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与女弗如也”中“与”义考

2009-11-04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义项连词孟子

肖 堃

摘要:“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治长》)之中,“与”字两解,一作“和”说,一取“许”义,亦有二者皆通之说。笔者对《论语》中的“与”进行穷尽考察,发现“许”义鲜见,从而得出义“和”之说。

关键词:与;《论语》;“与”义

引言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有人解作孔子谦逊之词“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他啊!”,也有人认为是“许”义,意为“不如啊,我赞同你说你不如他的说法啊”。两种解释在论语注疏上都演绎着其各自的生命轨迹。

纵观各家说法,可以发现,这两种解释在语义上都能通达,但是考据词义却不能简单地从语境以及主观上加以解读。面对漫长的历史长河,任谁都无法体会孔子的本义,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探求该句论语中本义。

一、对“与”在《论语》同时代典籍中的考察

1.“与”在《论语》本书中的使用情况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已对“与”的使用次数进行了详尽地统计,除上例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18次,下根据其义项进行分类(以下分类不计上例):

① 连词,同,和(18次)

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

② 动词,许可,同意(4次)

如: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述而)

“吾与女弗如也”一例不算入“和”义与“许”义之内,从上述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作连词“和”的义项有18次,而“许”义的义项仅为4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论语》中“与”的使用频次上,作为连词“和”的义项明显优于作动词“许”的义项。

2.“与”在《孟子》本书中的使用情况

《孟子》中“与”共出现了218次,作为联系“和、及”讲的一共有91例,然而在整个《孟子》中并没有作为“许”的义项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在《孟子》时代作连词“和,及”的义项优势更为明显。

笔者查阅了《墨子》与的使用情况,也无“许”这一义项的使用情况,而对其它义项也此也不再一一赘述。从《论语》同时代的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作“许”讲的用法在《论语》时代是微乎其微的。《论语》《孟子》《墨子》中“与”作“许”义讲的仅有4例,虽然其使用频率很低,而作为连词“和”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肯定地说“与”在“吾与女弗如也“一句中一定不是“许”义而是“和”义,这种高低的频率差只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参考,也就是“与”在《论语》时代,“和”义比“许”义更占优势,在“吾与女弗如也”一句中作为“和”义的可能性会更大,但是这里仅仅只提供了一种可能。

二、“与”在《论语》时代的语法考证

在《论语》中出现的“与”为“许”义的四个句子中,“与”作动词后面都是直接跟名词性宾语,这四句分别为: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述而)

译文:我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先进)

译文:孔子长叹一声道:“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从以上的译文,可以看出,“赞同”后都是名词性宾语,都是VP结构。

如若“吾与女弗如也”一句中“与”为赞同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为“我赞同你不如他啊”,在这个句子中“赞同”后接的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即V1+N+V2P结构,这显然与以上四例的结构有所不同,在《论语》时代“与”作为动词后面是否有加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例证呢。

下面将考察一下“与”作为动词义项在《论语》中的结构类型。“与”作动词的义项有“给予”(10例)“偕同,相交往”(7例)“参与”(4例),通过对这21例动词义项的考察,都是动词加名词性宾语的结构,以下简要举例这三个动词义项的句子结构类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公治长)VP结构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述而) VP结构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VP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在《论语》时代“与”作为动词的义项只能加简单的名词性宾语成分,而较为复杂的主谓短语作宾语的结构在《论语》时代尚未出现。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与”在“吾与女弗如也”一句中作赞同义,那么在《论语》时代它将是一个“与”后跟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孤例,但是语法规律是有整齐划一的类推作用的,这种特例并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发展规律,因此这一孤例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主谓结构作宾语的结构不成立,那么“与”作“许”义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由此可见“与”解作连词“和、同”就更为合理,“我和你不如他啊”, 这是一个标准的主谓宾结构。

结语

以上从词义使用的频次考察,可知“与”在《论语》时代作“和”义比“许”义占据更大的优势,这为我们考据“吾与女弗如也”的“与”为“和”义提供了一种可能,语法规律上结构类型的考察则给予“与”为“和”义以有力的科学证据,所以综上所述,在“吾与女弗如也”一句中,“与”为连词“和、同”义。

参考文献:

[1]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王世舜、韩慕君、王文清编著.《论语》《孟子》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猜你喜欢

义项连词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