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与现代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2009-11-02赖章盛张宇丰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7期
关键词:绿色消费循环经济

赖章盛 张宇丰

摘要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变,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演变,新的经济形式和生态因素的介入,致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趋于生态化。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从经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并运用系统生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产业建设等相关理论,努力探索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的构建。

关键词生态化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 绿色消费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208-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形成,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种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如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国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对于经济建设的影响,并逐步引进国际推行的环保政策的最新成果。由“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到“抓源头,零污染”的“清洁生产”模式,再到“多重循环回馈式”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因素被一步步融入生产领域。而当前,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急需实现经济的生态化转变和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努力的新方向。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内涵,以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根本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产业经济角度讲,生态文明更多得体现为一种可被实际运用的“理性指导”,是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基础上创造符合‘自然意志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生产观念与行为准则。

(二)生态文明的要求

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要求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态因素,最终实现人——经济——社会与自然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其中社会实践方式——即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生态文明作为应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积极的生态保护成果,其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的革新。因此,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

自我国建国初至今,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不同时期,社会的生产方式及人们的生产观念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一)末端治理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世界工业大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中国千疮百孔的内部环境,振兴经济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于是国家大力发展粗放型经济,重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使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尝到了恶果,气候变暖、森林退化、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介于此,我们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推行“将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末端治理”模式,通过税收政策及法规的制定,将企业因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带来的部分效益重新由政府收回,并用于反哺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污染的高速扩散。

(二)清洁生产时期

“末端治理”是西方国家集中发生大范围环境污染后,无奈的补救措施。其走的是一条“治标不治本”的路,往往导致废弃物的空间转移,达不到“无害化”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清洁生产”是对于生产的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企业通过根治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来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甚至达到“零污染”。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于九十年代引入“清洁生产”并在部分企业示范,同时围绕立法和政策很快的推出《清洁生产促进法》。然而,在我国科技力量尚不具备,行政管理水平尚不健全,生态文明程度尚不深入的特定时期,推行清洁生产显得有些仓促。加之清洁生产自身只针对个体和不易监管的弊端,其主导地位很快为“循环经济”所取代。

(三)循环经济时期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它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它借助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识,特别是产业经济代谢研究,找到能使生产与再生产完美衔接,经济体系与生物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相匹配的可能的革新途径,最终实现建立理想的生态经济系统。国际上,德国和日本是循环经济的先驱。一经推出,便得到很快普及。然而我们注意到,“任何改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始的”。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大部分来自外资的投入,依靠的是出卖廉价劳动力,科技并不先进,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环保政策的落实及生态文化的深入带来极大的障碍。政府管理上的低效率也是推行循环经济不容忽视的“瓶颈”。因此,我国在实行循环经济的问题上应当理性思考,深刻研究经济产业生态化的实践途径,立足中国实情,通过对人、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的系统全面整合,彻底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三、生态化生产方式及其构建

生产方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运用劳动能力生产使用价值的实际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生产的循环运动体系。它为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经济与环境融合,形成“人—自然—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生态化生产方式提供了内在构架。

(一)生态化生产方式

历史上,人类的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每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革命而形成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原有旧的社会文明形态就当然为新的文明形态所取代。当代绿色革命推动下产生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必将形成替代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而“生态化生产方式”恰恰符合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要求。它是一种立足循环经济,关注生态环境,同时注重生产内部关系,再生产环节以及产业经济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其一,它立足循环经济,倡导一种资源与产品的循环反馈式生产模式,实现了低消耗、低排放、高循环和高利用。其二,它正视自然,注重实践。具体来讲,生态化生产方式出于生态利益考量,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先导,以生态产业为实践基础,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生物代谢的规律为依据,充分考虑经济产业间的紧密联系,并在集中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全面的生产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构建

要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就必须充分运用生产方式生态化演变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系统的认识生产方式的内在结构及外部运作。生产方式内在结构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们共同构成生产方式改进的内在动力;生产方式的外部运作体现为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系统化运行。因此,生态化生产方式要合理运用生产方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从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四个层面上加以构建。

首先,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构建要以科技为支撑,文化为先导。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保科技的创新。而作为其实现过程的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更要依赖于科技力量,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而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革新。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引导绿色生产力及绿色科技是促使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措施。从经济产业的生态化转型来看,科技创新应主要集中在如下领域:第一,链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微观技术与宏观技术;微观技术包括纳米技术、微生物技术、核技术等,宏观技术包括水能风能及太阳能技术、生态监控技术、太空技术等。第二,联系社会各经济产业之间的技术,如物料转化技术、产业规划技术、废物处理技术、信息技术等。第三,各经济产业内的技术,如资源与能量循环利用技术、新材料合成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

作为生产者,同时又是产品的消费者。其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着再生产的进行与循环经济的开展。因此,构建生态化生产方式应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促使人们自觉改变传统的浮华享乐观,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建立良性的消费机制,可以正确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节能降耗和生产循环顺畅,加速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其次,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重在产业实践。这种实践包括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生态经济产业的实践。循环经济能较好地推进传统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际通用环保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生产便形成了循环运转,实现了节能降耗。而要实现这个过程,少不了生态产业的带动作用,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利用生态科技并通过各个生产单元或生产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高效利用,进而达到资源,环境与能量的系统开发和持续利用,同时实施循环经济的3R原则形成废物减排与回流的反馈式的生态经济模式。生态产业的高效运作将有效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科技带动下的拉动式生态产业系统,为实现全国经济生态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再次,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构建有赖于法规与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都是高效的场经济,应该由市场加以调节。然而,在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必要的。其一,政府政策的调节作用。政府应充分运用行政规划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其加以调整。在经济的生态化转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生态经济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第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产业园区。推动建设生态科技园区、生态经济示范园区等;第三是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在中央和地方实行宏观绿色经济核算制度,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同时在企业实行绿色成本和绿色效益独立核算机制,实现环保效益的量化;四是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对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政策、生态技术开发和推广环保政策的企业,制定财政、税收、价格、金融以及政府采购方面的优惠给予支持。对落后产能、高污、高耗、低效的企业实行末尾淘汰或向物质循环型和产业共生型企业转型。第五政府应作环保的表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营造生态文化氛围,提高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其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和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是实现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保证。随着今年初《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我国环境保护有了系统全面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评价指标、考核与监督、污染控制、激励措施、生产者责任及相关生态产业政策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环保法律的制定使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有了更强的执行依据,同时结合环保部门的严格执法,统一监管共同筑起“环保高压网”,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现实保障。

只要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系统调节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就能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

[2]钱易.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念.方法和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生产方式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吴神保.循环经济建设初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6]孔云峰.论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1991(1).

[7]沈满洪.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绿色消费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行为视角下我国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路径探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绿色经济时代“绿领”一族的营销启示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