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区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09-11-02高光来魏凤岐

计算机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计算机专业考核

高光来 魏凤岐 郝 丽

摘要:目前计算机专业已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如何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是各教学单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地区性大学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改革入手,讨论了地区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并介绍了我院在教学改革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地区性大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受IT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成为高校招生和办学的热门专业。一段时间以来,办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各地高校形成一股风气,各类各级高校不论条件如何,均设有计算机专业,导致计算机在校生的规模极度膨胀,已成为全国在校学生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每年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IT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出了问题,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学不能致用、质量不高,不适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在国内大学相当多的计算机专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区性大学(省、自治区所属的大学)尤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计算机专业中的本科生80%多就读于地区性大学,因此如果地区性大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整体上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要转变这种局面就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关键的就是改革目前的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启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和应用中掌握知识。

1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应用实践中学习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教师的教学还是以知识传承为目标的灌输式教育。其特点是:从教学的目的和目标看,以完善掌握前人的知识为终点,以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和成果以求应用和再现,注重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从教学的内容上看,以书本知识为主,以结论性知识为主,“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教和学的关系上看,由于着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承,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学生把学习视为苦差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后习题也多是“闭门造题”,以强化知识点和技巧训练为主,离现实世界的应用甚远。以上这种教学方式教出的学生必然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能力差,满足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开展以应用驱动为目标的教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是学以致用。采用以目标为主线组织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是将与目标直接相关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先把主线打通其余的知识点可以略讲或不讲,布置学生自学或通过课后的实践(作业)来掌握;其次,在讲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编程序或做实验掌握所学内容,强调在应用和实践中学习。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设计课后的实践课题上,这也成为新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设计的实践课题可分为三类: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二是简单的设计性题目,考查学生的设计能力;三是综合性的设计题目,也可以称为大作业(或小项目),考察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三类题目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启发,教师除课堂讲授外,相当多的时间用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实践课题上,每个学生(或小组)都要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考试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套类似“八股”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学生是以成绩为指挥棒的,上述这种考试方法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纸上谈兵”,不注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首先,对计算机学科这种偏工程技术的学科,很多课程的考核可以采取笔试考试+平时(讨论)+大作业(小项目)的形式进行,笔试考试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比例不超过50%。这种设计的目的就是转变学生以往只重视考试不注重实践的倾向,在考核成绩中实践动手能力占有较大的比例,使得学生逐步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配合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也符合企事业单位对用人的评价。

二是,在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过程中,不搞“一刀切”,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大致划分成三类:一类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二类为偏应用性的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工程、Web技术、嵌如入式系统等;第三类为综合性的课程实习和实训。对第一类课程笔试考试占最终成绩的70%,第二类课程笔试考试占最终成绩不超过50%;第三类课程的最终成绩主要取决于大作业(小项目)完成的情况,基本上没有笔试的考试。

3为保证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所要采取的措施

3.1教师的培养

要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面向目标教学内容的精练和组织、大作业和小项目的设计等,都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地区性大学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大学教师所欠缺的。地区性大学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参加科研工作的问题,即使主观上有教学改革的愿望,客观上也很难达到要求。因此,要想取得明显的教学改革效果,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关注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从近年来教师考核的情况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教学同时又从事科研与开发的教师与单纯搞教学的教师相比,不论是知识面、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意识、还是教学效果,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许多教师在从事科研和开发时,还将课题结合到学生毕业设计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去,也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这种教学与科研开发的紧密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好现在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进修,如参加教育部和教指委举办的课程进修班、IBM和ORACLE等公司举办的系统软件和软件工程与软件工具培训学习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参与技术开发和参加学术会议。

3.2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一个好的教学计划是落实教学方式改革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公共课程以外,我们设置了三类课程:一是基础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指委制定的规范中和其他资料中有详细的规定;二是偏应用性的课程,这类课程重点介绍目前计算机和网络领域比较流行的应用技术;三是综合性的课程实习和实训,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类似于企业的岗前培训,使得学生对IT项目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文档书写、系统测试和项目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在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增加了实践和应用性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保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及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的时间。在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时明确了二类和三类课程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不低于50%,促使学生重视应用实践类课程的学习。

3.3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

近些年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各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院系的计算机实验室基本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但按照新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和实习任务还有一定的困难。一是实验室不同于软件企业,只有在企业学生能现场观察了解和基本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和过程,观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认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生产经营工具和手段。二是教师队伍中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具有项目开发和管理经历的人偏少,大多数教师对IT企业的开发和管理知之甚少。因此,在企业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这几年和东软集团通过“定制班”的模式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毕业班学生到东软集团实习3个月,参加东软集团的课题开发,学生毕业后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的要求。此外,每年东软集团的工程师还会到学院为学生讲授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3.4教材建设

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套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套新的教学大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要有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相匹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主要针对第一类课程,也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而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的教材还比较少,合适的高水平应用型教材就更少。因此要下大力气组织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在第一线从事过开发的教师编写这两类教材,配合新的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4结束语

本文从地区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分析了教学改革方式,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同行作一参考,共同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专业考核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美国《CSTA计算机科学教师标准》评介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新英镑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