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合作社功能 引领农民闯市场

2009-09-05黄云根李反根廖水英熊桂兰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新干县菇农社员

黄云根 李反根 廖水英 熊桂兰

近年来,新干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形成了“发展快、专业广、功能强”的格局。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县已有正式注册的合作社58个,比上年增加47个,有社员3500户,带动相关农户19500多户。合作社已经遍布粮食种植、生猪饲养、果业生产、农机服务、香菇种植、水产养殖和养兔等各个农业生产领域。为新干特色农业迅速凸起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农村经济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巨大作用。

1生产组织形式的“转换器”

新干县大洋洲镇塘西村农民有养鱼苗的传统,但以前都是分散养殖,养殖户各自为战,长期处于“产前跟风放苗子、产中盲目使药子、信息不通成瞎子、相互杀价求贩子、含着眼泪数票子”的窘状,二道贩子经常压级压价、盘剥养殖农户,农民实际得到的收益微薄。2007年,塘西水产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农户鱼苗养殖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换。合作社统一组织社员进行生产,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合作社的事情;与国家级原良种场、饲料公司“结盟”,利用团购优势,以低于市场价7%-10%的价格购进原良种鱼苗、饲料,降低养鱼成本;与有关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实行“订单养殖”,彻底结束销售滥杀价、二道贩子从中渔利的混乱状况,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由于有了“组织”载体,过去作为自然人的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社”这个法人,以“联户担保贷款”方式,向信用社贷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2007年为人社农户解决资金80多万元,养殖户得以扩大养殖规模。2008年,合作社组织社员销售鱼种285t,创产值312万元,平均每户社员比入社前增收6800元,社员已由成立时的60多户增加到近百户。2008年该社获全省无公害水产产地、产品基地。与村委会组织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弱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作社正成为农户松散型生产向紧密型生产过渡的转换器。社员们也总盼望社里的理事会成员能经常到家里来,用最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合作社的依赖。

2化解市场风险的“保护伞”

桃溪乡岭背村自2002年开始种菇,但在永安香菇合作社没有成立之前,菇农们卖香菇只能让菇贩子牵着“鼻子”走,常会出现香菇丰产了,但价格降下了,最终菇农丰产不增收。2007年初,引进香菇产业的村主任陈炳组织村里100多户菇农采取入股的形式,注册成立了香菇合作社。合作社建起了6个香菇保鲜冷库,并与福建、广东等地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2007年,岭背村香菇大丰收,菇贩们又想趁机降价,合作社果断出手,以保护价敞开收购鲜菇,为菇农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菇农667m2平均纯收入2万多元,户均增收近万元,一跃成为桃溪乡“首富村”,2008年荣获全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如今,桃溪乡岭背村的香菇远销广州、深圳、福建等城市,联合起来的菇农成了市场的主角,再也不为变化无常的市场发愁了。合作社以经济为纽带、共赢为目的,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3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

专业经济合作社不仅能“救市”,保护农民利益,而且能够“兴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前行。新干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商品猪养殖基地。但几年前,行情好时,养猪户跟风养,仔猪价格高得出奇也盲目买入,随后又进入行情低谷,养猪户亏得血本无归;随生猪市场行情的激烈波动,养猪户大起大落,深受其苦。对此,许多养猪户也作了很多努力,但因缺乏行业约束力和经济实力,只能无奈地看着局面恶化。2007年,沂江乡几家养猪大户和销售大户牵头,20多户养猪户积极入股,成立了新旺生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运用经济手段出了两招:一招“护业”,加强行业自律,重建市场秩序,成立了质量、市场监督组织,推广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全面提高商品猪品质。另一招“兴业”,争取县、乡政府扶持政策,能繁母猪生猪奖励、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资金、生猪调出大县资金都倾向了合作社成员。新干的生猪生产也因此真正走上了产业化之路。2007年出栏80.19万头,社员平均增收2200元,而2008年1-12月出栏生猪达100.3万头。目前全县的生猪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了8家,合作社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已蔚然成风,已成为新干县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

4功能齐全的“服务器”

新干县合作社把生产同类农产品的零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服务为宗旨,以产品为依托,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内容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储运、技术、资金等方面。一是统一原料购买,节约成本。合作社根据社员所需原料数量,统一购买后分配给社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香菇合作社对全体社员的杂木需求量进行登记造册,选派社员到峡江、永丰、赣州等杂木林主产地联系收购原材料,到外地采购菌种,统一供应给每个社员,平均每户降低生产成本约1000元。塘西水产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良种鱼苗、购料、药品等,为社员年节省开支10万元,平均每户社员减少开支1500元。二是统一生产标准,提高品质。合作社根据实际制订统一的内部生产标准,组织社员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产品品质。香菇合作社通过改善栽培房棚的生态环境、培养料配制采用植物抑霉剂和植物农药、实行物理防治、严格科学用药等一系列的统一生产标准,确保了香菇产量和品质,2007年同比增产15%以上,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三是统一产品销售,增加收入。合作社通过统一销售渠道,改社员“单打独斗”闯市场为“抱团”闯市场,杜绝过去村民各自为阵、互相压价,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发生。2008年,塘西水产合作社社员生产的285t鱼苗全部由合作社统一以高出周边市场价0.6元/kg的价格销往各地,不仅解决了卖难问题,还增加了收入。四是统一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合作社注重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打造好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塘西水产合作社申请注册塘西鱼苗商标,避免了产品被人冒充,凸显了品牌效益,香菇、葡萄等合作社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葡萄合作社因获得无公害标识,产品较认证前提高2元/kg。

5培养新型农民的“大熔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而且在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已开始显现重要作用并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培养了新型农民。全县现有58个专业合作社已聘请了技术顾问或技术保姆60个,农业部门在实施阳光工程、农机购机补贴、新良种、新技术示范等项目时向合作社倾斜。桃溪乡永安香菇合作社、大洋洲镇塘西水产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经常聘请国内省内农业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和实地指导,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1+1”结对帮扶,围绕主导产业,紧贴社员需求,结合农事季节,采取现场讲课和实地操作,社员在学中干,干中学。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了内部教育培训功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造就了新型农民群体。二是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我县柑桔、葡萄、生猪、香菇、水产苗种、农机、粮食等专业合作社根据自身需求,主动与农业部门对接,构建了“合作社+农民+农技推广体系”的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2008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冰冻雪灾天气,柑桔、生猪、水产苗种、香菇等均遭受前所未有的冻害,农业部门主动深入实地现场“号脉开处方”,指导合作社社员开展生产自救,合作社行业之间互帮互助。春季,县经作果业局还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桔农巡回各果业、香菇合作社为社员手把手指导果树的整枝修剪施肥打药及香菇的栽培。这样减少了服务环节,提高了技术直接到田(户)率,社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我县各类专业合作社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业新技术、新良种、新式农机具推广的有效载体,农民致富的领航船。

猜你喜欢

新干县菇农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新干县开展大米品牌创建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强化防控 靠大联强新干多措并举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干县“十二五”生态资产林地和立木价值核算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借用几何解解析几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