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乙己》教学案例描述

2009-07-13许祖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孔乙己鲁迅课文

许祖英

[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标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生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而这种交流与对话往往是围绕与文本相关的一个个问题来进行的。问题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路,使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2009年5月,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交流会在甘肃酒泉召开,笔者执教的《孔乙己》获得一等奖。下面以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在问题设计方面的一点探索。

[案例描述]

一、把握要旨,拈精提要。

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通过“一斑”而引出“全豹”。这里的“一斑”可以看作是整堂课的精华,是最具营养,最有嚼头的。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孔乙己》两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深广的现实内容,我从课文第⑨自然段切人,着重扣住“快活”两个字提问设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提要”,从而突破板块式的段落界限,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与悲剧命运。

教学片段一:

师:大家把课文翻到24页,把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遍。

生:(齐读)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师: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一段落,探讨四个问题。

1、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2、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从中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3、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他本人生活得快活吗?

4、鲁迅先生写这些人的“快活”用意何在?

师:下面请同学围绕这四个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二、由浅入深,连贯追问。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化大为小,由易到难,由表到里,启疑开窦,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追问,这样的追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二:

师提问:从文中找出描写孔乙己语言的句子(自由读,分角色读),想一想,他的哪些语言“使人快活”?(学生发言略)

师追问1:孔乙己这些“使人快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书面语,即读书人的语言。)

师追问2: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说这些读书人的语言,为什么就使人快活呢?

(他虽然是读书人,但是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没有任何功名,因此他说书面语人们就笑话他。)

师追问3:你能就孔乙己的一处语言进行评点吗?这些语言反映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学生发言略)

这些追问由点到线再到面,逐层深入,为学生理解文本搭建了一座桥梁。而且这些提问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人人享有锻炼的机会,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投石激浪,师生互动。

课堂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预设的,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我力求抓住契机,巧妙设问,为学生提供展示思维、交流观点的时空。

教学片段三:

师: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他自己快活吗?

众生:不快活。

师:为什么说他不快活呢?请大家在文本中找理由。

生1:第10自然段中,他又去偷东西,被打断了腿。被打断了腿的孔乙己不会快活。

生2:他被丁举人打了后,去咸亨酒店买酒,还被周围人嘲笑,人们一点也没有关心他,这种情况下孔乙己不会快活。

师:丁举人、孔乙己同为读书人,遭遇却截然不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谁能就此谈谈吗?

生1:丁举人中了举,得到了人们的敬畏。孔乙已被打折腿,人们不但不说丁举人残忍,反而嘲笑孔乙己,这样的对比,突出封建制度的罪恶。

生3:人家总是念叨他欠了十九个钱,而不是关心他。在别人眼里,他连十九个钱也不如。

生4:“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说明他很容易被人忽视,社交关系很不好,几乎没有朋友。

生5:他没考上秀才,而别人以为他什么也不值,连十九个铜钱也不如。

生6:他内心十分空虚。一直沉浸在内心高人一等的幻想中,不敢正视现实。

生7:从前面“青白脸色”到后面的“黑和瘦”,从前面的“长衫”到后面的“破夹袄”,可见他不快活。

生8:从原来“排出九文大钱”到后面的“摸出四文大钱”可见他经济拮据内心痛苦。

生9:他原来可以“睁大眼睛争辩”,可后来掌柜说他又偷了东西,他却“不十分争辩”了,可见他内心十分颓唐。

生10:他最后是用“手”走来的,可见他以后的生活都会十分悲惨了。

生11:他原来“品行最好,从不拖欠”,可他最后竟欠了十九个钱还没还清,说明他生活已经窘迫到了极点。

生12:孔乙己的生活是悲惨的,最后说“大约的确死了”,说明结局也不为人所记挂。

师:“大约”又“的确”,他死了没有?这个矛盾吗?

生1:不矛盾,“大约”是一种推测。而“的确”说明在那种社会下,孔乙己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生2:从孔乙己这方面说,他是一个落伍的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是不会活得很长的,而这个社会,是一个利益至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温情,孔乙己只是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最终只有被夹缝夹死了。

四、欲擒故纵,变直为曲。

每个人都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中学生则更盛。因此,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我不是“直奔主题”,而是换成“曲问”的方式提出,让问题带有一定的曲折性和神秘感。以吸引学生探究和发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四:

师:孔乙己在人们的快活声中出场,在人们的快活声中走向死亡。面对如此可怜的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还写这些人的快活呢?其用意何在?

生1:抨击了封建文化教育对人心理方面的摧残。

生2:显示出当时人与人关系的冷漠。

生3:用“快活”这个词贯穿这个悲剧,使人感觉更加悲凉。

生4:“快活”也是一种讽刺。他们的“快活”是建立在冷酷无情基础上的。

生5: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我们民族的良知,他写“快活”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人性的批评,以及他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思考。

生6:这种“快活”其实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心理,他们对比自己更悲惨的人不是关心,而是加以嘲笑,这不是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哀,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

生7: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这一形象的描写,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人民的麻木不仁等旧社会的弊

病。

生8:从孔乙己这一方说,鲁迅先生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从社会这一方说,鲁迅先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麻木不仁,以金钱利益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等严重的民族劣根性。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对第四个问题的解读,可以看出我们对这篇课文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下面老师把第四个问题归结一下。

鲁迅先生以乐写悲,用众人的“快活”来贯穿孔乙己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加强了悲剧效果。众人的“快活”建立在一个可怜人的痛苦之上,如此冷漠如此残酷,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透过“快活”的表层,我们似乎听到作者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痛惜,对不公平社会的深刻批判。

[案例反思]

其一,从问题设计的数量上说,要重视预设,精简问题。一节好课往往是由一串有价值的问题组成的,教师要力求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使之既能高度概括和提炼文本,又能引发对全篇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并且关注语文学习的读、写、说、思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力求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与交流。

其二,从问题设计质量上说,要尊重学生,激活思维。教师要有意识分解若干个层次提问,使其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参与探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人施问,提问要形式多样,处理及时(包括问题的解答及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等),这样才能大面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要巧妙设疑。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开通思路,释疑解惑。

其三,从问题设计的过程上来说,要力求转换,引发深思。要力求旧问题的终结转换成新问题的产生。我们不能期望在课堂内解决学生关于课文的所有疑问,我们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将对课文表达的情感、价值观的思考一直延伸到生活中,以期随着认知的深入,学生会站在新的起点上从新的视点思考问题。

其四,从问题设计的方法上说。要师生合作,双向交流。设计问题的目的,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映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教师要使学生“有疑”,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问”的艺术。每堂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自读中所“惑”之处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己活动的机会。

猜你喜欢

孔乙己鲁迅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