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美德、职业道德及其教育作用

2009-10-22王学文

中小学校长 2009年9期
关键词:美德职业道德道德

王学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这里,教师所传之道,既是道德之道,又是人伦之道,更是宇宙真理之道。换言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播先进科技,传承文化知识,发扬道德文明,塑造人类灵魂,促进社会进步。那么,承担着如此重任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而其职业道德又有何教育意义?

一、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德

所谓美德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教师工作的美德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它们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追求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价值的实现,追求个人教育实践的卓越,才能形成优秀的教育德性。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德,这些美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正派公正

正派是指行为和言词的合宜,是一个人言谈举止的风度和教养,反映出友善、愉快、通达、坦荡的品行,作为教师个人的正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正派反映出教师在面对家长,面对学校的任何一个学生时的态度和方式,是形成积极和谐学校教育氛围的关键。公正包含正当权利的维护和平等,维护指对各种正当权利的保障以及不侵犯,平等表现为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关爱,包括平等地分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同一类事情,对做一个公正的教师非常重要。

2、真诚温和

真诚是言行和内心精神的一致,它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动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上,调节着教师与自己、他人、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坦率、诚恳和真实,与谎言、虚伪、自我吹嘘、表里不一等相对立。温和是指不冷酷、不冷漠、不严厉,同时也不愤怒的个性,它反对教育中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迫。温和本身包含了一种严肃的指导力量,一种耐心和善良的力量,表现了一种亲切的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的善意和一种不伤害学生的关心。温和是教师实现对学生引导的最适宜方式,真诚则是教师职业非常重要的教育美德。

3、尊重信任

教师的尊重对于学生自尊的维护以及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声音的表达者,如果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的见解、思想、个性,理解学生的感受,教育事实上就已经在进行了。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心态之上的,它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分等、贬低、轻视和歧视。而信任则意味着对学生存在、发展、进步的承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师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操纵、监视、控制和惩罚,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交流与合作,尊重与理解的关系才能形成。

4、有正义感

教师应该具有一种坚持正义的信念和实现正义的信心,同时要肩负起推进和维护正义的责任,这是其作为教师应履行的道德义务的首要内容。具有正义感的教师,才能不为恶俗所染,不被私利所动,不会背道而驰。具有正义感的教师,会把教育当作伟大的事业来做,其情怀的清洁,气节的高尚,将使教育还原它原有的本质。

二、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

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德,为其拥有职业道德打好了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教育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繁荣有着长远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一旦从事教育工作,就对个人的道德做了自愿约定和承诺,使自己具备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出一定的职业道德。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好教师是有一定职业道德的教师,这不仅是教育本身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道德要求。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而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甘愿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接班人,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的培养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的复杂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并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集体观念,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4、对待自己的道德

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无法代替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而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教师的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作用

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的美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影响到对学生教育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1、教师的美德和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一种现象,有人就有思想。思想教育在这里是指使学生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指使学生形成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道德也对学生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等方面起着示范性和引导性。教师的美德和职业道德,可以使人人心向善,彰显光明。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够教导学生摆脱名利和物欲对心灵的羁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那么,现行的政治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才能够深入人心,才不至于沦为标语和口号。

2、教师的美德和职业道德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深远而长久的意义

我们一直把道德教育,称作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二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当然也有相近、相似的地方,用前者来取代后者,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国家政权、阶级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和谐、治国安邦的需要而制定的。而道德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品质、孝道和伦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引和制约实践的社会性行为,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懂得伦理道德,如何做人,如何体现人道。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集体,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观、有孝心、有爱心、尊师重教的人。而具有美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教师,才会成为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进而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作者:甘南师范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美德职业道德道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跟踪导练(五)(2)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道人善即是善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