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思考

2009-10-30

物流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现代物流甘肃省农产品

张 彤

摘要:在阐述了甘肃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指出甘肃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模式。提出了不断完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拓展甘肃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空间,改造物流技术装备,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建设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建立农产品现代物流网络平台等具体措施,为甘肃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肃省;农产品;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in Gansu Provi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ies on modern logistics. It discusses the exciting issues and explores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evelopment, such as improving th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of logistics constantly; expanding the Gansu's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improving the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ultivating third-party logistics market actively; establishing modern agricultural logistics centers; designing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plat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o on. So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to the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Gansu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modern logistics

随着甘肃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优势农业政策的实施,区域优势农业发展迅速,但是甘肃农产品物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以提高农产品物流过程的整体效益,为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以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对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储运过程中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使农产品的流转更加顺畅,降低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

1甘肃农产品发展现代物流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卓有成效的结构调整与市场开拓,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显著,无论是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市场的延伸,都使农业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展示,形成了相对成熟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产生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本文主要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鲜活农产品的角度简述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

1.1粮食作物物流

甘肃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及小杂粮等,小麦物流主要体现在产前的农资供应环节和生产种植环节,主要由甘肃省内的河西地区流向粮食短缺的中部和陇东、陇南山地区,同时国家粮食储备系统也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

甘肃省的玉米物流可分为普通玉米物流和玉米种业物流,其中玉米种业是玉米物流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玉米杂交种子主要由河西走廊的张掖、酒泉、武威等优质制种基地流向以东北和黄淮海等玉米生产地带为主的全国各大玉米生态区。

甘肃省定西市的马铃薯产量居全省第一位,马铃薯物流可分为种薯物流、商品马铃薯物流和马铃薯加工产品物流三大类。种薯的流向主要由繁育基地向省内外马铃薯主要产区流动。商品马铃薯由于易在收获和运输中受到损伤,普通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冻害,需对马铃薯的运输、储藏、包装等环节进行合理组织,以降低在途损耗。加工用马铃薯多以加工品形式流通,包括马铃薯初加工食品和变性淀粉,聚乳酸等深加工产品,马铃薯加工产品物流对加工物流的组织要求高,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科学设计。

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啤酒大麦的最优产区之一,啤酒大麦物流主要为麦芽加工物流,从河西地区向省内外的麦芽加工厂流动。由于甘肃省的啤酒原料产量大,而甘肃省内啤酒生产企业不多,因此麦芽的市场销售对外依存度比较大。

1.2经济作物物流

甘肃省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棉花、油料、甜菜、黄花菜、黑瓜籽等。甘肃省现有药材品种9 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目前甘肃省内已建成各类中成药生产厂和提炼厂,使得中药材物流开始由传统的药材原料种植物流向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加工物流延伸,但中药材的加工率不高,药材物流仍然以中药材原料物流为主。

甘肃省的棉花种植区域集中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武威市和酒泉市,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总产量的逐步提高,河西地区形成了一批以棉纺为主的加工企业,其加工能力约占棉花生产总量的80%,目前棉花物流主要由广大棉农流向轧花企业和棉纺企业。

甘肃省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和胡麻两种,油菜主要分布在庆阳、天水、张掖、武威、临夏、陇南等地,胡麻主要分布在平凉、定西、庆阳、兰州等地。甘肃省油料作物分布比较分散,油料作物物流的流向主要是由广大种植农户流向植物油加工企业。

1.3鲜活农产品物流

鲜活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鲜切花和畜产品,多以鲜品形式出售,具有水分含量大、易腐、不耐贮藏的特点。西部大开发中,甘肃被国家定为全国的蔬菜基地,蔬菜物流主要是从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成徽盆地等五大蔬菜基地向全省各大中城市流动,跨省的蔬菜物流除了周边省份外,每年秋淡季节还向南方各蔬菜需求大省输出100多万吨新鲜蔬菜。同时省内也已经形成规模较大、功能较为齐全的蔬菜销售中心。

瓜果物流主要是以鲜品的形式进行,极大限制了运输的半径和周期,瓜果农产品对于产后保鲜、冷藏技术及相关的运输储藏设备的要求比较严格,对物流管理要求极高。目前甘肃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水果产业带、干果产业带及花卉生产基地,针对其物流量大,时间性强的特点,需要在运输和储存环节配备了一定的专业保温、冷冻和冷藏设施。

畜产品包括肉制品、奶制品和禽蛋等,畜牧业在甘肃省的农业产值结构中居第二位,畜产品极易腐烂变质,必须采取冷藏冷冻措施,进行冷链运输,对物流设施和物流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

2甘肃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理环境条件较差,交通运输不发达,运输成本高于其他省份,而且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于其他省份。目前甘肃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2.1物流业起步较晚,长远规划不明确

甘肃省物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农产品生产部门对现代物流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更谈不上将物流管理提高到农产品经营战略的高度,政府也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对提高地方农产品竞争力,改善地方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

2.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横向协调机制暂未建立

现代物流服务市场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物流资源自由交易,目前甘肃省农产品物流的各相关功能环节的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法规、政策、利益部门条块分割硬性切断了资源间的横向联系,在物流规划建设中难以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这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使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2.3物流供给主体多元化,但有效供给不足

甘肃省现有物流企业以私营、个体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且分布零散,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另外,物流市场上还有一部分以原甘肃省商业、物资、粮食储运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企业以及由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拥有大面积的库房和配套的交通运输设施,但经营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意识,物流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流资源有效供给不足。

2.4地方经济基础薄弱,物流需求有限

甘肃省经济实力较薄弱,农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农业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和农业发展缓慢的状况使得农产品物流的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也制约了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

2.5物流作业效率不高,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在货物运输设备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合理分工关系,存在同类货源上的盲目竞争,物流装载器具标准不统一,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对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的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较大。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缺乏公众物流信息平台,造成服务与需求信息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共享。

3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模式的探讨

3.1不断完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逐步提高运输供给能力

近年来甘肃省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投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针对内陆腹地的区位特点,水路运输受到先天条件的制约,多式联运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甘肃省提出完善的铁路路网建设,加大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投资,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的战略。截止2007年底,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9.16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 320项13 904公里,74.3%的乡镇通了水泥路,63.7%的建制村通了等级公路,22.1%的建制村通了水泥路。截至2008年底,甘肃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 093公里,其中双线铁路1 580公里,电气化铁路1 667公里;铁路完成货运量4 545万吨,周转量992亿吨公里。2008年,先后开工建设了兰(州)渝(重庆)、西(安)平(凉)、天(水)平(凉)等铁路项目,在省境内建设总里程达到800公里、总投资530亿元。另外,按照铁道部中长期规划,在兰州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并配备各种专业设备,兰州集装箱中心站作为甘、青、宁三省区唯一的中心站,东连西安中心站,西邻乌鲁木齐中心站,南通成都中心站,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做了准备。

3.2发展甘肃特色农业,拓展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

甘肃省针对地区欠发达的现状,坚持发挥资源优势,随着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

3.3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建立农产品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发展,现有物流企业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物流服务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作为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的产物,可以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提供更完备的物流服务,为此应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迅速转变。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在运输、仓储、分拣、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通过公众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连通,对物流各个环节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避免空载、漏运等现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进物流的现代化。

3.4改造物流技术设备,提高农产品物流质量

甘肃省的物流技术还十分落后,在包装技术、集装运输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和冷藏、冷冻技术等方面设备投入不够,农产品物流的质量不高。针对蔬菜、瓜果、鲜花等鲜活农产品物流量大,时间性强的特点,在运输和储存环节应配备有专门的保温、冷冻和冷藏设备,使用集装箱和托盘等装卸设备,提高运输装卸效率,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品质。

3.5建设现代农业物流中心,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平台

随着农产品发展现代物流的推进,甘肃省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规划建设具有示范性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形成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硬件平台及信息化系统网络平台,促进农产品物流形成规模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专业性配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产区建立综合性配送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若干配送站,以此打造出服务全省的农业物流配送网络,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产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叶怀珍. 现代物流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文,任民. 第三方物流[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年鉴2008[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2008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R]. 甘肃:甘肃省统计局,2009.

[5] 刘全喜. 甘肃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李国芳. 区域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现代物流甘肃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试论我国推进托盘标准化的措施
基于真实运营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