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

2009-09-30何嗣洪张重阳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美国比较中国

何嗣洪 张重阳

摘 要:本文对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就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就业指导 比较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大学生人才价值和高校教育价值的主要形式。然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总体形势上,随着新增劳动人口在增加,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本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就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思考。

一、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高度重视性

美国高校极为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人数,而招生行情又会影响学校的学费、公司捐款等经费收入。因此,各高校均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

2.体制完备性

就业指导体系完备。一方面是就业指导主体多样化,大学、企业和社会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进行宏观就业政策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就业指导机构比较完备,服务人员队伍整齐,素质高,大学的就职部、企业的人事部及一些社会性机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3.内容多样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国外就业指导的内容涉及职业的性质、发展前途、经济收入、就业的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调查、择业准则和技巧等。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心理测试等,并且利用计算机来收集整理并提供信息。使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就业预测信息,并提供多样帮助,提供多种合理就业意见。

4.自由灵活性

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许多大学的医学院、理学院、社会学院、工程学院、企业管理学院等不紧与兄弟学校有联系,组成高校联盟,而且他们又都同企业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校间可以实现方便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一些发达的企业提供资金及先进的科技赞助学校的教育和科研。不少大学的教授及研究人员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他们的很多研究课题是由相关企业委托而进行研究,并由企业提供研究资金。学术研究和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既直接促进企业的发展,又使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得到实际的应用。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多的社会经验。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就业指导更侧重于整体

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2.政府规划管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200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体制。学校层面主要以高校为依托、以中介为辅助。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是一个网状结构,政府、高校、学校、学生等各个节点发挥不同的作用

3.双向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步由国家“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化。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通过比较,我们还进一步了解到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需求及职业界的要求相结合,与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而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理论性高于实践性,而且大多只针对应届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服务与指导,绝大多数高校忽视对在校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使毕业生仓促走上社会,致使增加了毕业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期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出入,也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进而完善自己的就业教育指导体系。

1.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理论模式和工作机制。美国就业指导起步早,发展到现在,有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我们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体系和工作机制。马克思主义的就业指导观,解决的是个人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和谐的问题,与美国的自由择业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尊重人的个性,但造就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虽然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二者是可以协调和统一的。我们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又要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的需要合理的流向,只有把个人的愿望与国家的需要协调和统一起来,才能使职业主体成为自由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2.规范和完善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当前,因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不完善,极易造成因忙于应付大量的行政事务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为确保就业指导的实效,首先,就业指导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分离,逐步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的专家化。因为没有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不可能有专家化的实现,也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可以使就业指导的理论和研究进一步深入,更好地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其次,要加大就业指导的投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就业指导提供和落实必要的经费及人员编制,同时要为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就业指导人员要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建立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有的临时事件,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培养。并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拓宽就业指导途径。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就业指导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使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及时应对社会变化和需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校内外所有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切社会力量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Darrell Anthony Luzzo. Career Coun

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 [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0:79.

2.Gordon,Howard R. D. The History and Growth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merican[M].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美国比较中国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