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2009-09-16何丽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愚公人文精神教材

何丽萍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是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的钥匙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二)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语文教师应当好舵手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至关重要,适时、适度的“点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点拨”要求教师要有独立的阅读体验。教师的阅读要先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五、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做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愚公人文精神教材
教材精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愚公移山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