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唱学习中的几个疑难点

2009-09-22莫秀群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共鸣声波焦点

【摘 要】 在声乐教和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歌唱的焦点、支点位置的形成及作用,咬字的准确和情感的表达等疑难点问题,结合歌唱生理结构的差异,因人而异进行开发和指导。

【关键词】 歌唱;共鸣;焦点;气息;声波

声乐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科学。初学声乐者常在寻找声音共鸣的大门外徘徊,常为歌唱声音管道如何打开并保持通畅苦苦探索;也为发出声音寻觅安放点(焦点)及发声的支撑点而琢磨。悦耳动听的声音发出后又如何转换成情感的表达,个性的塑造,风格的形成而艰辛磨练。针对以上几个歌唱学习中的疑难点,本文笔者从理论上进行剖析与解说,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焦点与支点的形成,声音的美化,咬字与歌唱状态的关系,歌唱心态与演唱效果的关系,演唱的情感表现与风格特征等。

一、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

学习声乐歌唱都要经过呼吸,歌唱声音的扩大和美化,共鸣和语言四个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声音加以美化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用也不存在。正因为他们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笔者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

呼吸、发声、共鸣是歌唱训练的三要素。在呼吸、发声、共鸣三个方面去铸造良好的歌唱声音,首先要了解歌唱发声原理。歌唱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口腔、咽腔、喉腔、支气管、肺、胸腔、膈肌(横膈膜)、肋骨、腹肌等。发声器官有喉头、声带。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和头腔等。而歌唱发声技能技巧的训练就是充分调动这三方面器官的积极活动。歌唱呼吸是有深度、饱满的吸进空气和有控制的呼出气息去冲击声带;歌唱发声是声带闭合挡气,承受气息的冲击而振动发出基音;歌唱共鸣是调节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基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歌唱发声的过程是依靠两肋和腹肌的作用,使横膈膜下降,吸满气息,然后让吸进的气息有控制的呼出去冲击闭合的声带振动发声,而气息冲击声带发出的基音是极其微弱细小的,必须依靠个共鸣器官的共鸣是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所以,呼吸、发声、共鸣者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而有同等重要的,在歌唱发声中三者是协调配合互相支持的统一体。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初学者往往会遇到发出的声音挤、压、卡的问题。这是我们常说的喉头要打开,即“张开”,“通畅”的问题。有些学生天生发声就很通畅,声音洪亮却很散,没有穿透力,这是因为没有找到共鸣点。而有些学生歌唱声音位置很高,但声音很“飘”,我们说他气息太浅。唱高音时上不去,唱长音时气息不够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了解歌唱的各支点的作用。

二、歌唱的焦点、支点位置的形成及作用

了解了歌唱的发声、呼吸共鸣原理,对于支点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贯穿于整个歌唱的发生状态是声音焦点和支撑点。如何给焦点定位及形成歌唱理念,首先歌唱的焦点有以下几个位置,即头腔、鼻腔、胸腔(横膈膜处)。在演唱的过程中,这几个焦点应该形成一条直线,犹如在这几个腔体里装上四个大小相同的竹筒,然后把他们连接起来,连接处就是支点,竹筒心就形成一个音柱。以胸腔这一支点为中心(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所说的这个支点在中山装的第二个扣子处),这一中心就是歌唱的发声源,所有的声音都从这里发出,歌唱时声音与气息在这一焦点碰撞后反弹,此时声音与气息形成一组对抗的作用力,使气息向腹部下沉,声音沿着音柱打到头腔和鼻腔共鸣腔体去,声音在共鸣腔体内得以扩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提到某某学生的声音有点“飘”,原因是因为歌唱时提气了,让学生把气往下沉,可学生往往很难做到。由于初学者的歌唱理念还不很准确,越想使气息往下沉,气息就越往上提,这时虽然声音的位置很高了,但气息是向上提起与它同向而行,没有形成对声音的反作用力,声音没有张力,所以这种声音不结实,没有穿透力,因此声音很“飘”。有时感觉气息已下沉,声音也在头腔位置上了,可是感觉声音仍然很散,这是由于气息与声音没有在同一支点形成对抗,就如竹筒的接口没有接好,形成错位而使声音和气息各走各的,互不相干,声音仍然没有张力,所以各自都在做无用功。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找到准胸腔这一支点,且这一支点一定要稳定不变。

三、声音的美化

仅仅发出结实的声音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发出结实的声音后,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将它加以扩大和美化,才能形成动听的歌声。就如仅有一台好的播放器而没有一个好的扩音音箱,仍然出不了好的音响效果。在声乐学习中,其共鸣腔体也是声音的聚集点,主要的聚焦点有头腔共鸣点、鼻腔共鸣点、胸腔共鸣点。音箱中有三个喇叭,较小的高音喇叭,中等的中音喇叭,最大的是低音喇叭。人体的几个共鸣腔体的作用是一样的,头腔腔体较小是高音的共鸣点,鼻腔是中音共鸣点,胸腔是低音的共鸣点。音箱发声时,音箱的喇叭会一前一后的振动,它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人声如何形成这种声波呢?假设如果声音像激光一样直线射向各个腔体,其反弹回来的声音也是一条直线,这种声音太直太硬,不好听。解决这样的问题是让学生加以用颤音,使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想象在发声源即胸腔支点处安装一个振动器,声音发出后声波沿着音柱传播到各个共鸣腔体,声音与共鸣腔体碰撞后形成声波传出,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颤音。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比喻与想象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咬字与歌唱状态

明朝的魏良在《曲律》中曾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他提出的三绝当中,“字清”摆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出于中国的文字较为复杂,歌唱者需掌握它的发音规则、各地方的语音风格,才能表达歌曲的内涵、民族音乐风格。字可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三个部分。其特点为字头短,字腹长,字尾清。字腹(韵母)是汉字在歌唱中所引长的部分,它所占的时值最长最具穿透力,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歌唱中要求把韵母的字腹按照各音发音不同口型要求,予以引唱咬准,这也是传统民歌声乐中所提倡的出声——引腹——归韵的咬字方法。在民族声乐中特别强调“字正腔圆”这一歌唱方法。

歌唱状态是指一个人的整体,而不是局限于某种个部分的肌肉动作,因此协调好整体的歌唱平衡是与歌唱的姿势和表情不可分割的,必须内外和谐一致。歌唱中的姿势应当是积极的、兴奋的,同时还要注意放松、自然。

如何形成兴奋而自然地歌唱状态,这是众多初学者所关心的问题。歌唱中的表情与局部动作不只是个形象和表演问题,它与发声直接相关,僵硬的局部动作和紧张的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好坏。如在歌唱中脖子往前伸。就会使气息与声音位置脱节,破坏声音的垂直性,这样的声音是紧而卡的,唱高音是很吃力,音域很难扩展,嗓子也容易疲劳。有些人为了克服下巴前伸的毛病,在练习时用手托住下巴唱,时间久了手放不下,又形成一个新的毛病。解决这样问题要梗住脖子,想象后背和腰部连成一线(目的还是要使音柱形成一条线)。面部表情放松自然。有些人为了表现出自己感情的丰富,在歌唱时眉飞色舞,其实这样的歌唱状态是不自然的。用眼睛与观众交流是最自然地状态,在与观众交流的同时,会与观众产生共鸣而使歌者尽情抒发感情从而达到兴奋的歌唱状态。

五、歌唱的情感表达及音乐风格

歌唱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表达,没有情感的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如《闲情偶寄》中写道:“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所不知此曲有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曲而面上身无曲,与蒙童背书,统一勉强而自然这也。虽腔板极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这就是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歌曲是通过歌唱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音乐的旋律走向可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连续的上行表达了辉煌的情感,连续的下行表达了低沉的、悲伤的情感。而音乐的速度,节奏,波动幅度都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一首歌曲最直观是通过歌词来理解它的含义。然后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体验不同,对歌词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表达的情感有所差异,但大体意思不能变。歌者可根据自己的情绪记忆去借鉴,去体会歌曲中所描写的情绪和情感对音乐的二度创而形成自己的歌唱风格。

综合上述,在声乐歌唱学习技巧中,保持音柱的直线状是最重要的,音乐情感的培养还需要长期的聆听积累。由于声乐学习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科学,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更科学的、更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合唱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

[2] 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黄河音像出版社.

[3] 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莫秀群,女,广西钦州学院音乐系工作.

猜你喜欢

共鸣声波焦点
焦点
“两会”焦点
声波杀手
声波实验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彩世界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