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09-11-11沈新元李鸿德薛维堂陈国欣寇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红枣存在问题现状

沈新元 李鸿德 薛维堂 陈国欣 寇艳玲

摘要阐述了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化生产现状,指出了当前红枣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红枣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红枣;产业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陕北黄河沿岸

中图分类号F303.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12-02

枣树是原产于我国的特有果树,在陕北黄河沿岸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陕北红枣以“其圆或椭圆形态,鲜红色泽和滋润甜味”,既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枣、蜜枣等产品,是人所共知的集食用、药用、营养、保健于一体,造福万家的健康长寿食品,在国内外消费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沟壑纵横,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红枣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脆弱,传统的红枣生产经营方式严重地制约着红枣产业化的发展。至今,红枣产业化进程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发展。如何做大做强红枣经济,促进红枣产业化升级,整合红枣产业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

1红枣产业化生产现状

红枣树是陕北黄河沿岸最优的生态经济树种,发展红枣是陕北黄河沿岸贫穷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科技部、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扶贫开发的大力扶持下,陕北沿黄枣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借助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带领群众,把发展红枣产业化生产作为振兴地方经济、富民强县的战略任务来抓。先后实施了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扶贫开发:人均栽种百株红枣树工程和以红枣树为主要栽种树种的退耕还林工程,使红枣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陕北黄河沿岸枣区,红枣树栽种面积达9.33万公顷之多,年产红枣逾8 000t。形成了陕西省境内黄河沿线长约400km、宽约10km的红枣主栽经济林带。围绕红枣基地建设,建成工厂化生产的红枣专业加工企业9个,兼并加工企业44个,红枣季节加工点262个,年加工能力8 490t,总产值2.5亿元。仅榆林地区,清涧县巨鹰红枣(集团)公司以人工烘干枣—滩枣为龙头,生产芝麻枣、条枣、鲜酥枣、花生穿枣、空心脆枣、滩枣、紫晶枣、马牙枣等10多个产品,内销国内50多个城市,外销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因此,发展红枣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红枣生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红枣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农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全区年红枣产值达365多亿元,实现利税1 800多万元。红枣产业使农民人均收入529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28.4万贫困人口依靠红枣解决了温饱问题,万余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万余户年收入达到了万元。在中国首批百家地方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被命名为“祖国红枣之乡”。陕西省清涧县,红枣树面积1.8万公顷,平均产量达到2 250kg/hm2,年产红枣逾4万吨,年产值6 000多万元,红枣产业税收464万元,占农业税收的50%以上,85%的贫困人口依靠红枣产业脱贫致富。

2红枣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枣农思想认识不到位

陕北黄河沿岸枣区贫困,农民文化素质低,人们在枣树的管理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科学、先进的技术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普遍认识和接受。由于观念陈旧,缺乏科技兴枣、市场竞争品牌意识,枣树生产难以适应“两高一优”的发展形势。致使红枣生产中先进的红枣栽培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速度缓慢,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使红枣树栽后缓苗期延长,新建枣园起点低、重建轻管理、广种薄收现象普遍存在。

2.2品种混杂,新品种更新速度慢

目前陕北枣区普遍存在着老枣区保守,不图更新品种;新枣区又由于盲目发展太快,重规模、轻质量,红枣品种制干与鲜食品种搭配比例不当,造成红枣品种老化严重,果实大小、形状、成熟期、品质等有很大的差异;鲜食、制干、深加工品种的不均给红枣产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3红枣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春季病虫为害,夏季落花落果,秋季遇雨裂果霉烂是红枣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又以枣疯病、红枣缩果病、裂果病和绿盲椿蟓、食心虫等难以防治的重大病虫害的危害地区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致使红枣丰产不丰收、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种枣的积极性,影响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红枣采收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

能突出红枣特色营养品质和新技术的产品很少,红枣产品附加值低。目前,陕北枣区80%以上的红枣采收后均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处理,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很大,产品外观和卫生质量不容易控制。

2.5红枣鲜枣周年供应的技术不过关

目前,红枣绝大多数品种一般只能保鲜2~3个月货架期,红枣的保鲜技术还很少有人研究,提前成熟的设施栽培技术还不健全,延期成熟的设施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2.6红枣产业化程度不高

红枣深加工企业很少,加工能力小,致使红枣产品商品率低,红枣真正具有高科技含量且销售好的品牌很少,红枣企业带动作用后劲不足。近年来,以烘干为主要的个体户初加工尽管有所发展,但烘炉数量少,规模效益低,年加工能力仅占红枣总量的20%~30%。深加工企业少,且多数企业因产品的同质化、包装粗糙及技术资金短缺等原因发展缓慢。

3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红枣消费群体的逐渐扩大,红枣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陕北红枣产业化生产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外向型红枣发展思路,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品”的红枣产业化路子,实施强村大户战略,积极培育红枣生产条件好的大乡大镇发展红枣生产基地;辐射和带动整个基地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依靠红枣生产强村大户形成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带动红枣产业发展;努力推进红枣生产由红枣生产大县向生产强县的转变,发展方向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生产管理由注重管理向注重生产、市场、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协调共赢转变。全力谋划红枣和谐产业化新格局。在具体工作中,实现红枣产业化全面升级,应该重点围绕大力提升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抓五化联动。

3.1加快优势品种向最适合生产区域集中,实现品种合理布局

以本地优良品种为主,建设优质高产无公害枣园。积极稳妥地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采用壮苗,实行科学栽植,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

3.2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优质高产红枣无公害生产

把基地建设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实施从基地建设到栽培管理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把新建园建设与低产劣质老枣园改造结合起来;因地、因树制宜,采取改土肥田、加密补稀、高接换头、整形修剪、保花保果、品种改良、施专用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坚持技术培训先易后难、规模从小到大的原则,分期分批抓典型,树样板,总结经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红枣产量、品质,着力打造陕北黄河沿岸红枣著名品牌,以质量赢得市场。

3.3大力扶持红枣龙头企业,普及初加工

以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引领红枣产业经济,使红枣产业从以农业形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形态为主。实行名企联合入股组建陕北红枣有限责任公司,将分散运作的红枣种植业、采收处理与储藏加工业、相关的科技服务和营销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红枣资源,合理配置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整合红枣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形成合力,加大红枣生产潜能和市场开发,加强红枣保鲜、储藏和包装技术等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红枣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陕北黄河沿岸红枣的内在品质。

3.4强化枣农科技兴枣文化素质培训

以人为本,以培育红枣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发式红枣科技扶贫方针,按照县红枣科技服务中心、乡站、村枣农协会户示范的红枣科技服务思路,建立多层次红枣科技服务网络,全力培育提高陕北黄河沿岸贫困枣区的人口素质和自我创新能力;突出发挥科技创新在红枣产业化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全力提升红枣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特困地区为重点,扶贫扶智,帮助枣农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质量品牌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红枣存在问题现状
女性吃红枣有哪些误区
枣花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