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理解的活动设计

2009-07-09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万圣节短文

龙 玲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经常听到很多老师抱怨,学生很难教,成绩总是提不上去。造成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没有抓住高年级的读写教学重点。在PEP版的三、四年级教材里,以认读单词、听说日常交际用语为主,而且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教师一般都采用TPR教学法来教单词和句型,学生十分感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在五、六年级,教材内容、难度增加,以读写为主,句子变长,教学侧重点完全不同了,而且学生年龄增大,不再适合使用过多的TPR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初步写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中要以突破上下文句子的理解为主,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一、创设情景,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知识与情感交流畅通无阻,从而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直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对文中的背景、人物、地点、活动等进行提示,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教学“Lucky Road”短文时,教师不直接让学生听、读、看课文,而是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Lucky Road”以及路边的房屋建筑,一边画,一边用英文进行介绍。通过图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直观、形象的情景中。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初步回答问题:How many shops are there? Is there a garden? 这种教学设计策略能有效地降低理解课文的难度,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接下来的精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突破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理解,就其实际的宏观意义来讲,可分为4个层次或阶段:understanding(对于文字表面含义的理解),comprehension(对于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appreciation(用批判的眼光去欣赏),和application(应用从文章中所获的信息)。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理解的第一阶段给与更多的引导。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时,教师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要善于抓住几个重点词句,通过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因枝振叶、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3时,重点句子是:“It isnt there now.”“It was there a moment ago.”“They arent there now.”“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教师可结合新单词diary,a pair of glasses和学生已学过的句型“Where is/are...?”“Its/Theyre... .”来处理。先通过实物学习单词diary,侧重单词的拼写教学,然后教师把diary藏起来,请一个同学寻找,当同学找到之后,带走diary,教师再去原来的地方寻找diary,当然找不到,表现出惊讶,询问:“Where is the diary?”并说出:“It isn't there now.”“It was there a moment ago.”学生跟读。通过实物a pair of glasses,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句型“They arent there now.”“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通过这个小小的表演,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掌握了这些重点句的含义,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了。阅读教学的难点句子的理解还可以用电影、动画的形式突破。

三、融合听说与读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对话内容改写成短文,将短文改写成对话。比如,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5“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文中的Helen and Nancy以对话形式谈论某日的活动。在学生理解完课文后,教师可出示表格,如下:

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并完成表格。通过这个表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有效地巩固和复习了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根据表格内容编写一个短文的要求,从而扩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并给出如下提示:Last Monday,Helen visited a farm,she...这个作业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课文,并在自己的脑海中重新构思、创新,拓展了写作能力。

四、整合教学资源,使阅读教学生动、有趣、易懂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扩展教学内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在牛津小学五年级英语中,讲述外国的节日那一单元,有一些美国文化的词汇,如jack-o-lantern,以及描述美国人过万圣节的风俗习惯。刚开始我直接朗读,介绍万圣节是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学生竟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他们可能还存在鬼的概念,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还要给鬼过节。课后,我与其他教师讨论,为什么学生会产生这种疑问呢?这实际上是对他国文化的误解。他们并没有理解万圣节只是西方国家一个全民参与庆祝的节日。在传统的平铺直叙教学方式中,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外国节日的风俗习惯。

第二节课,我改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先播放一段美国人过万圣节的影片,再让学生模仿影片中的经典的、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英文对白,学生立即兴趣盎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仅有对跨文化内容的理解,而且更容易理解整个影片,扩大了泛读内容,增加了精读的趣味性,一举多得。

三年级至六年级不是在简单的听说教学模仿训练中度过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高年级要是不能从口语听说教学提升到初步的语篇阅读教学,就会连前两年的英语教学成果也会损耗殆尽。所以高年级的英语教学,要在听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基础上驱动学生写的欲望,学生才会产生新的兴趣。从一种对英语感到新鲜的兴趣,转变为求知的欲望,有了学习欲望,成绩自然就会上去了。我们的英语老师还会有抱怨吗?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万圣节短文
万圣节狂欢派对
Sundry Features of Halloween 杂谈万圣节
KEYS
Keys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
万圣节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