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

2009-10-30陈笑月

物流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SWOT分析金融危机

陈笑月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上海正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袭击,它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用SWOT分析方法对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上海物流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now developing rapidly in shanghai. However,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ts developed is impact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ens of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 Shanghai city with the method of SWOT analysis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Shanghai modern logistics; SWOT analysi

0引言

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金融危机对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旨在找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可行措施。

1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1.1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势分析

1.1.1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7年,全市物流业总产出为3 304.53亿元,增加值为1 5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仍取得进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2亿吨,增长3.6%,连续第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800.6万国际标准箱,增长7.1%,继续名列全球第二位。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已成为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枢纽。上海已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跨国采购中心,吸引了70多家跨国采购商,其中42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这为上海国际物流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1.2上海市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包括“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明确“十一五”后期至2012年,将重点建设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八大领域、万亿投资”项目,并将推进现代物流业基地建设列入现代服务业六大工程之一。

1.1.3“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

上海市的城市定位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也成为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1.2上海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劣势分析

1.2.1上海物流业存在结构层次不清晰

上海物流市场不平衡问题是多方面的,然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些方面更加突出。(1)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匹配:一方面大量的企业物流需求未能释放,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金融物流、供应链策划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2)企业的自营物流与外包物流很不协调。目前,许多企业物流部门附属于企业内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国际上物流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1.2.2物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

上海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在两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落后。这几年,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受到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速度较快,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在规划建设,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案例,但由于主观认识差异与实际困难,这项工作难度不小,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解决。标准化对物流业的发展生命攸关,没有标准化,物流全过程与供应链全过程将无法进行,将加大物流运作成本,而使现代物流失去意义。

1.2.3物流成本较高

企业物流成本由运营成本、库存资金成本、资本成本和分摊的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据调查,上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中库存资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总体上说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较大,占压资金较多。另外,物流企业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金融危机使上海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经营困境,高额的物流成本问题不解决将使物流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1.3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机遇分析

1.3.1金融危机的正面效应

在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一系列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的财税、土地、投融资等支持政策纷纷出台,这将极大地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另外,危机的影响过程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是我国物流业整体结构优化的一次机遇。

1.3.2国家出台物流产业振兴政策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物流业振兴规划方案,提出了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报税物流、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水平等内容;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国家的政策支持必然会给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方向上的指导和新的机遇。

1.3.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EXP2010作为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五流汇聚的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加之世博会举办将促使传统物流进入综合化、集约化、协同化和最优化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世博的举办将给上海物流业带来新的商机。

1.4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1.4.1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

上海的物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为:(1)物流实物量增速回落。从2008年9~11月份开始,物流业务普遍下降,尤其是运输、货代企业,基本下降20%~30%;仓储费用提高,反映出库存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开始呈现;海运量和价格均大幅下降。(2)物流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进出口物流需求下降幅度较大,内需商品的物流需求下降幅度相对较小;高端消费品需求下降幅度大,日用生活必需品下降幅度较小;制造业物流需求下降幅度大,城市配送物流需求下降幅度较小;单一环节的物流需求下降幅度大,一体化运作需求下降幅度较小。(3)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物流企业的客户普遍感到有经营压力,进而大幅压低物流服务价格,并出现回款不畅和拖欠账款等现象,使物流企业资金链条趋紧,经营风险加大。总的来说,上海市现代物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1.4.2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区域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的物流发展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仍有待提高。长三角区域物流之间发展不协调,传统的划地为牢、行政分割现象仍存在。2008年10月11日,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推动区域物流联动,打破地域壁垒,构建一个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平台。然而其作用能否真正发挥还有待观察。

2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克服自身劣势、避开不利因素并勇敢地接受挑战。

2.1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四点内容给物流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和要求,更多的是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依靠这个规划,同时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现代物流业的整体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应对金融危机,立足产业链合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共同发展。

2.2提升物流业信息水平,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十一五”重点就是集聚各方力量,建设海港、空港、陆港的信息化建设,将增强上海物流业向长三角、长江流域以及全国辐射的能力。普及物流e网通,推进物流交易信息化。加快建设“中国物流资源交易中心”,这不仅可以推动工商企业、工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招标,促进物流市场供需有效对接;还能加强与东中西部各省市的紧密合作,实现区域间物流信息共享,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

2.3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主体

培育现代物流主体就要推动上海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一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上海。二是支持物流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三是形成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外物流企业的总部集聚地和系统集成营运中心。

2.4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优化供应链管理,控制存货,提高效率。上海部分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经过升级改造,已经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支撑业务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物流配送网络。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2.5迎接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物流金融

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与对金融风险的忽视而引起的金融监管的失职,这实际也给了物流金融创新重要的警示。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业务,物流金融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主要以供应链上的动产担保为依托,给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在迅速开展物流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创新中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评估与控制,加强金融监管。

3小结

上海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现代物流业就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部机遇,克服自身劣势,并迎接各项挑战。这样才有可能促进上海物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生存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恒,熊健. 物流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朱来军,朱道立. 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07(7):22-23.

[3] 万军. 我国现代物流业前景展望[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4):94.

[4] 杨博. 金融危机下我国物流企业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J]. 北京物资流通,2008(4):5-8.

[5] 刘敏. 2009年现代物流业发展展望与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3):56-58.

猜你喜欢

SWOT分析金融危机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