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结构

2009-09-16董宇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凤头猪肚一堂课

董宇锋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如果头开得好,就会先声夺人,能迅速转移学生上一节课的兴奋点,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上好整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恰如其分的导语设计,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成功的导入要新奇、自然,跟所学内容衔接得天衣无缝。充满灵性的“凤头”可以是自由式的临场发挥,也可以是有预谋的设计“起兴”。总之要善于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比如音像造势导入、名人评价导入、设疑激趣导入、温故知新导入、紧扣潮流导入、诗词警句导入、阐发题意导入等,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语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燃起探究的热情。

语文课目标是诱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传授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增强综合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从内容、形式和氛围三个方面使一堂课的“猪肚”充实起来。

首先,要做到内容充实。要求教师要认真谨慎地对待每一堂课。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要研读课文,勤查资料,做到所传授的知识内涵有严格的科学性。对教材的理解要透彻、深刻,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能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龙去脉。不能有“教参在手万事大吉”的想法,要仔细研究,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教师的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要力求将课上得生动形象,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育品德,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授课形式灵活多样。授课方法贵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内容实质,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要求,可进行不同的处理。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精选突破口,详讲知识点。特别是要选准选好本篇文章在某节课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要么是该文的重点,要么是难点。总之,它对全篇文章的理解掌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讲授风格要自然幽默不做作。教师也应是艺术家,只有自然才能不做作,没有高深莫测,只有轻松随和,才能缩短师生课堂距离,才有亲切,亲切才有浅易,浅易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易为学生所接受。随着教育的现代化,集“音、形、声、画”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把平面变为立体,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同电教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熟练运用,让学生各个感官都动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要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新课标下的教师有两大任务:一是构建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探究。利用教师引导这个有效“杠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构建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无限开阔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使语文学习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凤头”“猪肚”,还要有“豹尾”。 一般来说“豹尾”有三个基本的功能:一是对一堂课的内容有一个理性的总结;二是匠心独运的结尾设计,往往能将课堂推向一个新高度,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飞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起搭桥铺路的作用,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因此,“豹尾”阶段要克服此时学生心理松懈的不利因素的影响,遵循自然、简约、拓展的原则,既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理性的归纳,又要达到“课将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学生留下了一种悬念、一种回味、一种思考,从而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开始。“豹尾”的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

一、总结归纳式。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

二、拓展发散式。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阔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总结不是课堂教学的终结,而是教学的新起点,特别是侧重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三、回味无穷式。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艺作品等,在课堂原有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结尾再起波澜,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课堂结构的创新一定要符合学科的内在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开拓学生思维的课堂氛围。在“凤头—猪肚—豹尾”基本框架内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就能使语文课受到低耗高效的教学效果。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凤头猪肚一堂课
闻“蜂”而动的猛禽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猪肚鸡要上市
猪肚鸡
莲子猪肚
老人说,多吃猪肚可以养胃有道理吗? 辟谣:油腻的动物内脏才伤胃
会“制作乐器”的棕榈凤头鹦鹉
凤头赢得百媚生
小仙鹤
怎样写好“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