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新疆基础教育的启示

2009-07-14李美荣刘文静

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美国

李美荣 郭 宁 刘文静

摘要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由最初的单一种族课程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阶段。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少数族群权利的法规。在课程的改革中,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独特的族群特征。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中,将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文章试图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新疆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新疆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新疆基础教育,族群特征。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3-0068-03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最先由美国提出。美国是一个由土著印第安人和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移民组成的多族群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由于美国长期存在种族歧视,少数族群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最终掀起了黑人民权运动。在面对如何处理以“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美国主流价值观。北美大陆最初的移民主要是西北欧人和新教徒,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他们具有英国血统或盎格鲁血统,成为了美国的支配群体,从一开始,盎格鲁文化价值观就规定了教育、语言、法律、福利和信仰领域的公共政策。随后奠定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基调以及国家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所有后来的移民群体都要适应盎格鲁新教徒的社会和文化架构)为主的文化和其他族群文化关系这一问题时,美国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主张教育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在族群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承认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内涵和实质。这种理念形成了多元共生的美国文化,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新疆居住着维、汉、回、哈等55个民族(包括13个世居民族),在过去几千年,各民族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文化并存的显著特征。但是,由于受历史、地域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新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美国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值得借鉴。

1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实践

1.1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被当今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而成为美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经历了单一种族课程、多种族研究课程、多种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五个阶段。那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究竟是什么?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它是一种观念或概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一个过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而班克斯把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为营造平等且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创造不仅表现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还应使学校形成学校整体环境多元化的观念,无论是学校的决策、学校工作人员的构成、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估系统等都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

1.2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经过长期的发展,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发展。

1)在政策保障方面,美国政府部门主要在立法和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少数族群权利的法规。20世纪60年代中叶,美国联邦政府在就学和就业制度中实施了“肯定性行动计划”,用于帮助那些美国历史上长期受到集体性和体制性歧视的群体更快地改变在教育和经济地位方面的劣势地位。1983年,联邦政府与州和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帮助来满足学生中主要群体,如天才学生和有才能者、社会经济方面处境不利者、少数族群和使用少数族群语言的学生以及缺陷学生的需要。1993年《中小学改进法》提出,要保证有1/2的财政资助致力于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其比率至少占全国的21.5%),联邦政府1995年财政年度增拨5000万美元来落实这个法案。

2)在课程的改革中,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独特的族群特征,帮助少数族群学生理解并欣赏他们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族群自豪感;力求使所有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少数族群的文化和族群特征,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美国的很多学校里,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向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他们族群的文化习俗。他们常常会交流这样的问题:你们家族从哪一代或从何处移居来美国?在节庆日,学生们都会自豪地穿上自己本族群的服装,和同学们分享他们的食品、语言或传统的玩具,在教室里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欣赏和赞美。

3)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针对有文化差异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法,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实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文化间教育。许多学校还经常举办一些族群集会或某个团体特殊的庆祝活动,主要目的是联络感情,消除成见,以利于学生对本族群、本社团以及其他族群和社团所做出的贡献产生良好印象和感觉。

4)在幼儿教育改革中,美国幼儿园非常重视从儿童的构成特点,将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在表演角放置不同肤色的玩具娃娃和相应的表演服装;在阅读区陈列不同语言形式的图书和磁带等;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美国幼儿园特别重视在材料之间建立超链接以全面反映文化的多样化和共生性;通过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专题庆祝活动、餐饮活动和艺术活动等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此外,双语教育也是美国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帮助生长在美国社会的孩子在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不要丢掉他们原来的族群文化。

综上可见,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作为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条令并给予适当的财政支出保障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将多元文化的因素贯穿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特别是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中,重点加强幼儿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些理论和实践对美国这个由众多族群和种族组成的移民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新疆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民族成分的地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无疑对其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新疆基础教育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在“科教兴新”战略的指引下,新疆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南北疆之间、城乡之间,大中

城市之间、民族之间、普通县市和农牧区之间的基础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同时还存在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设备条件差;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缺乏地方特色,难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民族基础教育中由于民汉合校以及双语教育的力度不够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低,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结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实践,针对新疆基础教育现存的各种问题,为解决新疆基础教育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2.1制订基础教育地方法规,加大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但真正体现民族地区教育特性的专门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部分地区经济还很落后,基础教育资金的短缺影响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及偏远地区师资的引进、教学设备的购买和使用以及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因此,新疆应根据具体区情,制定相关法规确保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并使其比例逐年有所增加,特别是加大对南疆、农村以及其它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要加大对民族学校、民汉合校的学校以及贫困地区汉族学校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购买教学仪器和学习设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确保学生学习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新疆基础教育的发展。

2.2设置自主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基本上采用全国统一教材,很少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新疆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根据新疆的具体情况,基础教育应突破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行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增设乡土课程,编写乡土教材。将具有新疆特色的屯垦戍边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中。在语文、历史、地理或其他课程的设置时,适当增加新疆的历史、少数民族历史习俗、少数民族的经典作品以及反映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的优秀作品。在音乐课当中加入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回族的花儿、蒙古族的长调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通过对这些多元文化的学习让各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新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也使各族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中,掌握汉族文化并全面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目前,随着新疆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加强,越来越迫切需要更多懂俄语的人才。但新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课多为英语,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应根据新疆的发展需求扩大俄语课程的开设,培养出适应新疆发展的人才。

2.3加大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力度

民汉合校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往创造很好的沟通机会,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相互了解、共同进步。目前,新疆民汉分校现象比较严重,应充分利用汉族学校教师资源加大民汉合校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成为具有高素质和高技术的少数民族人才。

近些年来,新疆的“双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增多,不能一味强调少数民族要掌握汉语,学习汉文化,还应该提倡汉族积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手段,汉族和少数民族应该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

加大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力度一方面有利于新疆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新疆各民族了解彼此的优秀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从而减少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增进民族团结: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适应新疆发展的人才,从而提高新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新疆经济的和谐发展。

2.4从幼儿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对幼儿将来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以及发展前途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要将多元文化教育纳入到幼儿教育当中,通过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各民族人民从小就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新疆幼儿教育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施幼儿混合编班制。即让汉族幼儿和其他民族幼儿穿插于同一个班级里,使不同民族的幼儿通过相互玩耍,增强他们彼此的认同感。第二,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幼儿接受非母语的能力较强,通过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使各民族的幼儿初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到幼儿教育当中,使各民族幼儿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增强各族幼儿对祖国大家庭的归宿感。第四,将各民族的节日文化纳入到幼儿教育当中。通过组织幼儿集体过各民族的节日,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节日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不仅能够使过节民族的学生增强自豪感,也可以使其他学生在节日中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彼此和睦相处。第五,将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编入幼儿教育的教材中。通过学习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在培养幼儿兴趣特长的同时,让幼儿尊重和分享不同民族之间的优秀文化。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多元与统一、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全世界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视为这一共同课题的解决提供了保障机制。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为新疆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从新疆的实际出发,通过全面了解新疆基础教育现状,采取课程改革以及双语教学和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等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形成各民族成员的主体意识,形成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国民认同感以及中华认同感,从而促进中国多元一体教育的发展,开创新疆基础教育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美国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