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2009-11-04王素青史晓燕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对话舞台

王素青 史晓燕

摘要:弗罗斯特凭着诗人独特的感受,以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象:农场、白桦树、野花、森林、石墙、牧场、积雪等作为展现人物内心情感和人间百态的舞台,运用戏剧化的对话和独白展示人物心里,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分析弗罗斯特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舞台; 对话; 独白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自然诗人。受华兹华斯、爱默生、和梭罗的影响,弗罗斯特崇尚自然, 是新英格兰的代言人。但弗罗斯特又不只是单纯地借景抒情,他的作品中还充满了活生生的可以被理解的人物。他的许多关于人的诗大都收集在 “North of Boston”(1914,《波士顿以北》)。《波士顿以北》被称为是“孤独寂寞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弗罗斯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田间劳动中,在和附近农民的交往中,找到了诗的源泉。“凭着诗人独特的感受,他从平凡的农家生活中,从人们的日常谈吐中,从一年的季节的变换中,发掘诗歌的题材,形成了自己的清新纯朴的诗歌风格。”

早在1913年,庞德给弗罗斯特的第一部诗集《一个男孩的意愿》(A Boys Will)撰写书评时,就发现弗罗斯特的诗歌不仅“非常有美国味”,而且有一种“亲切、自然的对话感和素描似的真实感”。批评家吉布森(W. W.Gibson)在评价《波士顿以北》时说:“弗罗斯特先生将人们使用的活的话语变成了诗歌。”庞德也在书评中称赞弗罗斯特敢于“使用新英格兰的自然语言,用一种自然的日常用语,以区别与报纸和大学教授们所使用的所谓‘自然的语言”。弗罗斯特的诗歌尤其是他的叙事诗,多运用了对话和独白的创作方式。

本文试图从展现人物内心情感和人间百态的舞台、戏剧化的对话和独白等方面分析弗罗斯特诗歌的艺术特色。

1. 田野和农场:展现人物的舞台

弗罗斯特常常把诗歌中的人物置于农场或田野,农村的一景一物——石头围墙、林荫小道、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等都成为他笔下戏剧化的人物舞台。诗中人或穿越田野、森林,或独守空屋、凝望天空,或在田中割草、或捍卫墙头……

《一簇红花》中,农人在翻晒前一天被割倒的草时,无意中发现一簇红花。在这首诗中,新英格兰的自然景物跃入读者眼帘:割倒的草叶、沙沙作响的磨刀石、盘飞的蝴蝶、溪边的花朵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久居城市的现代人可能会陶醉于这样恬静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这却成了农人心理表现的舞台。一只蝴蝶扑闪着翼翅飞来,因为找不到它昨天停晒过的花朵而彷徨在变得空荡荡的田野里。这使得农人倍加孤独。然而蝴蝶飞去又飞来,终于飞至一簇花,一簇独立于田野未被割去的花。这一发现似乎在传递一个信息:先前而来的伙伴和他一样热爱自然界的美。他“听到四周的鸟儿正在苏醒/ 听到他的长镰对大地低语/ 感到与我同类的精灵在一起;/所以我不再独自干活。”这一信息将他与自然、同伴联系在一起。

《修墙》仍然是以农村为背景, 以果园为舞台, 以两个修墙人正在修葺的墙为舞台道具, 展示人物特点。两个修墙人各自站立在墙的一侧,一边修墙一边谈论着墙是否该存在。诗中的人发起这项工作,一边修墙,又一边挖苦他的友邻,对修墙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他把邻人当作孩子一样来看待,嘲笑对方修墙是为了阻挡谁都不拥有的牛,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读者似在观看一个电视短剧或小品, 消遣之余不免引发对人类沟通的障碍的深思。

在弗罗斯特笔下,就连一个废弃的小屋也能成为刻画人物的舞台。《黑色的村舍》( “The Black Cottag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中的“我”与一个牧师来到一个久无人住的破旧的小屋。 牧师讲述了一个老妇人的故事。 这个人虽没有出现, 但通过牧师的讲述和对小屋的描述,老妇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定格在了这个小屋中。 《管家》和《一个老人的冬夜》同样是以农舍为背景,刻画了断裂的夫妻关系及一个老人与世隔离的无助的境况。

《家葬》以乡村一角为背景,定格在新英格兰农场的新坟和家庭一隅之上。丈夫和妻子各自站立在楼梯一头,站在楼梯的上端往回看的是妻子,站在楼梯下端欲迎上去的是丈夫,他们二人表情紧张,姿态僵硬,透过二人的对话,传递夫妻二人对孩子去世的不同态度及由此引发的争吵。那段楼梯就像横隔在他们之间的一堵墙。

《山间妻子》则是一首典型的以贫瘠的山间农场为背景的叙事诗。这是一片人烟稀疏的山区,农舍散落在山间各处,相隔遥远,农人相互走动都很困难,更无需说相互之间的交流了。这样的背景既是展现人物的舞台,又极有力地解释了女主角的性格特点。

2. 对话:展现人物情感的独特方式

弗罗斯特用日常聊天的语言建立他的诗行,英国一位评论家如是评价弗罗斯特的功力:“他把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语言点化为诗了。” 请看下面的诗行:

就不许你!噢,我的帽子在哪呀?

就不戴帽子吧!我要出去,去透透气。

许不许男人提,那我可说不清楚。

艾妹! 这个时候, 别伤人家家去。

听我说。我在这儿,我不下楼来。

有句话我倒想问问你, 亲爱的。

你才不懂怎样问呢。

那就帮帮我吧。——摘自《家葬》

你——也许会需要这些个呢。

可我得等我干瘪萎缩了之后,

那时候这些硬领早已过时啦。

可是我的确——我已经有那么多硬领了。

我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去给谁好。

搁在那儿, 只等这它们发黄罢了。——摘自《一百个硬领》

上述胜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闲谈,常常出现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家葬》以对话形式叙述,丈夫觉得妻子简直不可理喻,妻子不理解丈夫何以对他们孩子的夭折异常冷漠。他们夫妻感情纠纷由孩子的死而引发。丈夫既无法使妻子理解他的感情,也无法帮助妻子摆脱巨大的悲哀的缠绕。,更因此而几乎精神崩溃。 这首诗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读者越读越能欣赏它,越能融于其中,感受丈夫的无奈,妻子的疯狂,理解他们夫妻关系中出现的不可弥补的裂痕。

“The House Keeper ”(《管家》)也是以对话体的形式来叙述,不同的是故事中的主人公—John 和Estelle 从未出现,而是由另外两个人呈献给读者的——一个是邻居家的农夫,冷血“好事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另一个是管家,主人公Estelle的老母亲。“好事者”到约翰(John)家造访,只是为了打听关于他家庭的谣言是否属实,恰好约翰不在家。正因为约翰不在家,管家婆才敢自由地跟来访者交谈。通过他们的交谈,读者明白了John和Estelle的关系。

你听说了吗? 艾斯特拉(Estelle)出走啦。

是的,因为什么事? 何时走的?

两周前。

这样的诗句无异于人们的日常谈话,妇孺皆能理解。艾斯特拉因何出走?读者可以从她母亲的话中略知一二。女儿藏在哪儿,她不知道;但肯定女儿不会回来了。毫无疑问,女儿生活的并不幸福。约翰是个不负责任、糟糕透顶的男人。她从未见过有任何像约翰这样的男人把家庭农场搞得一团糟,陷于瘫痪。他从不尽责,更完全忽视艾斯特拉 . 十几年来,艾斯特拉承担了全部的家庭责任,他竟然以“她那样做因为她喜欢”来逃避责任。难怪他的母亲说:“如果她觉得跟他在一起很糟,她离开他一定是对的。” Estelle 唯有离开约翰才能得以解脱。

在《采树脂的人》中, 当诗中人听完了他的同伴对林间生活的讲述后,他直接明晰地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欣赏和羡慕:“我告诉他那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终日在阴暗的林间树下/让树皮贴近你的胸膛 /伸出你种的一柄小刀 /将树脂撬松,然后采下/高兴时则带着它们去市场。”

3. 独白:刻画人物心里的有力手段

除了对话, 独白也是弗罗斯特在诗歌中常用的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他用白描的手法把人物写活,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富于喜剧化地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都展现出来。

弗罗斯特运用戏剧独白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修墙》(Mending Wall),通过修墙人的独白,刻画现代生活中人们矛盾的心理。《修墙》里的石墙是用巨砾砌成的,不用灰浆,这样冬天容易遭受破坏,每年的春天必须加以修补。诗中人发起这项工作,通知山那边的邻居来修墙。而他一边修墙,又一边挖苦他的邻居。

在墙那地方,我们根本不需要墙

他那边全是松树,我这边是苹果园”。

他肯定“高墙出友邻”, 同时又认为“高墙妨碍出友邻”,他的矛盾心里展露无疑,弗罗斯特正是通过这种悖论性展示了貌似和谐实则相互隔阂、怀疑甚至敌视的人际关系。

《伺候仆人的仆人》整首诗除了一点点的客观描写,其余均是女主人的个人倾诉。女主人由于饱尝家务繁重的劳作且得不到丈夫的关爱而萌生出走的念头。一个偶然,使她有机会向一个采集标本的、过野营生活的植物学家倾诉自己的苦闷。弗罗斯特没有让读者从对女主人深表同情的旁观者眼里看到一个不幸的女人怎样吃苦受罪,而是牺牲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让女主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把读者带进她的内心世界。尽管她的讲述有事条理,但读者好像面对着女主人, 倾听她低沉的诉说。尽管对她的容貌特征一无所知,却能感受她的悲苦。正如诗中女主人自己所言:

我给弄得晕头转向, 真说不清楚

我究竟是开心,不开心,还是什么。

结语:

弗罗斯特借助新英格兰的景物,作为他展示诗歌中人物的舞台,运用对话和独白的创作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妇女、老人、大学士、儿童等不同种类不同命运的人物,揭示了人物的心里,展示他非凡的诗歌艺术创作功力。正如美国当代评论家普理查德在评析弗罗斯特的一生作品时,对他的艺术功力所做的很高的评价:“诗人始终小心着意,不插手到他笔下的人物中间来,好像人物说的话句句出于自己的本意,一点没有感染到诗人的道德的判断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方平.一条未走的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黄宗英.一条行人较少的路[J].北京大学学报:外语专刊 ,1997:54-62。

[3]黄宗英.简单的深邃——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艺术管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03。

[4]张云.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赏析.宿州学院学报,2008.06。

[5]刘宝安.弗罗斯特诗作的简单与深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4。

[6]Huang Zongying. A Road Less Traveled By [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7]Wilcox, Robert Frost. The Man and the Poet [M] UCA

Press,1982.82。

猜你喜欢

对话舞台
马戏团舞台
台上
画与话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