件,作为学校主体的师生有权知道。学校应该及时发布决策及事件,让师生充分了解决策制定过程和事件发生经过。

3.院系领导应该更多地接触学生。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本院系的领导。本院系领导工作作风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民主思想。院系领导多开展活动与学生接触,让学生了解其工作方式方法,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更能增强其参与效能和民主思维。

4.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能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注释]

①简敏.青年群体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J].探索,2006(4):140.

②王威.浅析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41.

③石胜民,郭峰.政府在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地位——政治社会化定义的一个新角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3):6.

④李艳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8.

⑤张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

⑥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3.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民主管理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探究
抓过程 求实效 深化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
加强民主管理对于提升团队凝聚力的认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