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死亡意识探析

2009-11-04郑海燕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死亡海明威

郑海燕

摘要: 死亡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重大主题,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构成了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为依据,剖析了其死亡意识的内涵,分析了其死亡意识的成因.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评析海明威及其作品.

关键词:海明威; 死亡意识; 死亡

作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且最具争议的作家,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同时又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 非常罕见的文学巨匠。翻开他的作品集我们不难发现死亡是海明威作品的重大主题,对死亡问题的探索贯穿于海明威创作的始终, 死亡意识就象一片阴影笼罩覆盖了海明威的一生, 渗透了他所有的作品。笔者拟从以下二大方面来探讨海明威的死亡意识.

一. 海明威作品中表现的死亡意识

1.《印第安人营地》

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印第安人营地》是一个情节很简单的小说,写了一个叫尼克孩子跟随他父亲到印第安营地为一位印第安妇女接生时所见的情景。在这里充当叙述者的尼克是一个生活阅历很浅的少年,看到那印第安妇女痛苦不堪的样子,尼克难以忍受,而他的爸爸作为一个从业已久的医生却置若罔闻,父亲在没有麻药的情下用一把大折刀为产妇作了剖腹手术,而就在这同时产妇的丈夫,一位印第安汉子因不堪忍受妻子分娩的痛苦用刀割破了自己的喉咙.这一情景是这样打动尼克.第一次目睹死亡和痛苦的尼克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首次了解到死亡的可怕性和突发性.在小说结束时一直很少言谈的尼克向父亲提出了一连串关于自杀也就是死亡的问题,”他干吗要自杀呀,爸爸?”[1](p113),”自杀的男人是不是很多呢,爸爸?”[1](p113),”死难不难,爸爸?”[1](p113).可见,这时尼克已从印第安男人之死想到自己,他已感到死神来得太容易,尽管他满有把握相信他永远不会死.但只有海明威才知道死亡意识将伴随自己一生.这便是海明威早年头脑中的”死亡印记”的再现,作品并未有意识地探寻死亡背后的其他意义,却直接描写了作品中人物肉体惊心动魄的死亡方式.

2.《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小说的主人公美国青年亨利.菲特力是意大利军队救护队中的一名中蔚,在好友雷纳蒂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美国野战医院的护士凯瑟琳,两人一见钟情, 亨利在米兰养伤期间, 凯瑟琳怀孕了,但因为战争两人分分离离,后来在酒吧经理的帮助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并逃到瑞士边界,在那里他们远离了战争度过了一段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料凯瑟琳在分娩时,因难产要剖腹,但为时已晚,取出的男婴已停止呼吸, 凯瑟琳也由于大出血而离开人世,抛下了孑然一身的亨利.小说的故事充满了悲剧性,它不仅是对战争的永别,也是对爱情的永别,暗示世界上一切人际之间的关系最终都将以死亡为结束.

3.《太阳照样升起》

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表面上描写了一群”一战”后终日寻欢作乐的青年的社会表象,实际却表答了一种浓郁的世纪末情绪——精神支柱的毁灭导致了对生活的极度失望,否定自身价值,否定人与人的正常关系,活着是一种痛苦,却又无法面对死亡.”死难不难”的问题在此以另一种形式阐释.太阳这个人类所仰靠的无力逆转的一切自然的代表,在它的”照样升起”中否定了人的存在.在宇宙永恒与生命短暂的对比中,同样交织着对死亡的一种深沉的迷惘然而太阳又寄托着人类无限的情感和希望.因此太阳似又喻示人的肉体虽然死,精神却同它一样在”照样升起”,表达了一种于死的无奈和生的迷惘中对精神永恒的渴望.这就赋予死亡意识以更深沉复杂的内涵.

4.《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主人公哈里是一位作家,曾经才华横溢,富有作为.然而战争毁了他,使他变得消沉.从小说的一开始,哈里便已意识到自己马上就会死去,也正是由于他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他才感到他曾经浪费的生命是多么可贵,他才对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都作了一次回顾. 海明威在写这篇小说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让死亡的一步步逼近与哈里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自己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交差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出死亡对哈里内心变化产生的巨大作用.只是由于死亡的出现,哈里内心开始发生变化,灵魂开始苏醒,在.《乞力》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明威在其中后期作品中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已经有所发展.虽然他仍然认为人生是一出悲剧,人仍然处于”迷惘”当中,然而他也通过其作品,表现希望人仍超越这种”迷惘”达到对悲观人生的升华之目的,他所选择的超越方式便是”死亡”.

5.《老人与海》

海明威晚年创作的作品《老人与海》可以说是他毕生探索的总结,也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位孤独的老人桑提亚哥捕鱼的故事.老人早年丧妻,无儿无女,生活简单,一平如洗,一切靠打鱼为生.在一次捕鱼过程中遇到鲨鱼,在与鲨鱼博斗中老人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在大鱼把他拖到远离船队的深海时,他还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与之交量,之后与鲨鱼不懈地博斗,把所有的叉,浆用尽.这一场景让人肃然起敬.老人把内心怨天尤人的反判意识凝聚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使海明威的悲剧体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悲壮而崇高的风格,扩大和深化了生命的内涵——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永远不会被打败.《老人与海》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死亡,但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死亡的隐喻——关于人类自身命运的隐喻.

可以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屠杀、误杀、自杀、谋杀;战争中的死亡、狩猎中的死亡、产床上的死亡;不明原因的死亡。但有一种死亡他没有提及,那就是自然死亡,即衰老的死亡。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通过这些死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类的悲剧图——面对无所不在的死亡,人类是那么渺小、孱弱和无助。那么,海明威大量涉猎”死亡”这一主题,其创作缘由何在呢?

二. 海明威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1. 人生经历

蕴涵于海明威作品中深沉的死亡意识源于其父自杀的阴影,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海明威之父是当地一位医术高超的名医,幼年的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常随父外出行医及打猎捕鱼,对游泳、钓鱼、拳击、踢球有特殊爱好,同时练就了他的强健体魄和刚强性格, 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父亲却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残酷的打击使作者从此罩上了死亡的阴影。他早年身心屡受创伤,九死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生死考验:中学毕业就参加了红十字会车队赴意大利前线,1937年又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二战期间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在去非洲的旅途中,十多次负伤使他充分体验过出生人死的滋味;1918年在意大利前线又负重伤,一度昏死,仅从左腿上就取出两百多块弹片,头部也曾受伤被缝57针;去非洲围猎,两度飞机失事,头部、肝区、腰部和下脊椎均受损伤;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他不仅命运多舛,而且婚姻多变(结过四次婚),精神与肉体的创伤导致他晚年病魔缠身、精神抑郁,创作力也严重下降,曾多次试图自杀,终于在1961年7月6日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以自己的一生亲历死亡、感悟死亡并抒写死亡,在其生存中时时有死亡相随,生俳徊于死的边缘且与死一样自然,因而其死亡意识呈现出生死交融、甚至生死无界的特点。正是由于海明威充满坎坷,亲历死亡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死亡意识.

2.宗教意识

宗教意识是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2](p47)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完全摆脱他所置身的社会和文化对它的影响,而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可谓根深蒂固,尽管战争灾难和经济萧条给海明威生活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信仰危机,但这种危机并未动摇宗教文化的根本.

海明威在奥克帕克镇出生,受洗,上学,接受世俗和宗教教育.奥克帕克镇是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市镇, 从卡洛斯·贝克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生>中我们可以读到:”海明威在奥克帕克镇第一公理会教堂受洗,从小就习惯跪在母亲身边陪着她做祷告,他每个礼拜日都随家人上教堂,他家乔迁新居也请牧师作祈祷,他12岁参加教堂唱诗班,他18岁中学毕业时还在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一起做祷告唱圣歌.海明威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读《旧约全书》,他家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他们饭前必做祈祷,每日的早课是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3](p18)海明威曾说:“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全书》。”[4](p22)

3. 战争的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35年,海明威参加了“一战”.炮火与硝烟却使他看清了战争的真相,他和千千万万年青人追求崇高理想的热情被卑鄙的政客利用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正义与公理受到战争的践踏。海明威觉得深受欺骗与伤害。在虚伪的社会中他茫然若失,对生存的无意义和无目的的茫然使其陷入自身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机。悲剧意识很早出现在海明威的思想中,死亡意识是悲剧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印第安营地》尼克的经历便体现出海明威对死的最初思考。《太阳照样升起》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海明威对生死的迷茫。在《印》中,“死”这一动作是容易的是冲动的,而在《太阳》中死的决心却很难。时至20世纪20年代,“一战”的硝烟早已散尽,而死亡意识和死亡恐怖在他的思想中强烈地折磨着他。

193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时期的世界仍笼罩着战争的阴云,海明威投身与西班牙内战,反对法西斯。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海明威看到了保卫民主权利,维护民主独立的人民的力量。他从迷茫彷徨转向支持人民的正义战争。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悲望中觉醒。海明威的觉醒意味着他对“活着”已开始关注,即使“活着”痛苦,也要尝试挣扎着生存下去. 1938年《乞力马扎罗的雪》进一步显示出生死间的较量。一方面表现出主人公在死亡来临时的漠然冷酷及乞力马扎罗山笼罩着死亡的巨大阴影;另一方面凸现出主人公在死神面前的顿悟与升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同样目睹“一战”与“二战”的恐怖与残酷,但这时期海明威在接受战争的洗礼后,思想更为进步与成熟,他告别迷茫,找到新的生活方向。当他意识到战争和社会可通过人类自身努力去制止去调和之后,他把眼光投向无情的自然界。人在自然界前迷惘沮丧吗?多年的旅行经历,多年户外运动的体验,使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价值与精神有了伟大转变。他热情讴歌生命的意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站在弱者的角度去藐视死亡,使弱者在这一意义上变得强大。这一思想在其不朽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得到最高体现。

通过海明威的作品及个人经历和生存环境的分析,可见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并且对于死亡富于哲学思考的作家.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坦荡的交织,快乐与痛苦的并存,形成了海明威独特的死亡意识: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死亡更是对生命的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存在于生与死的博斗中.人,无论以何种状态生存,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下,无论活着或死去,有意义,有目标生命才最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等译.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丹纳.艺术哲学[M].付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3]卡洛斯·贝克. 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林基海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4]库·辛格. 海明威传[M].周国珍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5]圣经[Z].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

[6](美) 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7](美) 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太阳照常升起[M].赵静男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1984。

[8](美) 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丧钟为谁而鸣[M].程中瑞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美)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老人与海[M].吴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2006。

猜你喜欢

死亡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海明威也不行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