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价值”视角解读教师Blog的可能性思考

2009-09-23黄雪亚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解读价值

黄雪亚

摘要:教师Blog是一个新的教育研究领域,价值的领域是最高的目的领域,无疑“价值”视角是研究教师Blog的可能的“点”,我们可将教师Blog的研究思路走向“价值”深处。本文主要回答了教师Blog的价值解读链条上的三个环节。即教师Blog的价值如何能在、如何能知以及如何能说。

关键词:教师Blog;价值;解读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28-02

教师Blog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而且逐渐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信息化时代衍生的另一种生动的现象,凸显出教师的价值选择与职业价值。这便给我们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导引我们将教师Blog的研究思路走向“价值”深处。

一、教师Blog——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Blog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典型的网络交流方式。2002年8月方兴东首次将Blog的概念介绍到中国,并给Blog起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博客”。Blog近几年来备受网民青睐,也正流行于教育领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被形象地比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不停息的网上旅程”等。2004年10月,韦钰院士创建Blog,带动大批教师走上教育Blog之路。2006年1月,博客网发布以Blog个人价值为中心的“新生活方式”战略。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基于Blog环境进行博士论文写作探索,讲述她与其Blog共同成长的经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及其研究生建立Blog“东行记”,利用Blog展开教研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建立教育叙事研究博客,吸引了众多教师的视线;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师Blog的队伍中来,个人、区域性的教师Blog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中国教师博客研究会已在浙江海盐成立。“从此,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Blog是一种在网络上发表个人内容,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教师Blog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认为,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推动人类教育事业的进步。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年”,更有人将这提升为“博客现象”,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教师写Blog?Blog又给教师带来了什么?

二、价值是一种“意义之网”——走向教师Blog的“价值”深处

人的活动是一种价值性实践活动,要解答人类存在的斯芬克斯之谜,只能着眼于人类生存其中并受其规约的价值意义之网,人们行事的意识层面及无意识层面的原因只能在价值的规范性中探寻。

洛采认为,人类的经验观察和思维的领域有三个:事实的领域、普遍规律的领域和价值的领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事实领域的经验是达到必然性普遍规律的手段,而一切观察和认识的意义标准在于它们的价值意义。因此,价值的领域是最高的目的领域。

互联网制造了很多概念,其概念制造基本上是先有现象,然后进行总结和提炼,最后形成特有的网络概念,其实质是先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应用,才逐渐进行概念定义。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被传播认可的概念制造,最终的结果是其能满足相关的价值。也就是说满足人性本身的需要,这些概念才得以存活并发展。教师Blog概念在国内的推广普及,也就是这几年才能取得的成果,核心的原因就是其价值意义,是与教师的生活、情感、表达需要、生存背景等密切相关的,所以才会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成为互联网内的主流概念,会出现如此多的教师Blog网站,使教师Blog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网络主流现象。

麦克卢汉说过,媒体的发明,不只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法,也改变了沟通的内容;不只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观感和对自己的看法,也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自己。教师Blog作为教师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带来的文化变迁,不止于它所传递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其更大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教育信息的象征方式、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从而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着特定时空中的文化,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

Blog是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延伸,它显现着个体的价值观和自由度。教师Blog是一个时代造就的产物,它赋予了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着、真实着的教师们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追求,同时教师们在Blog世界中追寻着个人教育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便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以“价值”视角解读教师Blog,将教师Blog的研究思路走向“价值”深入。

三、使教育Blog的价值解读成为可能

在对教师Blog的价值问题加以分析、理解与解释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何以存在,对它的解读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作思考。即我们需要回答教师Blog的价值如何能在、如何能知以及如何能说。这是“教师Blog的价值解读如何可能”逻辑链条上的三个环节。

(一)教师Blog的价值如何能在

每一个Blog就是一个宇宙,每一个人生都同样精彩。

价值,反映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博客中国提倡的“每天五分钟,为思想加油”,表明Blog是思想整理和提炼的一种方式。教师Blog,不仅发展为教师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蕴含着对知识的关注、对教育领域的执着、对思想与资源共享的开放心态,体现独特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因此,教师Blog不单单是一种网络技术手段,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网页的行为,它是一种文化现象,运载着无形的关联价值。

Blog是一个在网络上的延伸。Blog本质上是一种联系现实的人性,将现实的存在、价值、信息、权利与网络组织结构进行Blog化的联结。教师的Blog活动是一种生存状态。在Blog式生存中,教师个性的差异也是价值。

(二)教师Blog的价值如何能知

载体运载价值,使载体成为价值灵活转化的中介。中介是人类生存活动中敞开价值的唯一现场。“在中介出场时。它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实在、又具象征意味的性质;既使追问者豁然开朗地认出了自己的有意义的存在,同时也认出了旁边存在的有序的世界;既确认了一种唯一可信的东西,又同时在其不确定的‘空白处保留着不同的个性化的进入的余地。这样一种性质,就成为人们价值体验发生的重要前提。”

教师写Blog,文本创造的过程,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和特定Blog式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其核心就是价值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它构造了教师们的Blog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教师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影响着教师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三)教师Blog的价值如何能说

所谓“说”,就是语言表达。离开了语言表达,我们的思维就不能成为可以交流的东西。价值不是绝对私有的,它可以交流。价值判断既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描述事实。载体的存在,使得非物体的无形的价值可以表达出来,也可以传达出去。

通过现象学精神“返回事物本身”,直接逼近教师真实的Blog生活世界,对教师的Blog现象进行“深描”,用教师的Blog生活故事来显现蕴含其中的内隐价值。同时,以一种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对教师Blog行为“价值”的探寻以对其进行“意义解释”。

人们通常习惯于用静止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在这样的视角下,一个教师Blog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从全局的、动态的、演化的思维方式去看教师Blog,以价值为视角解读教师Blog,将使我们不仅能够对教师Blog进行现实性和具体性思考,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思考。

责任编辑习咏

猜你喜欢

解读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