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

2009-09-16吴红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语文

吴红阳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理论上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团队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

一、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语文学科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的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新课程指导下,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越来越强。这样就带来了学生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转轨与转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将学习的假设定位于学生个体对知识的领悟与记忆上,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与交流。认知心理学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普遍地动脑动口,广泛交流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由4—6名不同能力、性别、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相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2.构建适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

3.合作学习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语文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4.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激发思维训练,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要通过收集与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适时适当的激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机勃勃。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多给学生一片空间,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独自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进行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自体验,生成自己个性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思维语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