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格式合同的效力

2009-07-05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期
关键词:缔约民事行为效力

姚 华

摘要格式合同是一把“双刃剑”,其盛行为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一度被强权者滥用而异化为剥削工具,如何规制格式合同的效力,限制强权,保护弱者,至关重要。

关键词格式合同契约自由效力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62-02

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订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的合同。人们对格式合同的关注是与对契约自由衰弱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豍根据英国著名的契约法学者阿狄亚的理论,契约自由的思想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契约是当事人相互同意的结果;其次,契约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豎而格式合同的“相互同意”、“自由选择”是狭隘的:就欲与格式合同使用者缔结合同的当事人而言,其权利常被限制在同意或者不同意之间作一选择,而不能就合同的内容提出协商;更由于优势经济实体往往又存在于垄断行业,选择与谁缔结合同,条款都是大同小异。因此,格式合同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被认为是导致古典契约自由理论崩溃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如果认为格式合同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实质含义相背离,那么格式合同被赋予法律效力的根据是什么呢?

一、承认格式合同存在之依据

格式合同让我们无法分析认为它是建立在契约自由,至少不是单一的的契约自由的理论基础之上,动摇了契约自由原则的稳固地位。但是,无论人们的主观评价如何,在客观上,格式合同的广泛使用无疑是19世纪以来合同法遇到的最重要的社会变化之一,也是合同法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豏显然,否定普遍使用的格式合同来捍卫传统的契约法理论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应该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对待。格式合同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社会背景。

(一)格式合同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格式合同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代,由于商品数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交易,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具体协商,通过要约,反要约,再要约,达成一致意见,缔结合同。到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科技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商品与生产资料得到一定的丰富,格式合同的产生有了物质基础。 合同自由成为合同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表现在法律上便是注重当事人意思一致的内容,而轻视意思表示的形式。合同自由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法国民法典》1134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法律的效力。”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垄断性大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准化产品生产系统形成,交易的缔约、履行大量的发生并不断的重复,传统的就交易内容、风险分配逐个协商的交易模式成为现代经济贸易高效速、低耗费的累赘,而契约内容的标准化适应了这一需要,格式合同便应运而生并快速蔓延:19世纪,保险业与铁路运输业开始出现了格式合同;20世纪20年代以后公用事业广泛采用格式合同;40年代后,格式合同在商业领域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网络公司纷纷使用拆封合同和点击合同。现在,我们已经生活在格式合同中了。

(二)契约自由原则是格式合同产生的法律基础

虽然说格式合同的发展最终背离了契约自由原则的本来意义,但格式合同的法律基础却是契约自由。正是由于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以强制性规范为辅的契约自由原则在契约法上的核心地位,当事人拥有了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被经济优势一方所利用,才使得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为可能性。当然,格式合同使用一方的趋利避害,对相对人的不公平也是相当明显的。但是,若这种因不公平而产生的风险可能性被当事人所预见,而当事人相信可以避免风险或者在权衡之下认为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自愿缔结的合同,不能说它是违背了契约自由原则,更无必要对其进行干预。相反的情形下,即当事人预见到不利益,但因为垄断的存在而别无选择,扭曲了自愿缔结的合同,是格式合同与契约自由原则的最尖锐的冲突,也涉及到合同的实质正义的问题,各国对此所持的态度,只是在承认其合法存在的前提下对其不合理的内容进行规制,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其效力。

(三)节约交易成本是承认格式合同效力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了法律上层建筑的经济本质,开辟了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随着以“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经济分析法学派正式形成,交易成本成为解释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及其演变过程的重要范畴。格式合同正是在节约交易成本,帮助社会成员安全、快捷、有序地进行交往以及建立标准化和格式化的规则体系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日趋繁荣。格式合同之节约交易成;其次,格式合同以专业化的视角比较全面的分配了合同风险,减少合同纠纷,降低了处理违约情形的成本;再次,定式合同的使用者的利益最大化是肯定的,就相对人而言,“一视同仁”为其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格式合同简化了交易程序,提高了交易速度,降低了谈判成本和缔约成本创造了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也为其省去四处比较,讨价还价的时间和精力。

二、我国格式合同效力的一般判断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格式合同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是必然与合理的,其效力依据充分。但是不等于说,凡是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订的,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的格式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也即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差别所在。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格式合同的效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格式合同既属合同范畴,首先应当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标准。

依据《民法通则》,特别是《合同法》第52条、53条的规定,合同的效力要件一般包括:一、缔约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缔约人意思表示真实;三、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

第一项,缔约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具体说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缔约的主要群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缔结与其年龄、智力以及精神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其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的人同意。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缔结的纯获利的合同有效。

第二项,缔约人意思表示真实,即缔约人在自由的状况下作出与其内心意志一致的表示。从《合同法》涉及意思表示真实因素的规定来看,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当然无效;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以及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可变更或者撤销。

第三项,格式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应确认无效。所谓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是指不依赖于当事人意志而必须无条件适用的法律规范。此类规范仅依法定事由的发生而适用,内容不以当事人意志而改变。

第四项,合同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一般合同有口头与书面两种形式,格式合同作为现实中普遍使用的特殊合同,一般是用明确的书面形式表述出来。

另外,民法基本原则也可作为判断格式合同效力的补充依据,在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时常援引的是公序良俗、诚实信用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具体到对格式合同的上,要求格式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要尽可能均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猜你喜欢

缔约民事行为效力
父母能要回被7 岁小孩卖掉的手表吗
债权让与效力探究
前夫病逝,必须按照公证遗嘱继承遗产吗
强制缔约的请求权基础分析
保证合同中保证人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研究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离婚代理问题探究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研究
论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出租车承运人的强制缔约义务
强制缔约制度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