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节日中的课外古诗词阅读

2009-09-08王殿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赏月重阳语文课程

王殿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左右,而且指出了各个年级段应该达到的阅读量。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一系列的节日。古代的文人志士在节日中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有关节日的古诗词,为课外阅读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过年前后的课外古诗词阅读

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形成了一系列的过年文化。腊月二十三的小年、除夕、年、元宵节等。而且过年期间,正处于放假阶段,正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好时机。

除夕之日,在贴对联放鞭炮中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情此景,多么贴切恰当。

元宵节之夜,全家人观灯燃放礼花之际,看着舞龙舞狮的队伍,看着形态各异的彩灯,仰望五彩缤纷的礼花,吟诵起《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时的吟诵一定会有利于学生的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收集积累课外古诗词的热情。

有关年的古诗词阅读,正处于寒假期间,也是教师布置收集积累古诗词的好时候。教师一定要在放假之前布置收集与过年、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的作业。同时发挥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进来。老师也可以先收集一些有关过年、元宵节的古诗词,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背诵。开学后,教师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的相关评价。

二、清明、端午时节的古诗词阅读

年过了,元宵过了,清明来了。清明是扫墓的日子,如果再加上丝丝春雨,和学生吟诵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这是绝好的缅怀,缅怀逝去的亲人,祭祖的最佳境界。

清明前后,碧草青青,万紫千红,桃花含笑,也正是组织学生踏青的好时候,这时朗读宋朝黄庭坚的《清明》多么美好: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一年之季在于春”,清明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这时组织学生朗读宋朝王禹俏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是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教育的好机会。

清明过后,便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怀念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日子。在讲屈原的故事中,让学生朗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千古名句。在观察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时,可以朗读宋朝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包含了很多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在学生观看电视的龙舟比赛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朗读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清明和端午两个节日,正是处于第一学期。在两个节日期间,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展开,适时利用校本课程,结合两个节日期间的小长假,组织学生收集节日风俗和古诗词。

三、中秋、重阳节日的古诗词阅读

中秋是仅次于过年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正是花好月圆的时候,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利用中秋节,让学生体会赏月诗句的优美。

白天课堂上让学生抄阅赏月诗歌,也可以把学生带进多媒体播放室,让学生通过大屏幕体会电视散文《春江花月夜》,一边观看明月从波澜壮阔的大海中升起的壮观画面,一边聆听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朗读。晚上,和学生一起赏月,对月高歌,在月色中和学生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的《静夜思》、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中秋之后便是重阳,重阳自古以来有赏菊的习俗。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菊花,在赏菊中诵读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有登高的习俗,可以和学生朗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重阳两个节日正处于第二学期。教师结合两个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推动古诗词阅读的开展。

利用民族节日,开展课外古诗词阅读,是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课外古诗词的很好贯彻,是对达到课外阅读量要求的很好贯彻,是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很好贯彻。通过长时间的开展,一定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梁 媛)

猜你喜欢

赏月重阳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刘秋梅
赏月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动物赏月
独自一个人赏月
吃重阳糕
月中人
重阳天高话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