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三段式、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09-11-04房雪冰王金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三段式研讨学案

房雪冰 王金星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要想使课堂教学效益达到最优化,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们在学习了一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三段式、四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段式、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段式”指的是预习课、研讨课、课后延伸课,“四环节”是在这三课中师生的活动。预习课主要体现个体“自主参与”这个环节,即:学生先自己预习、感悟、思考、记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初步解决自己的困惑;研讨课主要体现“交流升华”这个环节,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小组汇报交流为主,组间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深化为辅;在预习课和研讨课中,穿插“应用巩固”这个环节,即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将知识点升华、巩固,巩固的形式很多,既可以是随堂测验,也可以是本堂收获,本环节重在学生知识的内化,检测的时机由老师根据课堂适时安排;延伸课一般放在课外,以社会生活为大课堂体现“延伸深化”这个环节,突出实践性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这四个环节是在这三种课型中师生的主要活动,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课堂都非得有这几个环节,也并非其他环节一概不有,这就需教师灵活操作。

二、“三段式、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总结并实施这一模式以来,笔者改变以前将预习放在课余的做法,变预习为一堂正课来上,每节预习课都设计预习学案,引领学生预习。学案的设计重在体现教师对学法的引导,决不牵着学生走。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既发挥主动性,突出个体感悟,又行有引导,不至于走偏了,走歪了。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个预习学案:

23.世纪宝鼎

(预习学案)

前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预习第23课《世纪宝鼎》。通过预习,大家一定会对我国的“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对“世纪宝鼎”有所了解。

一、预习目标:

1.读熟课文,并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2.会写一类字;

3.作好批注,标出疑惑;

4.小组交流感受,初步解决疑惑。

二、预习方法:

个人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三、学习过程:

1.借助工具书读准音,读通课文;

2.请小组内轮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价,师人长补己短;

3.小测验:这些字可要会写呀!

zhàn shèng gòuzhùróngdǐng

精()昌() 结()()造 ()炉宝()

4.再自读课文,在你感受深处作批注,标出你不懂的地方;需要上网查阅资料的同学,请标出,作完批注后再去查阅。

5.请组织语言,准备小组交流;根据体会练习有感情朗读;

6.小组交流:将感受深处互相说说;不明白的地方初步解决,记出解决不了的;小组准备集体交流。

7.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预习充分而有效,学生人人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也是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个体充分质疑、感悟,为研讨课上的人人都能参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讨课重在师生的交流与探讨,是小组和学生个体展示自己的时候,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创造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让学生将预习时和随堂上的感悟、困惑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问出来;让学生在交流中知识能力得以升华和提高;让每一堂研讨课都是一节高效课。一般来说,研讨课重在突出“交流升华、应用巩固环节”。

1.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此环节的设置,能将学生迅速带人课文的情境中去,为交流研讨做好情感铺垫。

2.小组进一步交流,组织语言准备集体交流。这一环节是为集体研讨作准备,让学生养成考虑好再向别人陈述的好习惯。

3.全班研讨,共同升华提高。本环节是研讨课的精髓,对教师的要求也高,教师要引导好学生,不能为了交流而交流,而是在突出本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比如:语文学科,一定要在贯彻“以读为本”、“读写结合”,通过“听说读写”达到对“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退点”和“进点”。所谓“退点”,即教师应该放手的地方,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能弄懂的知识,教师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讨论、学习;所谓“进点”,即教师应该点拨、总结、深化、强调的地方,是整堂课的重难点处、易错处、意见分歧处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适时地站出来指导,决不能撒手不管,还有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一定要进行现场提示、训练。如当学生发言罗嗦时,请他停下来重新组织语言再说一遍,或现场让他找同学帮助;又如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能对他人发言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评议等。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课前老师一定要充分备课,预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重点处、难点处早预设好,以备学生说不到位时适时予以强调、深化。只要教师该退时大胆放,该进时巧妙引,研讨课上学生一定会学得扎实有趣,从而使课堂活泼有序,师生相融,共同提高。

4.课后延伸与课中研讨是一个整体,是学生课上情感高潮后的余音,应更加灵活、多样。一般来说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建议学生课后可与家长聊聊所学的知识,用简明的语言与同伴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将感兴趣的文字绘成图画或制成小报等,积累好词好句,改写文章中的某段等。这些形式可让学生自选,不追求统一。

(2)层次性。既然开放,就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使课后延伸扎实有效。如学完《世纪宝鼎》以后,可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鼎”。能写的写,能画的画,能介绍资料的介绍资料,能推荐关于“鼎”成语的推荐成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特长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3)实效性。课后延伸的设计不能盲目,要紧密围绕所学内容,有层次、有目的,切实达到延伸的效果。如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不能仅仅贴出个大标题、贴几张图片就完了。应该针对课文内容选图并配文,图文并茂更能体现主题的精髓,比只贴图画更有实效。

总之,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侧重学生能力的形成。自实施这一模式以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等各种习惯养成良好。

猜你喜欢

三段式研讨学案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