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2009-12-10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建设高校

李 莉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和学科建设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各自的范畴和特点规律,但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互作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教师的开发,必须通过大学的学科建设来实现。抓学科建设,客观上促进了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因此,只有先弄清二者互相依存、服务、支持的逻辑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发高校人力资源,促进教育的大发展。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开发 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李莉(1955- ),女,河北宁河人,桂林旅游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26-02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培养、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尽其才,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在不同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是不同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领域的特色,并与那个领域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规律有着密切联系。在高等教育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办学的主要手段——学科建设,必然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和交叉。虽然人力资源开发和学科建设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前者属于管理体系,后者属于知识活动体系,它们有着各自的范畴和特点规律。但是,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互作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着重对其核心资源——教师的开发,而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大学的主要办学形式,即学科建设来实现,经过开发的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抓学科建设,客观上促进了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又反过来促进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因此,只有先弄清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服务、相互支持的关系,才能选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带来教育的大发展。

一、学科建设需要经过充分开发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科学的空前繁荣和层出不穷的教育实践难题同时并存。这样的现实需要教师实现从教学型向科研型、经验型转换,而要完成这种转换,就要充分开发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高校学科建设能力的保证。

1.学科建设需要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指整体多元和个体多元的结合。个体多元指作为个体的教师,应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跟踪本专业发展的知识更新能力及知识二次开发的能力。二次开发指为了适应课程设置的需求,在无法解决适应师资的情况下,安排教师承担非本专业或自己的次要专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需进行该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学习。整体多元指一个学校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构成。当今的大环境要求人们不应局限在本学科的狭小空间中,还要具备边缘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紧跟社会需求,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整合可以丰富学科本身,并促进学科的突破性发展。

2.学科建设需要教师具备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即在学科领域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1)科研精神。首先要端正科研态度、培养科研精神。其次,应破除科研的畏难感和科研与教学无关,不思进取的错误观念,培养学术钻研精神,“获得主体自我的价值实现”①。再次,应树立正确的科研精神,即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吃苦精神和坚持的意志力。(2)科研能力。一是追踪并把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收集并判断待选题目的能力。从事研究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识别问题,正像英国的贝纳尔先生所说:“认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得多。前者需要想象力,后者只要巧智。”这种能力体现在判断研究设想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二是对研究方向的深入探究能力、逻辑推断能力、开放性的思考能力。(3)确定正确的研究技术路线、形成明确的科研课题的能力。这需要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论与主要的研究技术。(4)获取和利用各种科研文献的能力。(5)进行开放式研究,提高与内、外部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在考虑题目的可行性时,不妨思路开阔些,考虑能否与国内或本校同行进行互补性合作。(6)较好的论文撰写能力。论文要符合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应将自己研究的新意、深度予以恰当的呈现和诠释。②

3.学科建设需要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在普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时代,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主体的自我构建。在高校,教师是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性、意志、情感对教育结果产生最大影响的系统因素,因此,他们对教师概念的认定,自主程度的强弱,对教育科学的内化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的效果。③

4.学科建设需要教师的团队努力。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课题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联合攻关,才能取得理想成果。

5.学科建设需要教师坚持终身学习。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30年产生的,而且半衰期只有5~7年。那种“一朝学成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只有主动去学习并有学习的能力,才能获得21世纪的通行证,才会不断进步、持续发展。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先导者,当然要将学习作为生活方式,永远保持知识的鲜活。

二、学科建设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平台

学科建设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泛指高校按特定的学科方向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所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学科方向、学科研究、教学科研基地、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制度建设等。这些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为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1.学术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构建。高校的层次与实力是由其学术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体现出来的,一个学科能否持续发展,则是由其学术队伍的结构决定的。④因此,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队伍存在不合理现状,一方面是作为大师级人物或著名学者的学科带头人的缺乏;⑤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学术队伍的结构断层。学术队伍结构断层的主要表现包括: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学历或职称结构不理想。当前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仍然偏低,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的人较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培养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既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也要有开阔的视野,并且善于把握和抓住学科前沿,带领学术梯队始终走在本领域学科建设的前列。同时,学术带头人还必须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善于团结和协调学术梯队的工作。

第二,建立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梯队中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人作为学术带头人,每个学术带头人配备若干名年龄、职务、学历等结构合理的助手,以保证兼顾学术思想的深刻性和活跃性。学术梯队除满足当前的学科教学任务外,还要具备适应学科发展、变化的能力及教师团队的合作能力。

第三,引进与培养两手一起抓。引进和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引进周期短,见效快,有一定的可选性,但投入大,且受地理位置的制约;培养的针对性强,周期长,但有规模效益。因此,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要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一些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重点培养。学校在政策制定上要兼顾两方面,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2.学科方向选择,可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性和综合分析能力。每一个学科都有多个学科方向。一方面,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不可能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另一方面,选择什么样的学科方向决定了一所学校的特长和实力。因而,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方向。其间,有几点基本要求:

第一,学科方向的选择,应密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科方向选择既要定位于学科发展本身的科学价值,又要定位于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服务,因此,研究方向的确定必须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地方建设的需要。

第二,学科方向的选择必须是这个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学科的发展和需求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需求,学科的新方向和分支就难以产生。而如果没有学科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即使有需求,提出的新问题也将无法解决。

第三,选择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建设重点。在学科建设中,应审时度势,不盲目追踪热点,而是冷静分析、慎重考虑,选择在国内外能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

第四,要充分重视学科的交叉,不断追踪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现在,学科的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地寻找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才能焕发生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重视学科群建设,既确定重点学科又关注辐射学科。以重点专业示范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协调发展,逐步建成以示范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互相渗透,结构合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引领作用的专业群。

要满足这几点基本要求,这要求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努力寻找新的生长点。

3.学科研究可培养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一般而言,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相关学科理论,拓宽视野;第二步,建立课题,积极探索;第三步,善于思辨,提炼规律。在学科研究中,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其研究的学科内容本身,还包括对于与学科知识相关的“默会知识”的领悟,即所谓的“触类旁通”。同时,他可以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学科研究,集聚,积累,最终完成对学科知识认知系统性的构建。而在一次次的科研攻关中,教师的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4.条件和环境可为高校教师能力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和依托。这里所指的环境和条件是学术环境和硬件设备。在学术环境方面,一是营造一种自由的学术争鸣气氛。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应积极开展各种学术讨论、学科竞赛等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畅通各种信息渠道。信息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获取新信息和学术新动向、新成果。三是在不同的学校间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学术交流可以相互学习,积累新的知识,为教师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四是经常组织学术报告,为教师汲取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提供有效渠道。

硬件设备指信息载体、多媒体、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设施设备的配备。在科学越来越进步的年代,硬件设备的好坏对教师能力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尽可能地提供充分、优越的硬件设备。

5.制度建设可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保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用人制度、评估制度、分配制度、服务制度和激励、竞争、约束机制,构建高校内部人才资源管理开发的新机制,是新形势下建设高校人才队伍的必需。只有在制度建设上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吸引人、开发人、用好人、留住人,才能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注释]

①③朱玉.教师应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EB/OL].http://www.edu.cn/jiao_shi_su_

yang_387/20060323/t20060323_24294.shtml,2002-02-07.

②李亚.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一个博士生的体会和观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4):75.

④姜会林,王延明.一般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5):41.

⑤张武军,乔兰,温雅.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9(2):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建设高校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谈信息化建设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