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人影星波蒂埃》阅读教学中的整体观

2009-11-04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整体观语篇分析体裁

张 慧

摘要:本文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在分析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阅读课教学目的在于对语篇整体的理解。通过教学实例《黑人影星波蒂埃》的阅读,从语篇体裁、结构与主题三个方面透析语篇阅读中衔接与连贯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把握文章主题,培养阅读的整体观。

关键词:体裁;结构;主题;语篇分析;阅读教学;上下互补;整体观

1.引言

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偏离了这个目标势必有悖于阅读课教学目的,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普遍存在把阅读课上成精读课的现象, 教学重点放在对词、词组、句子等的分析理解上,忽略对语篇的整体性的关注。相关的阅读练习题学生做起来自然就很棘手,因为各种题型都需要学生在阅读时透过语言现象抓住内在信息,而非仅停留在语言表面。精泛不分现象最后导致泛读成为重复设置的精读课,没有自身特色,结果是:精彩纷呈的阅读材料,天文地理、大千世界、动人的情节或严密的推理对学生而言只是一行行的了无生气的铅字和没完没了的语法讲解。上下行阅读技巧互补及阅读的整体观,即语篇观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

2.阅读的整体观

语篇是具有某种用途的一个语言整体,所谓语篇概念,是指把整个语篇看成一个整体,注重其内在的连贯性,也就是注重文章的思路和事理逻辑,注重上下文的联系。连贯性是通过衔接实现的,就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的那些词汇和语法手段,比如连词、代词、指示词以及起连接作用的短语、句式等等。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连接手段,这样课文便会显出其条理性,主题的分明性来,这就是阅读的整体观。缺乏这种整体观,眼睛只盯着孤立的词、句等语言现象,上下文便无法串通,头绪纷乱,不知文章所云。

学生要作到超越语篇自身更好地去理解语篇,能够预测形势和语篇内容,就必须具备语篇相关的背景信息。阅读课前的预习及教师对学生认知语境相关预设信息的空缺进行补充,是学生超越语篇理解语篇的前提。根据语境原则,学生的认知世界、阅读材料的上下文都是语境的维度,学生的心智世界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单位与语境互动的媒介。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认知语境中相关的背景信息,语言熟练程度,对各种文体的分辨能力等,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补偿学生认知世界中空缺的文化预设,为学生展开阅读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在阅读之后还可以将语篇信息图示化,将阅读拓展,掌握后阅读技巧。

3. 《黑人影星波蒂埃》的阅读理解

好莱坞黑人影星波蒂埃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活跃在银屏上的黑色恒星,关于他的信息在如今的学生认知世界中恐怕是空白,对波蒂埃的介绍是学生预测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隐含信息的前提。波蒂埃于1927年出生在迈阿密,由于家境贫寒自幼未受过正规教育。十八岁他来到纽约,在社会地层从事粗重劳动。几经努力他终于被美国Negro Theatre录取,1949年他接拍了影片《走投无路》(No Way Out),在片中的表演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之后的每一部电影都让他作为杰出的黑人演员的地位更上一层,但他拒绝演出丑化黑人的角色,并逐步在黑人演员少有建树的主演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63年他凭借《野百合》(Lilies of the Field)摘得影帝桂冠,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黑人演员。除了银幕和舞台,波蒂埃还是一位积极的民权运动人士,他在《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及《吾爱吾师》(To Sir, with Love)中的角色是他冲破黑人与白人之间障碍的界标。他的才华、良知、正直和内在的可爱让他获得与白人相齐的地位。

3.1体裁

正确把握文章体裁可以明确文章的组织形式,文章展开的逻辑线索,为最终掌握文章主旨打下基础。对体裁的判断要在整体观的关照下进行。初读《黑人影星波蒂埃》可能会被前半部分的叙述误导,误以为课文是讲述波蒂埃的成长经历,成功经验之类的传记式文章,这个错误印象极有可能将读者引入歧途,读者阅读期待会放在波蒂埃生活、婚姻、教育、家庭等方面上,使阅读事倍功半,影响阅读速度。在纵览全文后,不难发现波蒂埃的讲话占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有关人物传记的其他要素,诸如人物重大生平事迹等并未提及。显然这并不是传记体文章,那么《黑人影星波蒂埃》体裁到底是什么?分析文章开头,波蒂埃曾拍过许多影片,第一自然段却只谈及《猜猜谁来吃晚餐》和《吾爱吾师》,关于两部影片的意义,学生在文章背景信息的介绍中已经获得。文章从第三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的叙述只讲波蒂埃作为黑人进入电影业的艰难,第九自然段到文章结尾,全部用来引用波蒂埃关于种族歧视问题的讲话,这样体裁的问题水落石出:文章写作目的在于阐述波蒂埃关于民权、平等的观点,并说服读者接受,故这是一篇论说文,主要目的在于1)澄清事实: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2)诠释、评价问题:种族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3)策略:就这个问题该做些什么。

阅读经验告诉我们,议论文常常利用其他三类文体,即描写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文章开头部分是叙述而非议论了。叙述也是为议论服务,用波蒂埃的亲身经历证明美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3.2结构

从宏观上把握了文章体裁之后,学生可以预测文章的结构:叙述部分理论上按时间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展开;论说部分应该有引论、本论和结论。第八自然段是连接叙述和论说的过渡段。先分析第一到第七的叙述部分。

第一、第二自然段讲到了两个最能反映波蒂埃政治观点的影片,这是他从影十七年后的事件,所以说文章使用了插叙说法,开门见山亮出文章主题;从第三段起到第七段便回到正叙,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介绍波蒂埃艰难的成功经历。第八自然段总结叙述内容:波蒂埃的成功只是例外同时引出论说部分。

第九自然段到最后是论说部分,阐述了波蒂埃民权观点,具有说服性质。

第九自然段在提出主题句后,由连接性词语For instance 引出三个支持细节,围绕主题句展开论证。三个支持细节之间的连接又是由词语的重复“I think…”完成形式上的衔接,它们之间语义上的连贯由内在的因果链完成:支持细节3→解释 支持细节2→解释支持细节1,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这一自然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补充信息体现了口语体不规范的特点。

波蒂埃的民权观由六个自然段组成。第九、第十段自然段为引言部分,提出问题:美国社会黑人滋生仇恨的温床及策略:友爱可以消融仇恨;第十一、第十二段正文证明引言部分的问题;第十三、第十四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说明为什么“友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六个自然段是按照三段论的论说文展开方式组织起来的。

3.3主题

波蒂埃的背景信息对超越语篇把握主题有所帮助,波蒂埃的幼年时期是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时期,波蒂埃在这段时期很活跃。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文章主题。其次文章的主题可从文章的论点里找到,其实就是文章的结论:“友爱”可以消除社会不公产生的仇恨。这一主题也是通过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实现的。是读者运用上下互补阅读技巧,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文章体裁进行分析,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得出的。文章围绕主题展开叙述与论证,主题意义又通过学生精、泛结合的阅读逐渐清晰化,最后得以水落石出。

4.结束语

语篇的观念是阅读整体观的体现,上下行互补阅读技巧是语篇观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学生语篇观念的培养要在教师指导、监督下逐渐养成的。处于习惯的影响,语篇观念的初次引进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抵制,把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透析文章主题大意往往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思维,要敢于预测,探幽析微,大胆总结,最终识得庐山真面目,达到正确理解课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志先、贺慧声、吴京泊主编. 英语阅读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耶夫·维索尔伦. 语用学诠释[M]. 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整体观语篇分析体裁
茫然的体裁
江学勤主任医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探析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体裁好
整体观在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