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爱生命 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设计与反思

2009-09-08赵育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交通标志交通法规交通规则

赵育丹

一、教学内容

这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中的一课。

二、教学目标

(1)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知道一些交通规则及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态度。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些交通标志,但对其含义不是十分了解。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两课以后,学生对交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遵守交通规则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做游戏。游戏规则:抽纸条,用动作或其他方式让同学们猜一猜纸条上的内容,只是不准说话。交通标志——道路的语言。

(2)课前任务回顾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调查任务,还记得是什么吗?

生: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违章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一个任务的要求,寻找交通标志并记录下来,调查它们表示的含义。

2.交流汇报

(1)小组准备。各小组将收集的交通标志分类,练习说说他们的含义,根据说的情况推选一名代表汇报。汇报的时候要说一说是按什么来分类的,以及交通标志的含义。

(2)各小组展示调查结果。汇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问学生。

(3)教师就整理后的标志进行归类,如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

(4)出示学生调查的照片,看看同学们是否能准确说出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

(5)教师出示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

师:交通标志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同学们猜一猜屏幕上的交通标志是哪个国家的?(大屏幕展示)

(6)教师提问:道路上没有这些标志行不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3.交通规则交流(行人违章和车辆违章)

(1)课前调查行人和车辆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

师:“交通安全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安全指挥交通,辛勤的工作着,可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交通事故发生,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交通事故视频)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可怕的交通事故呢?

生:不遵守交通规则。

师:是的,就是因为行人和车辆不遵守这些交通规则才引发了一起起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你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交通隐患处处存在,老师参与了同学的调查,调查的过程中跟拍了一些交通情况,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交通规则交流:行人违章和车辆违章。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播放学生课前调查过程照片资料,直观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全班讨论

①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他们是怎样想的?②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③这些违章行为的危害在哪里?

4.课堂总结

师:遵守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请同学们设计一句话送给行人或驾驶员。

教师送给全体同学:珍爱生命,从脚下的每一步开始。

学生设计展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所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开始,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健康文明的小公民。

五、教学反思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四年级儿童的特点,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引导,以及把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如下。

1.努力突出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本节课中笔者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去思索遵守交通规则的话题,引导学生对为什么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思考,甚至是换位思考,由浅入深一步步地使学生初步懂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及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获得情感体验,整节课无形之中渗透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珍爱生命以及每个人应具备的现代交通安全意识。本节课自始至终重视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突出了品德性的特点。

学生们对注意交通安全并不陌生,但缺乏的是对现代交通安全意识以及对珍爱生命的感悟。在上课之前,我组织引导学生调查交通标志和交通违章情况,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警醒,进而懂得遵守交通法规要靠自觉,要具备现代交通安全意识。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突出社会性的特点。

2.情知教学的体现

情知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目标全面、情感强烈、情知和谐、师生合作、激励创造。在教学目标的追求上,情知教学有很大的突破。它着眼于人的发展,不仅抓认知过程,把知识、能力发展的认知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把陶冶情感、培养意志的情感性学习,人的独立性、人格精神、自我意识、创造性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真正使教学过程情知统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目标追求,情知教学的教学过程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过程,而是促使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促使学生从封闭走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在小组学习中充分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本节课我适时地运用了信息技术,为教学进行有效服务,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会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时,直观形象的视频不仅带给学生发自内心的震撼,更能让他们感悟到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此时此刻所有人受到的是生命的震撼和教育,催人深思。纵观本节课,电教手段的巧妙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还很巧妙地让学生体会到了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具有现代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以及使学生感悟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体会到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所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从而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其进行提升——遵守交通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交通标志交通法规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伴我行
论近年来交通法规的修订和实施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小学生
交通规则要遵守
交通标志小课堂
我们欢迎你!
高速公路为何要限低速
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