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兰亭

2009-06-15冯为民

创作评谭 2009年3期
关键词:兰亭序兰亭王羲之

冯为民

浙江绍兴的兰亭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因为被国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的那幅“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诞生在这里,所以说兰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的圣地。作为一个对书法有点兴趣的人当然想到那里沾点灵气。特别是如我这种普通的业余书法爱好者,更希望到那里去寻找点精神寄托和笔墨灵感。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终于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兰亭。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大。和国内许多风景园林相比只能算是个小品。刚进去时我还略略地有点失望。心想,大名鼎鼎的兰亭原来是这般的朴素和简洁,这种感觉和我最初看到《兰亭序》这幅作品一样。有点茫然。有点疑惑,亦有点不以为然。但随着我视线的延伸。眼前的景致也渐渐地丰富了起来,周围的环境正像王羲之所描述的那样,既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整个园林虽无雄伟壮观之势,却有明秀清雅之意。在这里你看不到其它园林所常有的大红大紫的色彩和巧夺豪华的气象,整体格调给人一种清新素雅、沉着淡然的感觉,正可谓“竹阴满地清似水。兰气当风静若人”,与王羲之《兰亭序》那种清新淡雅、不显山不露水的风格形成了高度的统一,难怪后人冠于其“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佳的美誉。中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之说,没想到《兰亭序》竟然如此地字如其境,这或许是它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奥秘之一。

兰亭的景点不多,但都是重量级的。那座“小兰亭”里竖着的那块碑是康熙皇帝的题字碑,碑上刻着当年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两字,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以后重新修复的,碑上的字有三分之二已被毁坏,看到那伤痕累累的样子,我们不无惋惜,当然,作为历史文物,有点沧桑感,倒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那座八角重檐的御碑亭是兰亭最显眼的一个景观,它居于兰亭的最高点,由于地势高、台基高,显得异常庄重威严。亭内竖着一块近7米高的大石碑。一面刻着康熙手临的《兰亭序》,尽管字里行间透着霸气。但用笔行气仍不失书圣神韵。另一面刻着乾隆手书《兰亭即事》诗一首:“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敷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当年大权在握的皇帝来到这里竟也如此地谦恭,我们又何尝不俯首顿悟,洗尽浮尘。

在整个兰亭景区中,最具文人浪漫色彩的是那方鹅池。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式园林的池塘,面积不大,呈不规则的月牙形,一面紧临土阜,一面渐入绿阴,给人一种温馨亲和的感觉。看得出,这里的水不深。而且还略带几分混浊,当然我相信王羲之那个时候这里的水肯定是清澈的,现在书法界这潭水不也很混浊嘛,心境不同,水自然也就不同了。

池塘上面浮动着几只白鹅,这些慢悠悠的小精灵为这个乡情浓郁的地方平添了几分诗意。据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大概也是因为鹅这种东西温顺祥和,很符合文人的性格。王羲之那幅《兰亭序》很有点这鹅池的品格,平实而灵动,幽雅而自然。在鹅池不远处立着一块大石碑,上书“鹅池”两个大字,据有关资料记载。“鹅”字出自王羲之之手,当他欲写“池”字时,圣旨到。这时他儿子王献之趁机接过父亲的笔写下了“池”字,两个字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一收一放,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没想到父子俩无意间共同完成了一幅传世佳作,也为书坛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佳话。王羲之因鹅池而成书,而现在的鹅池是因为书法而出名,这或许为我们今天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再好的景观如果没有文化的滋润,也会显得苍白而肤浅。

我这次游兰亭,和游其它景观最大的不同是有一种神圣感,可以说我是一边走一边默诵着王羲之兰亭序里的词句,特别是对文中描述的“曲水流觞”颇有兴致,很想亲自体验一下当年那些文人墨客们那种“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游目骋怀,取诸怀抱。放浪形骸”的滋味。

所谓的“曲水流觞”其实是一种游戏,即选取一弯曲水,人们依次列座两旁,书童用一种叫“觞”的、形状类似于小船一样的酒杯,上面装上一些黄酒,置于水中,让其自由漂流,由于水流落差很小,小船便慢悠悠地顺水漂荡。越漂越慢,最后停在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小船正好停在你的跟前,你就得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如此循环往复,其乐无穷。

这个游戏之所以被当年文人们所喜爱并流传至今,关键是幽雅、快乐、健康向上。雅和俗的区分其实主要在于内容,赋诗吟词本来就是一件雅事,加上这种带有几分童趣的形式,能不让文人们开心吗,如果这种游戏放到现在,也许就不是赋诗吟词。而是讲几个黄段子了。

这个流传千古让无数书家们魂牵梦绕的“曲水流觞”处,实际上是一个很平常的地方,既不是我想象中的小桥流水也不是清流急湍,而是一个近乎平地的地方,流淌的一条“之”字形的宽不到一米长不足百米的水流,我实在不忍心说是一条水沟,而实际上它就是一条水沟,水流两边横七竖八地堆积着一些石头。周围环境倒是很幽雅,既有“茂林修竹”又有草木丹青,尽管我没有机会参加这种“曲水流觞”的游戏,但我还是找到了那种“游目骋怀”的感觉,因此“信可乐也”,至少可能比钓鱼打猎“筑城墙”玩纸牌更有情趣。

说到千古名篇《兰亭序》的诞生,还得将历史回溯到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这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一帮文人雅士来到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他们列坐曲溪两旁,说文论道,谈笑风生,玩着“曲水流觞”的游戏,时而饮酒,时而吟诗,时而挥毫,好不悠闲自得,潇洒畅快。活动结束时,大家把诗汇篇成册并推举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撰写序文,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毫写下了这篇只有324个字、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从此流芳于世,成为书法界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兰亭序》确实是一篇文采灿烂、宇宇珠玑的旷世之作,它在文字上打破成规,独辟蹊径,不落俗套,隽永雅逸,不论绘景还是抒情、评史还是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它在书法上的成就更是超凡盖世,通篇气魄淡定空灵,洒脱自然,用笔沉着冷峻,章法平和幽雅,既有意在笔先之匠心,又无刻意雕琢之匠气。可谓心手两畅,自然天成。《兰亭序》的最高艺术境界正是在于她的平和沉稳和内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幅气沉丹田、心如止水之作,没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是很难读懂它的,我在40岁之前就一直没有拿它当回事,这或许就是我学习书法的悲哀,如果我早些时候到兰亭来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体验一下这里的意境,也许我的书法会少几分浮躁、多几分沉着。可以说。王羲之写这幅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书法传世,他只是奉同仁之命把这次活动记录下来。书写本身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正因为不“迫于事”所以才能敞开怀抱信手写来,这或许就是书法这门艺术“无意于佳乃佳”的独特魅力。千百年来书法为什么总是和文人、帝王相伴,固然有实用上的需要,但更主要

的原因还是修养上的使然,可以说书法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养心,书法的线条是神经的延伸,书法的气运是情感的断面。对书法认识的升华或许是我这次兰亭之行的最大收获。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相传当年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的真迹以后,如获至宝。曾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宫廷书家临摹,弘文馆御用文人冯承素曾奉命将原作进行了双钩摹制,供唐太宗分赐皇子近臣临习研读,太宗死后,侍臣们遵遗诏将《兰亭序》真迹作为陪葬品一同入土。现存于世的大多是冯承素摹本。我不晓得皇帝的宠爱对《兰亭序》到底是福还是祸。也许随着考古发掘,《兰亭序》真迹将重见天日,让我们广大书法爱好者保持这份神圣的期待吧。

兰亭因兰而得名。兰乃清香淡雅,居万物之中而不喧。处千峰之下而不躁,这难道不是一种做人从艺所应有的品格吗?当年王羲之等一帮文人雅集兰亭,成就了这千古名篇,应是偶然中的必然。今天的书坛可谓群贤竞拔,少长云集,但在一派大好形势的后面却是暗流涌动。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者有之,追名逐利者有之,拳打脚踢者也有之。这种风气和兰亭那清幽淡雅的品性比起来,是多么的格格不入,这就难怪中国再也出不起第二个王羲之了。

这次兰亭之行,对我无疑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作为一个对书法有着执著追求的人,我也曾有过困惑,有过迷茫,特别是在这种铜臭味、关系网无孔不入的情况下,要清静下来做点学问是很难的。人们都说写字有益于健康,但人们可曾想到写字也有写死人的?前几年陕西一个小伙子,为了在第八届全国书法展览中出人头地,一口气写了三天三夜。最后猝死在书斋里。可见书法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好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正确的态度,这把看似柔软的毛锥子同样会伤身乱体。为此,我们多么希望兰亭精神在书法界发扬光大。应该说兰亭的功绩不只是让王羲之在这里写_出了盖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更重要的是为书法注入了一种理念、一种风气、一种精神。那就是“无为乃大。无欲则长”。

为了不虚此行,从兰亭出来后,我买了两样东西作纪念,一件是历代名家临摹《兰亭序》的碑刻拓本,尽管有的临摹得并不像,但我们学王羲之不仅仅是学他的体貌,更重要是学他的境界和心气:另一件是一株兰花,这是有生命的东西,我把它种在了我的阳台上。让兰亭这股淡雅清新之风注入我的血液,溶进我的笔墨。我不想给书法赋予太多的使命,只要她能给我带来愉悦充实健康,这就是我永远追寻的“千古兰亭”!

猜你喜欢

兰亭序兰亭王羲之
向明月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王羲之送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你会背《兰亭序》吗?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的命运