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三百年 成就两大师

2009-11-04顾兴梁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斯威夫特萧伯纳

顾兴梁

摘要:江奈生·斯威夫特和乔治·萧伯纳生活的年代虽然跨越近三百年,但其创作风格却极其相似,而且双双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喻大师。本文作者拟就他们创作风格的相似之处和他们的经典讽喻代表作进行一番分析和比照。

关键词:斯威夫特;萧伯纳;讽刺大师

在英国文学史中,18世纪是散文的时代。不是因为它的诗歌不行而是因为它的散文太出色。本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大师当数斯威夫特。作为第一位讽喻作家,他酷爱讽刺,以致他的名字成了英国文学中最响亮的名字。而且他那伟大的讽喻风格也一代接一代地影响了几个世纪,国内国外涌现了大量的讽喻大师。其中乔治·萧伯纳就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典型代表,其创作风格与斯威夫特极其相近,如出一撤。

一、就时间而言,斯威夫特生活在十七至十八世纪(1667-1745),而萧伯纳则属于十九和二十世纪,几乎跨越300年。然而就其创作的形式,前者是小说家,写了许多小说,而后者是戏剧作家,生产出不少剧本。而他们作品对当时社会弊病的讽刺嘲弄,批判鞭挞则极其相似,一脉相承。他们生于两个不同的家庭,但都来自爱尔兰的都柏林,同时具有几乎一样的贫困家庭背景。

据说斯威夫特是个遗腹子,由伯父抚养成人。十四岁时,靠亲戚救济上了学并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的几年奔波于伦敦和都柏林之间寻求工作,后来托亲戚的情面被迫当了一名私人秘书。地位却与仆人相当并相继在吞蒲尔庄园呆了十年之久。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古典名著,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同时还认识了一些出入庄园的学者和作家,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书的战争》和《一个木桶的故事》两部作品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书的战争》是在吞蒲尔“崇古非今”思想影响下写成的,对当时的英国文学作品的贫乏浅陋和庸俗进行了讽刺和批评,首次显示了作者的讽刺才能。《一个木桶的故事》是一部意义深远、杰出的讽刺作品。作者通过三兄弟的形象,辛辣讽刺了天主教和英国国教等各种教派,揭露了这些教派在宗教外衣掩盖下欺骗人民、谋取私利的罪恶行径。“一个木桶的故事”这个短语一度成了17世纪玩笑、取乐和闲聊的俚俗,也得罪了相关各方,但的确是极大的讽刺。据说他晚年重读这个作品时,都情不自禁地感叹:“天啦,我写书那时真是个天才!”

至于萧伯纳,尽管父亲是一个小公务员,但其童年并不快活和幸福。他的青年时期作为一名记者却在贫困和苦苦挣扎中度过。他14岁辍学,开始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帮助收取房租。通过这样的工作,他广泛接触了都柏林的穷人,逐步了解到他们的悲惨生活。这一经历也肯定增加了他对当时社会和人民苦难的了解。1876年,他放弃了工作来到伦敦,花大量时间自学,在图书馆广泛涉猎。1879至1883年间,他写了5部小说却没有一部使他成名,长达九年时间里,“他写书的稿费总共不超过1英镑”。此后他就转向戏剧创作。在其半个世纪的戏剧创作生涯中,萧伯纳写了五十多部戏剧,而且题材丰富。他机智妙趣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虚伪和不公进行了抨击。他早期的剧作主要关注社会问题,并将批评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经济、道德和宗教罪行。他的讽刺覆盖了教会、政府、法律、刑法、医学、伪科学以及大量其它题材。《鳏夫的房产》是他最重要的剧作之一。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指出资本家的财富是靠搜刮穷人血汗而获取。《华伦夫人的职业》揭露道貌岸然的华伦夫人的高雅生活是用肮脏的钱换来的。连她的女儿也咒骂她堕落,说自己的家财是靠开妓院获得。正是这两部早期代表作,奠定了他成为一名讽刺大师的基础。

二、从1720年开始,斯威夫特用犀利的文笔写了一系列文章和讽刺诗,猛烈抨击英国殖民统治。《一个温和的建议》愤怒谴责了英殖民者的罪行及其对爱尔兰人民的奴役和剥削。强调爱尔兰人民无法生存,如果想活,除非吃掉或卖掉自己的孩子。1726年,斯威夫特完成了他唯一的一部小说《格列佛游记》。此后他继续写作各种讽刺作品,怒斥英国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

小说《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驰誉世界的讽刺名著。作品通过一个英国医生格列佛在四个幻想的国家里的奇遇,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丑恶,批判了英国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写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身长不过六寸的小人,以种种卑鄙手段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讽刺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以宗教分歧为借口的侵略政策。第二卷塑造了作者理想的开明君主形象。写格列佛到了大人国,向国王夸耀英国的政治、法律、议会、宗教等情况,国王对此一一进行质问和抨击。这一卷通过国王之口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颓败和侵略战争,并揭露了人民和统治阶级的尖锐矛盾。第三卷写格列佛在飞岛、魔岛及日本等地的见闻,内容驳杂。主要讽刺了科学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嘲笑了英国政治的黑暗,揭露了统治者色厉内荏的本质。第四卷写格列佛在马国的游历。描绘出一个公正、诚实、充满理性的理想王国,集中讽刺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

时隔200多年之后,诞生了又一个多产的批评现实主义剧作家萧伯纳。他历时半个世纪,共创作了五十一个剧本,数量之多,艺术力量之惊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跟前辈斯威夫特一样,在其剧作中,他始终关注当时的社会,讽刺经济、社会、政治弊端,或时代的丑恶现象。他最好的剧作都是揭露性的,就连他也把自己的剧作说成是“问题剧”或“有争议的剧”——探讨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和宗教问题。他的力量就在于对英国社会的无情揭露,暴露英帝国的罪恶和病态的同时,奋力抗击不公和不人道。他从多种视角不断质询当时的社会:“英国社会到底怎么啦?

一九二九年,萧伯纳发表以“政治狂想曲”为副标题的剧本《苹果车》。该剧通过描写一九六一年将要发生的幻想情节,反映了战后英国千疮百孔,在经济上只好依附美国的情形,同时揭露了英国议会和政府内阁的腐败丑恶。

一九三二年的《真相毕露》对大战后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理想破灭作了深刻揭示,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毫无出路。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通过英国资本家用种种狡猾 手段在爱尔兰修公路、建旅馆赚钱的事实,揭露英国对爱尔兰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欺骗,同时也谴责了爱尔兰本地资本家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巴巴拉少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军火商人为追求高额利润而发动战争的罪行,并指出资产阶级慈善业的虚伪本质。通过巴巴拉的口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世上一切富翁为了赚钱,都在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了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又假惺惺地拿出一点血腥钱来创办慈善机构,去救济那些被他们弄得傾家当产的人。《伤心之家》通过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破产,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伤心绝望的情绪,揭示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衰败没落。作者把英国比作一艘行将沉没的破船,希望有教养的知识分子干预政治,为资本主义破船掌舵。

三.斯威夫特是一个讽刺大师。他的作品文笔简洁,用语生动,工于性格刻画,长于讽刺嘲弄,对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他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几乎无人可以超越。他的讽刺有时罩上一层表面的低沉和真诚,这就使之更为犀利强烈。如《一个温和的建议》。而他的《格列佛游记》则运用夸张、对比、反语等多种技巧,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鞭挞入里,入木三分,达到了高度的讽刺效果。它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而且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不朽之作。

萧伯纳作为剧作家当然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他作品的讽刺意味却跟他的前辈斯威夫特一样尖锐、强烈和具有穿透力。他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联系的伟大的 剧作家”,曾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的创作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戏剧的显著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利用舞台去抨击资本主义的邪恶;他特别善于使其剧中人物发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妙论,他故意将传统英雄表现为无赖,或将无赖表现为英雄,给观众以震撼的印象,去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增加批判和暴露的力量。他不仅是幽默讽刺大师,而且是擅长舞台对话的巨匠。他的文字坚实明朗,有一种动人的韵律之美。恩格斯曾说,他“作为文学家是很有才能和富有机智的”。而俄国作家高尔基称赞他是“一名英勇的战士和一个有天赋的人”。他的智慧是对世俗和陈规的无情鞭挞,他的讽刺和轻蔑左冲右杀、比比皆是。他的文风尖锐而彻底,常跟斯威夫特相提并论;其讽喻大师的声誉举世公认与斯威夫特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John Richett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ovel2000.

[2] Harry Blamires: The Victorian Age of Literature1988.

[3] Fan Chunzhong: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1983.

猜你喜欢

斯威夫特萧伯纳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萧伯纳的自省
萧伯纳续传
萧伯纳的婚恋
萧伯纳反讽米商
智要小费
大人国
星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